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晋书·阎鼎传》全文翻译

Posted 太守

篇首语: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晋书·阎鼎传》全文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晋书·阎鼎传》全文翻译

2、古诗词大全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古诗词大全 《晋书·阎鼎传》全文翻译

《晋书·阎鼎传》 原文:     阎鼎,字台臣,天水人也。初为太傅东海王越参军,转卷令,行豫州刺史事,屯许昌。遭母丧,乃于密县间鸠聚西州流人数千,欲还乡里。值京师失守,秦王司马邺出奔密中,司空荀藩、藩弟司隶校尉组,及中领军华恒、河南尹华荟,在密县建立行台,以密近贼,南趣许颖。司徒左长史刘畴在密为坞主,中书令李晒、太傅参军驺捷刘蔚、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皆来赴畴。佥以鼎有才用,且手握强兵,劝藩假鼎冠军将军、豫州刺史,蔚等为参佐。鼎少有大志,因西土人思归,欲立功乡里,乃与抚军长史王毗、司马傅逊怀翼戴秦王之计,谓畴、捷等曰:「山东非霸王处,不如关中。」河阳令傅畅遗鼎书,劝奉秦王过洛阳,谒拜山陵,迳据长安,绥合夷晋,兴起义众,克复宗庙,雪社稷之耻。鼎得书,便欲诣洛,流人谓北道近河,惧有抄截,欲南自武关向长安。畴等皆山东人,咸不愿西入,荀藩及畴、捷等并逃散。鼎追藩不及,晒等见杀,唯顗、述走得免。遂奉秦王行,止上洛,为山贼所袭,杀百余人,率余众西至蓝田。时刘聪向长安,为雍州刺史贾疋所逐,走还平阳。疋遣人奉迎秦王,遂至长安,而与大司马南阳王保、卫将军梁芬、京兆尹梁综等并同心推戴,立王为皇太子,登坛告天,立社稷宗庙,以鼎为太子詹事,总摄百揆。梁综与鼎争权,鼎杀综,以王毗为京兆尹。鼎首建大谋,立功天下。始平太守曲允、抚夷护军索綝并害其功,且欲专权。冯翊太守梁纬北地太守梁肃并综母弟綝之姻也谋欲除鼎乃证其有无君之心专戮大臣请讨之遂攻鼎。鼎出奔雍,为氐窦首所杀,传首长安。  (节选自《晋书· 阎鼎传》) 

译文:     阎鼎字台臣,天水人。起初担任太傅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改任卷令,暂代豫州刺史,屯兵许昌。母亲去世,就在密县一带纠集起西部州郡的数千名流亡百姓,想要归还故里。京城失守时,秦王出逃密县中,司空荀藩、荀藩之弟司隶校尉荀组,以及中领军华恒、河南尹华荟,在密县建立行台,因为密县距离叛贼太近,又南奔许颖。司徒左长史刘畴在密县是一地之主,中书令李晒、太傅参军驺捷、刘蔚、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都来投奔刘畴。众人认为阎鼎有才干,而且掌握强兵,劝荀藩暂封阎鼎为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刘蔚等人为参佐。阎鼎少年时便有大志,趁著西部百姓想归返故里之机,想要在本乡本土建立功勋,就与抚军长史王毗、司马傅逊想拥戴秦王,对刘畴、驺捷等人说:「山东并非称霸的地方,不如到关中。」河阳令傅畅给阎鼎写信,劝他送秦王路经洛阳,拜谒山陵,直取长安,振兴大晋,带领义兵恢复晋朝宗庙,为国家雪耻。阎鼎收到这封信,便想到洛阳去,流民们说北路靠近黄河,恐怕会遭遇截击,阎鼎就打算南从武关到长安去。刘畴等都是山东人,都不愿意西入长安,荀藩和刘畴、驺捷等全部逃散。阎鼎追赶荀藩没有追上,李晒等人被杀,只有周顗、李述得以逃脱。阎鼎便护送秦王前行,停留在上洛,遭到山贼的袭击,杀了一百多人,阎鼎带领其余人马西行到蓝田。当时刘聪正向长安进军,被雍州刺史贾疋赶跑,跑回平阳。贾疋派人奉迎秦王,到了长安。阎鼎与大司马南阳王司马保、卫将军梁芬、京兆尹梁综等同心协力拥戴秦王,立他为皇太子,登上祭坛奏告上天,建立社稷宗庙,任阎鼎为太子詹事,总领百事。梁综与阎鼎争权,阎鼎杀了他,任王毗为京兆尹。阎鼎首倡复国,立功于天下。始平太守曲允、抚夷护军索綝都嫉恨他的功劳,而且都想夺权。冯翊太守梁纬、北地太守梁肃,都是梁综的同母兄弟,是索綝的姻亲,谋划杀掉阎鼎的计策,便陈词证实阎鼎有无视君主之心,枉杀大臣,请求征讨他,便进攻阎鼎。阎鼎出逃到雍,被氐人窦首所杀,首级传至长安。 

古诗词大全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赐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赐之,记其名于御屏。

  至道初,鼎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等数州用水利垦田,事具《食货志》。徒陕西。二年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鼎坐削三任。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真宗践位,复旧官。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按籍详定,多所蠲免。逾月,拜右谏议大夫。

  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议者多言:“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今若禁解池盐,与内地同价,则民必冒禁复市青盐,乃资盗粮也。”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鼎奏罢之。综归朝,亦密陈其非便。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庆州郑惟吉皆不从规画。

  鼎奏运咸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朝廷闻而止之,上封章密陈其烦扰者甚众,鼎始谋多沮,遂令林特乘传与鼎等同议可否,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鼎伟姿貌,磊落尚气,有介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好学,工篆、籀。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选自《宋史•梁鼎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人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

  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B.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

  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C.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

  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D.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

  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做官。文中加点的词语“迁”“徙”“拜”分别表示升职、职位调动和授予官职。

  B.食货志:古代纪传体史书中专述经济史的篇名。纪传体史书一般分为本纪、列传、书志、箴铭、辞赋几种体例。

  C.“丁内艰”文中指遭遇母丧。古代父母去世要为其守丧,守丧是一种孝顺的礼仪,有一定的时间规定。

  D.篆、籀:文中指书体。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主要形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八大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粱鼎为民除害,得到赏识。他在吉州任职时,奸民萧甲为非作歹,他流放了萧甲;皇帝赏识他,他得到皇帝不一样的赏赐。

  B.梁鼎关心民生,体恤百姓。他建议兴修水利,利用水利开垦荒地;他被朝廷派去核查拖欠赋税的情况,免除了很多赋税。、

  C.梁鼎力除弊政,遭遇挫折。他建议禁止私人买卖解池盐,舆论也认同他的意见,朝廷下令照办,后来朝廷通盐商,他遭到处罚。

  D.梁鼎文才突出,为政有声誉。他考中进士甲科,擅长书法,写有三卷《隐书》等大量文章;他光明磊落,为官严厉,声名很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不从规画。(5分)

  (2)鼎奏运成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5分)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明史·左鼎传》全文翻译

《明史·左鼎传》原文:    左鼎,字周器,永新人。正统七年进士。明年,都御史王文以御史多阙,请会吏部于进士选补。帝从之。尚书王直考鼎及白圭等十余人,晓谙刑名,

古诗词大全 《明史·左鼎传》全文翻译

《明史·左鼎传》原文:    左鼎,字周器,永新人。正统七年进士。明年,都御史王文以御史多阙,请会吏部于进士选补。帝从之。尚书王直考鼎及白圭等十余人,晓谙刑名,

词语大全 翊戴   [yì dài]什么意思

翊戴  [yìdài][翊戴]基本解释辅佐拥戴。[翊戴]详细解释辅佐拥戴。《晋书·阎鼎传》:“乃与抚军长史王毗、司马傅逊怀翊戴秦王之计。”唐权德舆《赠太师西平王挽词》:“翊戴推元老

古诗词大全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

古诗词大全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

古诗词大全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梁鼎传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

古诗词大全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

古诗词大全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

古诗词大全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

古诗词大全 《晋书·荀羨传》全文翻译

《晋书·荀羨传》原文:    荀羨字令则。清和有准。才年七岁,遇苏峻难,随父在石头,峻甚爱之,恒置膝上。羨阴白其母,曰:「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母掩其口,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