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佚名《绵》原文及翻译赏析
Posted 司徒
篇首语: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佚名《绵》原文及翻译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古诗词大全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大全 佚名《绵》原文及翻译赏析
绵原文: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绵翻译及注释
翻译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处劳作忙,于是划疆又治理,于是开渠又垦荒。打从东面到西面,要管杂事一样样。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宫室使建立。准绳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来打夯,筑庙动作好整齐。铲土入筐腾腾腾,投土上墙轰轰轰。齐声打夯登登登,削平凸墙彭彭彭。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于是建起郭城门,郭门高耸入云霄。于是立起王宫门,正门雄伟气势豪。于是修筑起大社,正当防戎那大盗。既不断绝对敌愤,邻国也不失聘问。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畅通又宽正。昆夷奔逃不敢来,疲弊困乏势不振。虞芮两国争执平,文王启发感其性。我说有臣疏化亲,我说有臣辅佐灵。我说有臣善奔走,我说有臣御敌侵。
注释1.绵(mian):同「绵」。2.绵绵:即绵绵,不绝貌。瓞(die):瓜。小曰瓜,大曰瓞。3.土:居住。沮(jū)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陕西省境内。4.古公亶(dǎn)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后追称大(太)王。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5.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6.家室:犹言「宫室」。7.朝:早。走马:指避狄难。8.率:沿着。浒:水涯。漆沮之侧也。9.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10.爰(yuan):于是。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11.聿(yu):发语词。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胥,相,视。12.膴(wǔ)膴:肥沃的样子。13.堇(jǐn):旱芹。荼(tu):苦菜。饴(yi):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14.契:锲,指刻龟甲占卜。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15.曰:语助词。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16.兹:此,这里。17.迺(nǎi):同「乃」。《诗经》各篇通用「乃」,惟此篇与《大雅·公刘》「迺」、「乃」杂用。慰:安定。止:居住。18.疆:划分疆界。理:治理土地。19.宣:疏通沟渠。亩:整治田垄。20.徂(cu):往,去。21.周:遍(遍的异体字)。22.司空:管工程的官。23.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24.俾(bǐ):使。25.缩:捆绑。载:通「栽」,筑墙的长板。26.翼翼:动作整齐。27.捄(jiū):盛土于筐。陾(reng)陾:众多貌。28.度:填土于筑板内。薨(hōng)薨:填土声。29.登登:相应声。30.屡:通「塿(lǒu)」,土墙隆起的部分。冯(ping)冯:削平墙面的声音。31.堵:五版为堵。兴:起。此言治宫室。32.鼛(gāo):大鼓,长一丈二尺。弗胜:指鼓声盖不过人声。33.皋门:王都的郭门。34.伉(kang):通「亢」。高大貌。35.应门:王宫的正门。36.将(qiāng)将:庄严雄伟的样子。37.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冢,大;土,通「社」。38.戎:指昆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即犬戎。丑:对边远民族的蔑称。攸:所。39.肆:于是。殄(tiǎn):断绝。愠:怒。40.陨(yǔn):坠。问:通「闻」,谓声誉。41.柞(zuo):栎树。棫(yu):白桵(rui),与柞皆丛生灌木。42.兑(dui):通「达」,通畅。43.混夷:即昆夷。駾(tui):突逃。44.喙(hui):疲劳困倦。45.虞:古国名,在今山西平陆。芮(rui):古国名,在今陕西大荔。质:评断。成:平。46.蹶(gui):感动。生:通「性」。47.予:周人自称。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疏附:指能使疏者亲之臣。48.先后:指君王前后辅佐之臣。49.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50.御侮:指捍卫国家之臣。
绵赏析
全诗共九章。首章以「绵绵瓜瓞」起兴,开首八字简洁地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以下至第八章,全叙太王率族迁岐、建设周原的情况。正是太王迁岐的重大决策和文王的仁德,才奠定了周人灭商建国的基础,如《鲁颂·閟宫》所言:「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篇末便自然而然带出文王平虞芮之讼的事,显示出其蒸蒸日上的景象。
周人早先所居的邠地,人们遭遇强悍游牧民族昆夷的侵扰,促使古公亶父举族迁移。《孟子·梁惠王下》记载狄人入侵,意在掠地,古公亶父事之以皮币、珠玉、犬马,均不得免,乃「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以其仁而「从之者如归市」。全诗以迁岐为中心展开舖排描绘,疏密有致。长长的迁徙过程浓缩在短短的四句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而「爰及姜女」一句,看似随笔带出,实则画龙点睛。姜女是当地平原民族姜族的长女,周与姜联姻,意味着古公亶父被承认为周原的占有者和统治者。同时,此句又为后文在渭水平原上的种种生活劳动的刻画,做了铺垫。
在「堇荼如饴」的辽阔平原上,周人怀着满腔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劳动,他们刻龟占卜,商议谋划。诗人以浓彩重墨描绘农耕、建筑的同时,融人了深沉朴质的感情。他们一面「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亩」,欢天喜地安家定宅,封疆划界,开渠垦荒,一面「筑室于兹」。与落后的邠地相比,平原文明的标志便是建造房屋。走出地穴窑洞,在地面上修屋筑室,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周人安居乐业的开始,是周族初兴的象征,也正是古公亶父迁岐的伟大功业。对建筑的描摹刻画,正是对古公亶父的热情歌颂,故而诗中最精彩生动的描写正集于此:「陾陾」「薨薨」「登登」「冯冯」四组拟声词,以声音的嘈杂响亮表现了种种劳动场面,烘托了劳动的气氛。洪大的鼓声被淹没在铲土声、填土声、打夯声和笑语声中,真是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百堵皆兴」,既是对施工规模的自豪,也暗示了周民族的蓬勃发展。「皋门有伉」「应门将将」,既是对自己建筑技术的夸耀,又显示了周人的自强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由此歌颂武功文略便是水到渠成:「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表现了日益强大的周族对昆夷的蔑视和胜利后的自豪感。文王平虞芮之讼,突出表现其睿智与文德。结尾四个「予曰」,一气呵成,既是诗人内心激情一泻而出的倾述,又是对文王德化的赞美,更是对古公亶父文韬武略的追忆,与首句「绵绵瓜瓞」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诗章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景随情迁,情缘景发,浑然丰满,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自邠至岐,从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筑庙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着周人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祖先的崇敬。结构变幻,开合承启不著痕迹,略处点到即止,详处工笔刻画,错落有致。
绵创作背景
这是周部族的史诗性颂诗。周部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占有并支配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周人历史上著名的五次迁徙,抛开社会政治、军事历史的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肥沃丰饶土地的追求。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自豳迁居岐下(在今陕西岐县),使周之基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雅·绵》当是周王朝贵族为纪念古公亶父开疆创业之事迹而作。 诗词作品:绵 诗词作者:【先秦】佚名 诗词归类:【诗经】、【咏史怀古】
古诗词大全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原文_翻译及赏析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悽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婉约 ,柳树送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厌倦,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著闲暇到了郊外,本来是为了寻找旧日的行踪,不料又逢上筵席给朋友饯行。华灯照耀,我举起了酒杯,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提醒我寒食节就要到了,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梢公的竹篙插进温暖的水波,频频地朝前撑动。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哟,却发现已经是一片朦胧。
我孤零零地十分悽惨,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春色一天天浓了,斜阳挂在半空。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我们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听人吹笛到曲终……唉,回忆往事,如同是一场大梦。我暗中不断垂泪。
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隋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便是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周邦彦这首词也是这样,它一上来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这个“直”字不妨从两方面体会。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此其一。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此其二。“柳阴直”三字有一种类似绘画中透视的效果。“烟里丝丝弄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像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飘拂著以显示自己的美。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
以上写的是自己这次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但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拂水飘绵”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这个厌倦了京华生活的客子的怅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呢:“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其实,那欲归不得的倦客,他的心情才更悲悽。
接着,词人撇开自己,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构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闲寻旧踪迹”这一句读时容易忽略。那“寻”字,并不是在隋堤上走来走去地寻找。“踪迹”,也不是自己到过的地方。“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闲寻旧踪迹”,就是追忆往事的意思。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这就是“闲寻”二字的意味。现代人也会有类似的经验,亲友到月台上送别,火车开动之前免不了有一番激动和热闹。等车开动以后,坐在车上静下心来,便去回想亲友的音容乃至别前的一些生活细节。这就是“闲寻旧踪迹”。此时周邦彦想起了:“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有的注释说这是写眼前的送别,恐不妥。眼前如是“灯照离席”,已到夜晚,后面又说“斜阳冉冉”,时间就接不上。所以这应是船开以后寻思旧事。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此情此景难以忘怀。这里的“又”字说明,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地回忆,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起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旧时风俗,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岁月匆匆之感。岁月匆匆,别期已至了。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周济《宋四家词选》曰:“一愁字代行者构想。”他认定作者是送行的人,所以只好作这样曲折的解释。其实这四句很有实感,不像构想之辞,应当是作者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悽惋。
中片写乍别之际,下片写渐远以后。这两片的时间是连续的,感情却又有波澜。“悽恻,恨堆积!”船行愈远,遗憾愈重,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水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水波回旋。因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在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息悲伤。
创作背景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客”以来,注家多采其说,认为是一首送别词。其实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华时的心情。此时他已倦游京华,却还留恋着那里的情人,回想和她来往的旧事,恋恋不舍地乘船离去。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周邦彦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相关参考
古诗词大全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原文_翻译及赏析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
古诗词大全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原文_翻译及赏析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
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闲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宋代·李流谦《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小重山(绵守白
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闲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宋代·李流谦《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小重山(绵守白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溪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迺慰迺止,迺左迺右。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溪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迺慰迺止,迺左迺右。
古诗词大全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闲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
古诗词大全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闲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
绵州巴歌[作者]佚名 [朝代]隋代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标签:瀑布民谣诗景色其他《绵州巴歌》注释绵州:今为绵阳县,属四川省。
绵州巴歌[作者]佚名 [朝代]隋代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标签:瀑布民谣诗景色其他《绵州巴歌》注释绵州:今为绵阳县,属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