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韩愈 送董邵南序》(韩愈)诗句译文赏析

Posted 进士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韩愈 送董邵南序》(韩愈)诗句译文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韩愈 送董邵南序》(韩愈)诗句译文赏析

2、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古诗词大全 《韩愈 送董邵南序》(韩愈)诗句译文赏析

韩愈 送董邵南序 韩愈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韩愈 送董邵南序

【原文】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1。董生举进士2,连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6!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7,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8?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 1燕赵: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 2董生:即董邵南。 3有司:在此指主管进士考试的官员。 4怀抱利器:形容才能出众。 5兹土:指当时能够自己选用官吏的河朔三镇。 6矧(shěn):况且。 7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曾为燕昭王洗刷耻辱,收复被齐国侵吞的国土,战功赫赫,但是后来却被小人诬陷,被迫逃离燕国归赵,赵国将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作为乐毅的封地,并封其为「望诸君」。 8屠狗者:据有关资料记载,燕人高渐离曾经以屠狗为业,后来挚友荆轲刺秦未遂被杀,高渐离想尽办法再次刺杀秦王,想要为荆轲报仇,但最终也未能成功。这里借高渐离泛指不得志的豪侠义士。

【译文】 自古相传燕、赵之地有很多慷慨豪迈击剑高歌的侠义之士。董生去考进士,连着几次都没有被录取,其实才情过人,但却郁郁不得志,于是他决定要到燕赵之地去。我知道他这次前去一定会有好的机遇。董生,加油啊! 像你才高八斗却生不逢时,如果是钦慕先哲而自身又仁德高义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才智的。更何况像燕、赵之地的豪侠之士的仁义完全是他们的本性!不过,我听说过一个地方的风俗是会随着教化而有所不同,我也不知道现在的燕赵之地跟以前所说的有没有什么不同啊?所以这次你就前去验证一下吧。董生,努力吧! 你这趟远行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请你帮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前去凭吊一番,另外请你到那里的街上看看,那里还有以前所说的屠狗者之类的侠义之士吗?替我向他们表达我的敬意:「如今的天子英明神武,你们可以出世任官职效忠皇上了!」

【评析】 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因为好几次考进士都没有中第,所以就想去河北加入藩镇幕府。韩愈向来反对割据的藩镇势力,所以就写了这篇序送给他,既表达了对他仕途不顺的同情,同时劝告他不要替割据势力做下不忠不义之事。第一段先说这次远行一定会有所收获。第二段马上又说因为古今的风俗有所不同,这次远行不一定真的有好的机遇。虽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倾向已经很清楚。最后一段暗示董邵南生不逢时,他应该和燕赵之地以前的忠义之士一样全力效忠朝廷。全文用词讲究,情意恳切,虽然字数不多,但起伏跌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作者] 韩愈   [朝代] 唐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标签: 赠序 送别 古文观止 国中文言文 文言文 目的 场景 其他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译文

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董生努力吧!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注释

1.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
2.慷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3.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4.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5.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适,到……去。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6.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7.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8.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9.矧(shěn):何况。
10.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11.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与,跟随。易,改变。
12.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
13.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聊:姑且。卜:测验、判断。
14.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望诸,古泽名,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
15.屠狗者: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
16.谢:告诉。
17.出而仕:出来做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赏析

从文章的题目看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应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又有不同情味。
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韩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
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许多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在董生临行之前,韩愈要送一篇序文给他。但这样的序文是很难措辞的。赞成他去吗?固然如此,因对他有一定的同情,但若赞成,则违背了韩愈自己的政治主张;阻止他去吗?说明那是“从贼”,那就是变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别,也不合“赠序”的要求,更何况对于“怀抱利器”的董生去求发展(藩镇名义上还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是说不通的,作者毕竟对董生怀有一定的同情。由此看来,这篇“赠序”实在是难以下笔了。
但韩愈毕竟是文章大家,倡导“惟陈言之务去”的他,写文章常常因难见巧,以巧取胜。这篇赠序的构思、用语就颇为精巧。
文章一上来就先赞美河北“多感慨悲歌之士”;接着即叙述董生“怀抱利器”而“不得志于有司”,因而要到河北去,“吾知其必有合也”,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再加上一句:“董生勉乎哉!”仿佛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除此外,作者还深入一层:像你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只要是“慕义强仁”的人都会爱惜的,何况那些“仁义出乎其性”的“燕赵之士”呢?又将河北赞美一通,为董生贺。意思仿佛是:你的出路的确找对了!
这其实都是些反话,所谓的“心否而词唯”。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呢?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在作者心中,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也不明确否定,而是提了一个原则:“风俗与化移易”。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年,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既然变了,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就不能“有合”。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为谋主”。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这是褒奖董生的话,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的藩镇们相合,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的“邪”和“卜”,与其说是卜燕赵,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使语气婉转,又暗含警戒之意。“董生勉乎哉!”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最后一段,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来暗示董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就劝其入朝廷效忠。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諡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的其它作品

○ 春雪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 师说

○ 杂说四·马说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韩愈更多作品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

古诗词大全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译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译文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译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译文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译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译文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

词语大全 出仕   [chū shì]什么意思

出仕  [chūshì][出仕]基本解释成为仕宦[出仕]详细解释出来做官。唐韩愈《送董邵南序》:“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宋苏轼《和穆父新凉》:“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明李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原文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屢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

古诗词大全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原文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屢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