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三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Posted 智勇

篇首语: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三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三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2、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上刘长安书》(苏辙)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三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 三国论 苏辙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辙 三国论

【原文】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1、孙2、刘3,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4,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以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吒,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5,而项籍固已惫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6,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7,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8,百败而其志不折9,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注释】 1曹公:这里指曹操,字孟德。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改国号为魏。 2孙:孙权,字仲谋,建立东吴,形成三国割据的局面。 3刘:刘备,字玄德,在西蜀称帝,建立蜀国。 4捽:相遇。 5逡巡:停滞不前的样子。 6信、越:韩信、彭越,都是汉高祖的功臣。 7二袁:袁绍和他的弟弟袁术。 8狼狈:指作战不顺利。 9百败:这里指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是约数,不是确数。

【译文】 天下都是胆怯之人,只有一个勇敢的人,那么勇敢的人取胜;天下都是糊涂的人,只有一个聪明的人,那么聪明的人取胜。勇敢的人遇到勇敢的人,那么就不能只依靠勇敢了;聪明的人遇到聪明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只依靠聪明了。正因为只靠智勇来安定天下是不够的,所以天下的灾难,蜂涌而起而又难以平定。曾听说,古时候可称英雄的帝王,他们用不智不勇对待智勇,然后真正的大智大勇才能表现出来。 可悲呀!难道英雄处于世界上也有幸运与不幸吗?汉高祖、唐太宗是以个人智勇超过天下所有的人而得到其帝位的。曹操、孙权、刘备是因他们智勇相当而又遇到一起,因而丧失完全取胜的机会。用智谋来打击智谋,用勇者打击勇者,这就好像两虎相争,光凭牙齿气力,无法取胜,那情势可以互相干扰,而不能杀死对方。在这个时候,可惜没有人用汉高祖的办法来对付对方的。 从前项羽,用百战百胜的威势,掌管统帅著各路诸侯大军,狂呼大吼充分显示出他愤怒的气势,然后向西来迎战汉高祖。他的声势极大,如同暴雨雷霆般迅猛而惊天动地。天下人都认为从此就没有大汉帝国了。然而汉高祖用他那不聪明又不勇敢的身躯,在项羽进军的冲要之地横杀竖挡,使项羽军队来回调动而不能前进。汉高祖那种愚笨蠢钝,足以使天下人笑话,而最后却能打败项羽而等著看他死亡。原因是什么?人的勇敢气力,拚命使用而没尽止,就一定会有损耗,而人的谋划总是不能成功,就会有所疲倦懈怠而无法振作起来。他想用他的长处,在短时间内压倒我,而我关上门拒绝他,使他失去他的希望,徘徊不定想退走又不能退走,这时项羽肯定已经十分疲惫。 现在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个人,都知道凭自己的才能自己去夺取,而不知道用自己的短处去从别人那里取得。世上议论的人说:孙权不如曹操,而刘备不如孙权。刘备智谋浅显而又没有勇力,相对曹、孙二人有所不足,却又不懂得用自己的不足来求取胜利,这样也是太糊涂了。刘备的才能,与汉高祖已经接近,却不懂得如何把才能使用出来。从前汉高祖使用自己才能有三种方法。先占据有利的地势,用以显示出得天下后将有所作为;大批收集像韩信、彭越等才能出众的将领,用来弥补自己的能力不足;有果敢敏锐刚烈勇猛的精神却不表现出来,用来大大挫败项羽猖狂的气势。这三件事,三国的君主,他们都没有能做到的本领。只有一个刘备,接近有这种本领却未能完全达到这种境地,内心还有点自命不凡沾沾自喜的情绪。想做一个愚笨的人而又不能愚傻,想做果敢敏锐的人而又不能明达。在心中两种思想激烈交战,却没有定下来。所以,事情做不成,希望无法实现。扔掉天下而进入巴蜀,那不是合适的地方。用诸葛亮这样治理国家的人才,却正当混乱战争进行之中,作为将才是不合适的。不能忍耐愤怒的情感,没有避开自己的短处,却自己领兵来攻打别人,这样就不值得过高评价他的精神。 唉!当他在袁绍、袁术之间奔波的时候,当他被吕布所困的时候,当他在荆州被打得狼狈不堪的时候,失败无数而志向不改,不能不说他没有汉高祖的精神和作风,却始终不能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古代的英雄,只有汉高祖是无人能够赶得上的。

【评析】 此篇文章为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苏辙为应制科举而进论二十五篇之一。文章以「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立论,由此对刘、项和三国史事加以分析,并着重将刘备与刘邦进行对比,指出刘备的失误。文章立意新颖,论述婉转而条理清晰,又极具开合抑扬之势。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上刘长安书》(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 上刘长安书 苏辙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辙 上刘长安书

【原文】 辙闻之,物之所受于天者异,则其自处必高,自处既高,则必趯然有所不合于世俗1。盖猛虎处于深山,向风长鸣,则百兽震恐而不敢出。松柏生于高冈,散柯布叶而草木为之不殖2。非吾则尔拒,而尔则不吾抗也。故夫才不同则无朋3,而势远绝则失众;才高者身之累也,势异者众之弃也。昔者伯夷、叔齐已尝试之矣,与其乡人立,以其冠之不正也,舍而去之。夫以其冠之不正也,舍之而去,则天下无乃无可与共处者耶?举天下而无可与共处,则是其势岂可以久也?苟其势不可以久,则吾无乃亦将病之4,与其病而后反也,不若其素与之之为善也。伯夷、叔齐惟其往而不反,是以为天下之弃人也。以伯夷之不吾屑而弃伯夷者,是固天下之罪矣。而以吾之洁清而不屑天下,是伯夷亦有过耳。古语有之曰:「大辩若讷,大巧若拙。」何者?惧天下之以吾辩而以辩乘我,以吾巧而以巧困我。故以拙养巧,以讷养辩,此又非独善保身也,亦将以使天下之不吾忌,而其道可长久也。今夫天下之士,辙已略观之矣:于此有所不足,则于彼有所长;于此有所蔽,则于彼有所见,其势然矣。仄闻执事之风,明俊雄辩,天下无有敌者,而高亮刚果,士之进于前者,莫不振栗而自失5;退而仰望才业之辉光,莫不逡巡而自愧6。盖天下之士已大服矣,而辙愿执事有以少下之,使天下乐进于前而无恐,而辙亦得进见左右,以听议论之末。幸甚幸甚。

【注释】 1趯然:形容超然、高超出俗的样子。趯:古通「跃」。 2散柯布叶:指枝叶茂盛。 3无朋:指没有同类。 4无乃:表委婉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 5振栗:指颤抖。 6逡巡:形容迟疑不敢向前的样子。

【译文】 我听说,秉受上天的特殊恩赐的事物,他自持会比周围高洁;既因为比别人高,一定会不合乎世俗的标准。猛虎生活在深山中,对着风长啸,百兽吓得不敢出来;松柏长在高岗上,枝叶茂盛,那些低矮的草木却不能繁衍。不是和你是一类的人你就拒绝,但是你却不拒绝我。因此,才情不一样就没有同类,疏远隔绝就会脱离众人。才高累身,势高被众人抛弃。从前的伯夷、叔齐已经这样试过了,与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乡下人帽子戴的歪斜,他们便离开。只是因为帽子不正,就转身离开,那么天下还怎么有能和他一起相处的呢?全天下的人都不愿意和他共处,那他的势怎么会长久呢?如果这种势不长久,那么我怎能对这种势孤表示担忧呢?与其等到势孤之后再去改变,不如现在就用一颗平常心与别人相处。伯夷、叔齐最后势孤却没有改变他们自己,所以被天下人所弃。因为伯夷与众人不一样而把伯夷抛弃,是天下人的不对,但是只顾及自己的高洁而不屑与众人为伍却是伯夷的不对。古语说:「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言的人看起来很木讷。」为什么呢?害怕天下人用我的辩才辩倒自己,用自己的机巧来困住自己。所以用笨拙来包容巧智,用木讷来茹涵巧辩。这并不是仅仅的独善其身,也是为了不让天下人妒忌,是长久之道。如今天下的士人,我已经大概观察了一遍:这方面有所不足,那方面就有所擅长;这方面被遮掩了,另一方面就会彰显,这是必然的。听说您明慧俊逸,词锋不可犯,天下没有能够和您抗衡的。您的高风亮节、刚毅果决,那些想接近您的士人,都会因为与您相比看到自身的缺点而颤抖;那些士人们看到您的高深的才学造诣,都会因为自我惭愧而离开您。天下的士人都很敬重您,我希望您能够礼待别人,使天下士人愿意接近您而不感到害怕,那么我也有机会拜访您,听您议论,那将是多么荣幸啊!

【评析】 刘长安,即刘敞,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据《宋史》本传记载:「敞以议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永兴军治所在长安。所以这里称刘敞为刘长安。这封信写于嘉祐六年(1061),刘敞初任永兴军但是还没有赴任的时候。那个时候,苏辙应制科试,就写了这封信求见。苏辙在信中借助伯夷、叔齐的例子规劝刘敞不要过于特立独行,从而把自己推到一个孤立无友的境地。文章铺排开张,观点鲜明,说理清晰明澈,兼顾情理。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苏辙 隋论》(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隋论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隋论【原文】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驱而来

古诗词大全 《苏辙 隋论》(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隋论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隋论【原文】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驱而来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上刘长安书》(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上刘长安书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上刘长安书【原文】辙闻之,物之所受于天者异,则其自处必高,自处既高,则必趯然有所不合于世俗1。盖猛虎处于深山,向风长鸣,则百兽震恐而不敢出。松柏生于高冈,散柯

古诗词大全 《苏辙 上刘长安书》(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上刘长安书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上刘长安书【原文】辙闻之,物之所受于天者异,则其自处必高,自处既高,则必趯然有所不合于世俗1。盖猛虎处于深山,向风长鸣,则百兽震恐而不敢出。松柏生于高冈,散柯

古诗词大全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原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1,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2,即其庐之西

古诗词大全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原文及翻译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原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1,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2,即其庐之西

古诗词大全 苏辙《除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除日原文: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自怪多年客箕颖,每因吾党赋归欤。诗词作品:除日诗词作者:【宋代】苏辙

古诗词大全 苏辙《除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除日原文: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自怪多年客箕颖,每因吾党赋归欤。诗词作品:除日诗词作者:【宋代】苏辙

古诗词大全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原文及翻译

作者或出处:苏辙古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

古诗词大全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原文及翻译

作者或出处:苏辙古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