古诗词大全 《宴散》(白居易)全文翻译鉴赏
Posted 诗人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宴散》(白居易)全文翻译鉴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宴散》(白居易)全文翻译鉴赏
宴散 白居易 系列: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宴散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赏析 青年时代曾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白居易,慷慨创作了大量为民请命,使权贵显臣「变色」、「切齿」、「扼腕」的新乐府诗。因触动了权贵的利益,在仕途上遭到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后,他被迫选择了全身避害、乐天安命的「中隐」之路。公元824年(穆宗长庆四年),五十三岁的白居易开始谋求分司东都的闲职。到公元829年(文宗大和三年),终于如愿以偿,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的诏令颁发了。省分知足的白居易自此不再以政事为念,终日以诗酒絃歌为乐。在洛阳度过了他的晚年。于是大量「皆寄于酒,或取意于琴,闲适有余,游乐不暇」的闲适诗代替了讽喻诗。《宴散》一诗正作于这个时期。白居易分司东都后,在洛阳的履道里和新昌坊购置了私宅,并有园林胜景,过著闲适的生活。在《自题小园》一诗中说:「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可见家居小宴接连不断。《宴散》诗写的就是一次平常的家庭宴会。「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这次小宴,正值夏秋之交的一个夜晚,宴会之时,残暑未尽。宴散之后,诗人送走客人,信步庭园,踏着月色,身受着习习的凉风,分外怡人。诗人尽情地领略著这凉爽的秋气。踏着美丽的月色,才觉得今晚的小宴结束得正是时候,似乎是「追凉」而散似的。不然,错过了此时此刻的良宵美景,岂不是太可惜了。一个「追」字,道出了诗人宴散步月平桥,沉浸在这新秋之夜的惬意心情。 然而这一夜的小宴又是十分成功的,气氛是融洽而热烈的,宾主都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因此诗人在平桥闲步时,宴会的盛况、宴会结束时「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动人情景,不断地浮现在诗人的脑海里。白居易十分爱好音乐,他曾亲手谱制过不少乐曲,包括《霓裳羽衣曲》这样的大型乐章,同时还能弹琴吹笙,指挥乐队。分司东都后,他蓄养有不少的乐妓,组成一支不小的乐队。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其家乐直可与宰相、留守比赛精美。」可见白居易的家乐是十分有名的,这夜的小宴必定也是笙歌缭绕、灯辉煌,气氛热烈,宴在酒酣宴足、尽兴而散的时候,笙歌虽然结束了,但它的余音似乎还回旋散落在院落之中,不绝如缕;仆人们举著灯火,送客人步下楼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诗人没有正面描绘宴会酒筵之丰盛,笙歌之优美,而是抓住宴散时的两个镜头,加以烘衬,宴会的盛况尽在其中了。欧阳修《归田录》载:「晏元献公(殊)喜评诗,尝云:『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者也。」可见这一联不愧为诗歌史上描绘富贵气象的典范,它尽弃金玉锦绣一类的庸俗字句,而以极其疏淡的笔墨,绘出了身居高位的白居易的富贵气象和赏心乐事。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暑尽秋来,蝉随着秋凉的到来,生命的时日将尽,抱树而鸣之声更切;新秋伊始,北雁结队南翔。诗人抓住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把夏去秋来的自然界变化表现得十分富于诗意,称残暑是急切的蝉鸣之声催促而去尽,新秋季节是群雁方引来。五言律诗以第三字为诗眼。这两句以「蝉」、「雁」二字为诗眼,不仅使这两个诗句本身意象生动,警策动人,而且照亮了全诗,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加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因此魏庆之在《诗人玉屑》里将这两字作为「唐人句法」中「眼用实字」的范例。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诗人在宴罢闲步时,伴随着明月而来的新秋凉意,诗人兴奋不已,似乎是他首先感受到了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这新秋的凉风,不仅吹散了诗人身上的「残暑」余热,也掀起了诗人心田秋水般的微澜,不知是喜还是悲,睡意全无。但夜已深沉,万籁俱寂,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是该睡觉的时候了。于是诗人,为了今夜酣畅的一觉,又举起酒杯,独酌起来。 诗名《宴散》,全诗就紧紧扣紧这个「散」字运笔,写宴散后的平桥步月,宴散的情景,宴散后置身于新秋凉爽之夜里的感受,宴散后临睡前的独酌,由「散」字始,以「散」字终。以极平淡的语言,从极平常的生活场景里,表现了诗人不同寻常的感受,透露出诗人极为闲适的心情,亲切自然,娓娓动人。
古诗词大全 《望驿台》(白居易)全文翻译鉴赏
望驿台 白居易 系列:关于伤怀的古诗词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释 (1)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2)望驿台:在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3)居人:家中的人,这里指元稹的妻子。 客:在外的人,指元稹。 翻译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首句点出地点和时间。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中人思念著宦游在外的人,宦游人同样也思念著家中的人。 赏析 元稹组诗中的《使东川》云:「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这是元稹在809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是诗人的揣测之辞。他料想妻子以春尽为期,等他重聚,而现在竟无法实现,怅惘之情,宛然在目。 白居易的和诗更为出色。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稹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稹的妻子。「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读者从这诗句里,可以看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是写元稹。春意阑珊,落红满地。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句。「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这样,就自然导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只是限在这一天,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然没有直接点出,只用「春光尽」三字来写,很有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开篇便用对句,而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也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是同时写双方,用了对句,就表现出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相关参考
宴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 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 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 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 临卧举残杯。 白居易诗鉴赏 青年时代曾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白居易
宴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 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 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 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 临卧举残杯。 白居易诗鉴赏 青年时代曾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白居易
花非花白居易系列:宋词三百首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
花非花白居易系列:宋词三百首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
望驿台白居易系列:关于伤怀的古诗词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注释 (1)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2)望驿台:在四川
望驿台白居易系列:关于伤怀的古诗词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注释 (1)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2)望驿台:在四川
白云泉白居易系列:关于写景的古诗词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赏析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系列:关于写景的古诗词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
白云泉白居易系列:关于写景的古诗词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赏析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系列:关于写景的古诗词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