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Posted 兴亡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原文及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2、古诗词大全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系列:咏史怀古诗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 《南乡子》:词牌名。京口: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市区东北长江边的北固山上,又名北顾亭。    2. 神州:原指全中国。这里指被金人占领的江北中原沦陷地区。    3. 北固楼:即北固亭。    4. 悠悠:长远的样子。    5. 年少万兜(dōu)鍪(mou):指二十来岁就能统率上万兵马的孙权。兜(dōu)鍪(mou):战士的头盔,这里借指士兵。    6. 坐断:占据。    7. 曹刘:曹操和刘备。    8.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称赞孙权的话。仲谋:孙权,字仲谋。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惊天地,泣鬼神。接下来再自问自答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这一问一答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不尽长江滚滚流!」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又自答曰:「曹刘」,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它与作者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古诗词大全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翻译赏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这首词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峰回路转,愈转愈深。被组织在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博大的意境。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这是第一层。    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见《资治通鉴·宋纪》)。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见《宋书·王玄谟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元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倘能妥为筹画,虑而后动,虽未必能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然而收复一部分河南旧地,则是完全可能的。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听不进老臣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而不振了。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封狼居胥」的壮举,只落得「仓皇北顾」的哀愁。想到这里,稼轩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随著作者思绪的剧烈波动,词意不断深化,而转入了第二层。    稼轩是四十三年前,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的。正如他在《鹧鸪天》一词中所说的那样:「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朴姑。」那沸腾的战斗岁月,是他英雄事业的发轫之始。当时,宋军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人心振奋,北方义军纷起,动摇了女真贵族在中原的统治,形势是大有可为的。刚即位的宋孝宗也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是符离败退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于是主和派重新得势,再一次与金国通使议和。从此,南北分裂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辛弃疾的鸿鹄之志也就无从施展,「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同上词)了。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四十三年后,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有所不同,当然要困难得多。「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用意是什么呢?佛狸祠在长江北岸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永嘉二十七年,元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当时流传有「虏马饮江水,佛狸明年死」的童谣,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这所庙宇,南宋时犹存。词中提到佛狸祠,似乎和元魏南侵有关,所以引起了理解上的种种歧异。其实这里的「神鸦社鼓」,也就是东坡《浣溪沙》词里所描绘的「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情景,是一幅迎神赛会的生活场景。在古代,迎神赛会,是普遍流行的民间风俗,和农村生产劳动是紧密联系著的。在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农民祈晴祈雨,以及种种生活愿望的祈祷,都离不开神。利用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一方面酬神娱神,一方面大家欢聚一番。在农民看来,只要是神,就会管生产和生活中的事,就会给他们以福佑。有庙宇的地方,就会有「神鸦社鼓」的祭祀活动。至于这一座庙宇供奉的是什么神,对农民说来,是无关宏旨的。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祇来奉祀,而决不会审查这神的来历,更不会把一千多年前的元魏入侵者和当前金人的入侵联系起来。因而,「神鸦社鼓」所揭示的客观意义,只不过是农村生活的一种环境气氛而已,没有必要再多加研究。然而辛弃疾在词里摄取佛狸祠这一特写镜头,则是有其深刻寓意;它和上文的「烽火扬州」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从「可堪回首」这句话里生发出来的。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动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稼轩曾不止一次地以佛狸影射完颜亮。    例如在《水调歌头》词中说:「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词中的佛狸,就是指完颜亮,正好作为此词的解释。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漫天,瓜步山也留下了南侵者的足迹,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安宁祥和景象,全无战斗气氛。辛弃疾感到不堪回首的是,隆兴和议以来,朝廷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时机,使得自己南归四十多年,而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在这里,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认为良机已经错过,事情已无法挽救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对于这次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暗示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像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词意转入了最后一层。只要读过《史记·廉颇列传》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把「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和「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刘过《呈稼轩》诗中语)的辛弃疾联系起来,感到他借古人为自己写照,形象是多么饱满、鲜明,比拟是多么贴切、逼真!不仅如此,稼轩选用这一典故还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这可以从下列两方面来体会。    首先,廉颇在赵国,不仅是一位「以勇气闻于诸侯」的猛将,而且在秦赵长期相持的斗争中,他是一位能攻能守,猛勇而不孟浪,持重而非畏缩,为秦国所惧服的老臣宿将。赵王之所以「思复得廉颇」,也是因为「数困于秦兵」,谋求抗击强秦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因而廉颇的用舍行藏,关系到赵秦抗争的局势、赵国国运的兴衰,而不仅仅是廉颇个人的升沉得失问题。其次,廉颇此次之所以终于没有被赵王起用,则是由于他的仇人郭开搞阴谋诡计,蒙蔽了赵王。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从这一故事所揭示的历史意义,结合作者四十三年来的身世遭遇,特别是从不久后他又被韩侂胄一脚踢开,落职南归时所发出的「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乙丑奉祠舟次余杭作》)的慨叹,再回过头来体会他作此词时的处境和心情,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他的忧愤之深广,也会惊叹于他用典的出神入化了。    岳珂在《桯史·稼轩论词》条说:他提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之后,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人们往往从这一段记载引出这样一条结论:辛弃疾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他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创作态度可谓严肃认真。而这条材料所透露的另一条重要消息却被人们所忽视:以稼轩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为什么会」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想改而终于改动不了呢?这不恰恰说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标签:

古诗词大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标签:

古诗词大全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翻译赏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古诗词大全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翻译赏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古诗词大全 千古兴亡多少事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

古诗词大全 千古兴亡多少事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

古诗词大全 千古兴亡多少事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

古诗词大全 千古兴亡多少事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