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代杜甫《石壕吏》全文翻译赏析)

Posted 老妇

篇首语:任何你的不足,在你成功的那刻,都会被人说为特色。所以,坚持做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代杜甫《石壕吏》全文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代杜甫《石壕吏》全文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代杜甫《对雪》全文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代杜甫《石壕吏》全文翻译赏析)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著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著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古诗词大全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代杜甫《对雪》全文翻译赏析)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著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阪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像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载至二载),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著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原文_翻译及赏析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代·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

古诗词大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原文_翻译及赏析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代·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

古诗词大全 杜甫《九日登梓州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九日登梓州城原文: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诗词作品:九日登梓州城诗词作者:【唐代】杜甫

古诗词大全 杜甫《九日登梓州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九日登梓州城原文: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诗词作品:九日登梓州城诗词作者:【唐代】杜甫

古诗词大全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代杜甫《对雪》全文翻译赏析)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

古诗词大全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代杜甫《对雪》全文翻译赏析)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

古诗词大全 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原文: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诗词作品: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词作者:【唐代】杜甫

古诗词大全 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原文: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诗词作品: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词作者:【唐代】杜甫

古诗词大全 杜甫《赠韦赞善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韦赞善别原文: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诗词作品:赠韦赞善别诗词作者:【唐代】杜甫

古诗词大全 杜甫《赠韦赞善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韦赞善别原文: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诗词作品:赠韦赞善别诗词作者:【唐代】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