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苏轼 贾谊论》(苏轼)原文及翻译
Posted 君主
篇首语: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苏轼 贾谊论》(苏轼)原文及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苏轼 贾谊论》(苏轼)原文及翻译
苏轼 贾谊论 苏轼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轼 贾谊论
【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1,而不能白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2,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以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3,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4,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惟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5,悲郁愤闷,跃然有远举之志6。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莽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贾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7,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
【注释】 1贾生:即贾谊。古代对有学识的人尊称为「生」,犹后世称「先生」。 2汉文:汉文帝刘恒,西汉前期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 3昼:地名,在今山东临淄。 4优游浸渍:从容不迫,逐渐渗透。 5「观其过湘」句:即流传至今的《吊屈原赋》。 6跃:飘然远举的样子。 7狷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苏东坡
【译文】 并不是具备才能难,而是如何把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才的确很难。可惜呀!贾谊是个辅佐帝王的人才,却不善于使用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实现远大的追求,就必须等待时机;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就必须忍辱负重。古时候的贤能人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终于能够实现的往往不过万分之一,这不一定都是当时君主的过错,也可能是他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像他所说的那种美好设想,即便是三代盛世又怎能超过它呢?遇到汉文帝那样贤明的君主,尚且因为未被重用抑郁而死,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圣明的君主,就永远不能有所作为吗?孔仲尼是圣人,曾周游列国多次试求任用,如果不是极其无道的国家,都想尽力扶持,希望有朝一日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将去楚国时,先派冉有去联系,接着又派子夏去落实。君子想得到君主的重用,是这样的辛勤啊。孟子离开齐国时,住了三夜才离开昼地,还说:「齐王也许会召见我。」君子不忍心离开他的君主,是这样的感情深厚啊。公孙丑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说:「如今这种时候,除了我还有谁能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啊。如果做到了这种程度而仍然得不到重用,那么就彻底明白天下真的不值得自己去做什么了,从而就能够毫无遗憾了。像贾谊这个人,并非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他本人不能被汉文帝所用啊。 绛侯周勃亲手捧著皇帝的玉玺交给汉文帝,灌婴联合几十万兵力决定过刘、吕两家的胜败,他们又都是高祖时的老将,这种君臣之间相互遇合的情分,哪里是父子兄弟之间的骨肉关系所能比拟的呢?贾谊只是洛阳的一个年轻人,却想在一天之内,使文帝全部放弃旧的政策而制定新的政策,也太强人所难了。作为贾生本人,应该上面取得君主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像绛侯、灌婴这种人,应该从容地、慢慢地与他们深交,使皇帝不猜疑,大臣不忌恨,这样才能使整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主张治理,用不了十年,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哪里有短时间内就迫不及待地向人家「痛哭」的道理呢?看他路过湘水时所做的凭吊屈原的辞赋,心绪烦乱,忧郁愤闷,大有退隐山林之意。此后又因自怨自艾而常常哭泣,终于短命而死,这也是不善于正确对待逆境的啊。他的建议一次未被采纳,又怎能知道将来最终不会再被采纳呢?不懂得静静地等待事情的变化,却自我摧残到这种地步。唉!贾谊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见识短浅啊。 古时候的人,如果具有超出当时一般人的才能,也一定有不被世俗理解的烦恼。所以如果遇不到聪明睿智不糊涂的君主便无法充分施展他的才能。自古到今人们称道苻坚在多如茅草的人中间慧眼识人得到了王猛这个人才,很快就把昔日的老臣尽数撇在一边而只与他商讨治国大计。王猛这个普通人几乎占有了天下的一半,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我深深地为贾谊的抱负未能实现而悲哀,所以才全面地评论他。也希望做君主的如果得到像贾谊这样的臣子,能够理解他孤傲狷介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沮丧,不能再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发表自己的政见啊!
【评析】 贾谊是西汉时人,很有才干,却一生不得志,被贬远离朝廷。这篇文章引证古今,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分析了贾谊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作者认为,贾谊只是对君王不伤有识之士心存埋怨,却忽略了自身性格不坚强的弱点,有才能的人应当不怕挫折,持之以恒。这种看法也是作者的自勉。
古诗词大全 苏轼《虞美人(述怀)》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述怀)原文: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着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诗词作品:虞美人(述怀) 诗词作者:【宋代】苏轼
相关参考
贾谊论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
贾谊论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
苏轼晁错论苏轼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轼晁错论【原文】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1,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
苏轼晁错论苏轼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轼晁错论【原文】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1,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
《孟轲论》原文: 盖尝求之于六经【1】,至于《诗》与《春秋》之际,而后知圣人之道,始终本末,各有条理。夫正化之本,始于天下之易行。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
《孟轲论》原文: 盖尝求之于六经【1】,至于《诗》与《春秋》之际,而后知圣人之道,始终本末,各有条理。夫正化之本,始于天下之易行。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
虞美人(述怀)原文:归心正似三春草。试着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诗词作品:虞美人(述怀)诗词作者:【宋代】苏轼
虞美人(述怀)原文:归心正似三春草。试着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诗词作品:虞美人(述怀)诗词作者:【宋代】苏轼
晁错论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
晁错论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