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北宋晏殊《山亭柳·赠歌者》全文翻译赏析)
Posted 歌女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北宋晏殊《山亭柳·赠歌者》全文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北宋晏殊《山亭柳·赠歌者》全文翻译赏析)
2、古诗词大全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北宋晏殊《踏莎行》全文翻译赏析)
古诗词大全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北宋晏殊《山亭柳·赠歌者》全文翻译赏析)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赏析 从词中「家住西秦」、「来往咸京道」等句,可知此词是作者晚年知永兴(治所今陕西西安)时所作。这首词在《珠玉词》中是别具一格的。 起首一句,是歌女声口,语气自信而又自负。「家住西秦」是写实,因为下面有「数年来往咸京道」的句子,歌女当是住陕西附近。「赌」是比赛竞争之意。这两句是歌女述说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种浪漫的艺术技能,敢和人比赛竞争。「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仍然是歌女十分自负的口气。「花柳上,斗尖新」之「花柳」代指一切歌舞艺术才能技巧。「斗」,仍是竞赛之意。「尖」,是高处,是过人之处。「新」,不是陈陈相因的旧套。合起来,这是歌女说自己多种艺术才能上敢和大家竞赛,并且比别人高超,新颖独创,绝不流俗。「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具体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才能如何。「偶」,有随便之意。「念奴」是唐天宝年间有名的歌女。词中歌女似乎自豪地诉说:我偶尔随便一唱当年念奴曾经唱过的歌,能让天上的行云停住,听我歌唱,足见我唱得有多么美,多么动听。「高遏行云」,语出《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几句,当是失意时回忆当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负的话后面,都有一种反衬中的失意悲慨。自负的口气,实是自负的不平。「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写当年得意之时,歌声一发,令众人倾倒,博得赏赐无数,不辜负自己多年的辛劳。「蜀锦」,是四川的丝织品,当时很名贵,古时歌女多以锦缠头,因借「缠头」之名指称赠与她们的财帛。 下片首句「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后凄凉冷落境遇的写照。从词里的「西秦」、「咸京道」地点上看,当是晏殊被贬知永兴时,慨叹自己的不平境遇而作的。可见作者这首词确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寓意。这首词的整个口吻都寄托著感慨。「残杯冷炙」语本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首诗是写杜甫当年身困长安时遭受的冷落。 此处写境遇如此可悲,令人「消魂」。「衷肠事,托何人?」歌者因为封建社会女子没有独立的地位,盼望能找一个可以终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个足以托身的所,可以安身立命,终生为之奉献而不改变。 「衷肠事」,是指内心的事,这里是指终生相托的大事。接着下句说:「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仍是以歌女的口气自述:假如有一个知我心的人「见采」(「采」,选择、接纳),那么我将唱尽高雅美好的《阳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他。这虽然是一个歌女的口吻,但又体现了一个中国旧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的报国之情。这里的「若有知音见采」之「若有」是实无,也就是悲叹找不到知音。所以结果只能是「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了。可以想像得出,这个歌女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得意之时的满堂彩声,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当即流下了眼泪。而当时这个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晏殊所托喻的是歌女,而歌女内心即使有悲哀,眼中有泪水,也要「重掩罗巾」,不能让人看到。「重掩」,是屡次流泪,屡次擦干。每次感到悲哀,都要强作笑颜,其悲哀就更为深重了。 综上,这首词是晏殊诸多诗词中的少见之作,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有新颖之处。词写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因年长色衰而遭弃绝的悲剧,较有现实意义;形式是全篇以叙事为主,直陈其事,一反其风流蕴藉的风格。全词看似纯为客观叙述,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包含著作者的身世感慨。
古诗词大全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北宋晏殊《踏莎行》全文翻译赏析)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著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濛濛」、「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著「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著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 暮春傍晚,酒醒梦回,只见斜阳深院而不见伊人。怅惘之情,通过景物描写隐约地表露出来。全词除「一场愁梦酒醒时」句外,都是写景。委婉细致,景中寓情,达到不露痕迹的程度。这首词温柔细腻,缠绵含蓄,很少用直写的方法。 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著不得实字。」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相关参考
山亭柳·赠歌者原文: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
山亭柳·赠歌者原文: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
山亭柳·赠歌者[作者]晏殊 [朝代]宋代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
山亭柳·赠歌者[作者]晏殊 [朝代]宋代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
古诗词大全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北宋晏殊《踏莎行》全文翻译赏析)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
古诗词大全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北宋晏殊《踏莎行》全文翻译赏析)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
古诗词大全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北宋晏殊《中秋月》全文翻译赏析)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赏析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
古诗词大全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北宋晏殊《中秋月》全文翻译赏析)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赏析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