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杨炯)诗句译文赏析

Posted 书生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杨炯)诗句译文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杨炯)诗句译文赏析

2、古诗词大全 《踏莎行》(晏殊)诗句译文赏析

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杨炯)诗句译文赏析

从军行 杨炯 系列:关于爱国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像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古诗词大全 《踏莎行》(晏殊)诗句译文赏析

踏莎行 晏殊 系列:关于伤怀的古诗词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译文    长亭饯行的歌宴酒席,终于散了,美人已经登船,犹回首凝眸,依依不舍。送行人上马目送他离去,马儿声声嘶鸣,似在代他千万遍呼唤。船儿顺流而下,渐行渐远,只有离愁别恨,在送行人心中生生无已。    登上画阁,更上高楼,为的是再见帆影。可是,望尽天际,只见斜阳一道,平波流水,远与天际,哪有船帆的影子!这一刻,真个是肠断魂销!他止不住要把满怀离痛别恨向天地倾诉,遍天地间也装不下这无穷无尽的愁恨相思意。 赏析    此词上片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只送平波远」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境相同。    起二句,写饯别情依依。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因称饯别宴会为「祖席」。「长亭」为送别之地。「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尽管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像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    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极目,只是别后的情事,遥念行人,无时能已。句中「只送」二字,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语言平易而意旨深曲。收二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别后的思量,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抒情主人公放纵自己的想像,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意境本已深远,再以「天涯地角」补足之,则相思相望之情几趋极致。    此词写饯别相送及别后的怀思,均情景逼真,含蕴无尽。如一幅丹青妙手绘的春江送别图,令读者置身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谓这首小词「足抵一篇《别赋》」,当非过誉。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原文_翻译及赏析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唐代·陈羽《从军行》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边塞行军译文及注释译文湖海之滨冷风次得泥土

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原文_翻译及赏析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唐代·陈羽《从军行》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边塞行军译文及注释译文湖海之滨冷风次得泥土

古诗词大全 《踏莎行》(晏殊)诗句译文赏析

踏莎行晏殊系列:关于伤怀的古诗词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译文  长亭饯行的

古诗词大全 《踏莎行》(晏殊)诗句译文赏析

踏莎行晏殊系列:关于伤怀的古诗词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译文  长亭饯行的

古诗词大全 《乐府 上留田行》(李白)诗句译文赏析

乐府上留田行李白系列:李白诗集(乐府)乐府上留田行【题解】《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上留田,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曰

古诗词大全 《乐府 上留田行》(李白)诗句译文赏析

乐府上留田行李白系列:李白诗集(乐府)乐府上留田行【题解】《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上留田,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曰

古诗词大全 《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诗句译文赏析

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系列:宋词精选-经典宋词三百首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1,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2。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3,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

古诗词大全 《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诗句译文赏析

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系列:宋词精选-经典宋词三百首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1,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2。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3,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

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其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从军行·其二[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标签:战争边塞诗场景《从军行·其二》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古诗词大全 从军行·其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从军行·其二[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标签:战争边塞诗场景《从军行·其二》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