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Posted 陛下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苏辙)全诗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2、词语大全 手足之情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成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

【原文】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臣早失怙恃1,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2,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3,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4,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设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5,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注释】 1怙恃:这里指父母。 2狂狷(juan)寡虑:为人行为放荡,考虑问题不全面。 3悔咎:悔过,反省。 4龃龉:齿,这里指意见不合。 5惟:希望。宽:宽容。

【译文】 臣听说人所处的环境如果很恶劣就会呼叫苍天,遇到难忍的痛苦就会呼叫父母,这些都是人感情最强烈的表现。臣如小草一般卑微,但在受危难压迫时也还是有所求的,恐怕现在能悲悯我的只有天地和父母了吧。臣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一直无依无靠,只有哥哥苏轼和我相依为命。现在我听说他犯罪,被打入监狱,我们全家都非常惊恐害怕,担心的是他会有什么不测。臣在下面揣度,苏轼的个人生活和在朝廷为官,从总体上说没有大错,只是为人过于率直,缺少周全的考虑罢了,他喜欢谈古论今,还有好几次他所上的奏折中观点与陛下不一致。陛下有很深广的圣德,没有责难他什么。但苏轼性格过于狂妄,做事缺乏考虑,还以为现在有天地宽容的恩德,就不知道敬畏,也不知道收敛。近来他在担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府期间,看到事物时就有感而发,于是写成诗,也不对用词多加考虑,在这之前曾经有一些同僚就把他的诗文呈给陛下过,但是陛下放在一旁没追问。苏轼觉得辜负了圣上的恩泽,常常自己悔过,不敢再行为有所轻慢了。但是他以前写的诗却传开了。臣真心哀叹苏轼过于自信的愚昧,不知道写出来文字容易,但是其中的不恭敬言辞带来的影响不容易消除。虽然他现在已改过,但却违反了刑律,这是没法挽回的。苏轼在被捕之前,他就让人来捎话说:「我身体过早就不好了而且多病,肯定会死在牢狱里,死也是我应该的。可是我还有遗憾在世间,年少时我就想有一番作为,恰好逢到世上难遇的贤明君主,当年的所作所为也确实糊涂,也有所悔悟,只想在晚年时有所报效国家。现在却出了这样的祸患,即使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重新报答贤明的君主,却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况且我在朝中没有什么朋党,即便是以前显得和我较好的人,肯定也不会出来为我求情。只能指望兄弟亲情,向陛下为我请求。」我很赞同他的志向,而且没法拒绝手足之情,所以只好冒死向陛下为他求情。从前汉朝的淳于公犯了罪,他的女儿缇萦请求朝廷将自己收为官婢,求得赎回父亲。淳于公因此免遭肉刑。我现在就像蚂蚁一般渺小,是不能和缇萦相比的,但是陛下比汉文帝更为聪明仁圣。臣想用我的官职赎回兄长苏轼,不奢望到最后能够减轻他的罪过,只求能不让他死在牢狱里。臣的兄长苏轼所犯的罪,真的是因为他的诗文,他肯定会承认因此获得重罚的。如果陛下能够给予同情怜悯,赦免他的死罪,把他从牢狱中放出来,他就等于死而复生了。这样的恩德无论如何怎能够报答呢?臣愿意和兄长苏轼,改过自新,粉身碎骨报答陛下,只要陛下差遣去做,就是肝脑涂地也要去做。臣现在非常慌张和迫切,不知道如何去说话了,我所能对陛下说的就是:希望您对他的狂言妄行能包容,恩许我的请求。臣不能再承受这种祈天请命的惶恐了,这已经到达我所承受的极限了。

【评析】 《为兄轼下狱上书》是苏辙的代表篇目。这篇文章写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该年八月,苏轼因文字狱牵连坐狱。由于苏轼在湖州做知州的时候,他写的《湖州谢上表》中有这样几句话:「皇上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后来,御史中丞李定等人用这些话来断定他诋毁变法,对朝廷不敬;他们在苏轼居杭州期间所作的大量诗文中发掘出六十多处所谓「讪上骂下」、「公为诋訾」的词句,上奏皇上,苏轼因此下狱。这就是所谓的「乌台诗案」。事件一发生,苏辙迅速作了此文呈交神宗皇帝,「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希望能赦免苏轼。文章写于性命攸关的时刻,因为苏氏兄弟情深义重,因此文章饱含真情,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更是强烈地表现了他那种为兄弟担心的情怀。以情感人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

词语大全 手足之情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 shǒu zú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

成语出处: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成语造句:在抗美援朝的战

相关参考

词语大全 手足之情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shǒuzúzhīqíng。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成语出处:宋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成语造句:在抗美援朝的战

古诗词大全 《苏辙 隋论》(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隋论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隋论【原文】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驱而来

古诗词大全 《苏辙 隋论》(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隋论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隋论【原文】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驱而来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1;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1;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

古诗词大全 列传·卷九十八原文

列传·卷九十八脱脱、阿鲁图等苏辙(族孙元老)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曰:陛下即位三十余年矣,平居静虑,亦尝有忧

古诗词大全 列传·卷九十八原文

列传·卷九十八脱脱、阿鲁图等苏辙(族孙元老)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曰:陛下即位三十余年矣,平居静虑,亦尝有忧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三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三国论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三国论【原文】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三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三国论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三国论【原文】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上刘长安书》(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上刘长安书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上刘长安书【原文】辙闻之,物之所受于天者异,则其自处必高,自处既高,则必趯然有所不合于世俗1。盖猛虎处于深山,向风长鸣,则百兽震恐而不敢出。松柏生于高冈,散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