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全文翻译
Posted 书后
篇首语: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全文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代杜甫《春望》全文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全文翻译
《书唐氏六家书后》 原文: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而书亦不工。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高丽遣使购其书,高祖叹曰:「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此非知书者。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旴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至使人见其书而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 (取材于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译文: 释智永的字,笔力深沉稳健,字体兼具众体之妙,精妙到了极致,反而达到疏朗清淡的境界。如同读陶渊明的诗,初读好似平淡无奇,反复吟诵,才能品出它的奇妙意趣。现在法帖中有道「不具释智永白」的,误收在了王羲之部中,但也并非释智永的字。说「谨此代申」,这是唐末五代流行之语罢了,而且字也不精巧。欧阳询的字,美观紧严超出众人,(他)尤其擅写小楷,朝鲜派使臣求购他的字,高祖感叹说:「他们看欧阳询的字,以为他是身材健壮高大之人。」这就是不懂书法的缘故。大凡字如其人,欧阳询相貌丑陋,聪明过人,现在看他的字,刚硬峭拔规矩严谨,这正与他的相貌相符。 柳公权的字,本承袭颜真卿,却又能自出新意,一字可价值百金,此话不假。他说为人正直写字就端正,并非只是一句委婉的规劝,道理本就如此。世上的小人,字虽然写得精美,但其神情终不免会有逢迎谄媚之态,不懂得人的情绪会随着想法在所写的字上显现出来,就像韩非子所说的「邻人疑斧」,或许真就是这样?但到让人看见他所写的字还是会厌恶他的地步,那么其人品就可想而知了。
古诗词大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代杜甫《春望》全文翻译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立秋后三日得二侄并侄孙家书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立秋后三日得二侄并侄孙家书[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万里书来印籀红,慰情何但万金同。县丝性命幸存活,发地生涯甘阨穷。老去忧心长似醉,秋来衰鬓乱飞蓬。故园未有西归日,且愿平安信数通。《立秋后三
古诗词大全 立秋后三日得二侄并侄孙家书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立秋后三日得二侄并侄孙家书[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万里书来印籀红,慰情何但万金同。县丝性命幸存活,发地生涯甘阨穷。老去忧心长似醉,秋来衰鬓乱飞蓬。故园未有西归日,且愿平安信数通。《立秋后三
苏轼答毛滂书苏轼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轼答毛滂书【原文】轼启:比日酷暑1,不审起居何如?顷承示长笺及诗文一轴,日欲裁谢,因循至今,悚息2!今时为文者至多,可喜者亦众。然求如足下闲暇自得,清美可口者实少
苏轼答毛滂书苏轼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轼答毛滂书【原文】轼启:比日酷暑1,不审起居何如?顷承示长笺及诗文一轴,日欲裁谢,因循至今,悚息2!今时为文者至多,可喜者亦众。然求如足下闲暇自得,清美可口者实少
古诗词大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代杜甫《春望》全文翻译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古诗词大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代杜甫《春望》全文翻译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古诗词大全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唐代吕巖《牧童》全文翻译赏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出自唐代诗人吕巖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赏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
古诗词大全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唐代吕巖《牧童》全文翻译赏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出自唐代诗人吕巖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赏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系列:小学古诗大全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 1.潋灩: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濛: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系列:小学古诗大全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 1.潋灩: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濛: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