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梁书·浔阳王大心传》全文翻译
Posted 将军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梁书·浔阳王大心传》全文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诗词大全 《梁书·浔阳王大心传》全文翻译
《梁书·浔阳王大心传》 原文: 浔阳王(萧)大心,字仁恕。幼而聪朗,善属文。中大通四年,以皇孙封当阳公,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南、北司、定、新五州诸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时年十三太宗以其幼恐未达民情,戒之日「事无大小,悉委行事,纤毫不须措怀。」大心虽不亲州务,发言每合于理,众皆』瞎服。七年,征为侍中、兼石头戍军事。太清元年,出为云麾将军、江州刺史。二年,侯景寇京邑。大心招集士卒,远近归之,众至数万,与上流诸军赴援宫阙。三年,城陷,上甲侯萧韶南奔,宣密诏,加散骑常侍,进号平南将军。大宝元年,封寻阳王,邑二千户。初,历阳太守庄铁以城降侯景,既而又奉其母来奔,大心以铁旧将,厚为其礼,军旅之事,悉以委之,仍以为豫章内史。侯景数遣军西上寇抄,大心辄令铁击破之,贼不能进。时鄱阳王(萧)范率众弃合肥,屯于栅口,待援兵总集,欲俱进。 大心闻之,遣要范西上,以湓城处之,廪馈甚厚,与戮力共除祸难。会庄铁据豫章反,大心令中兵参军韦约等将军击之,铁败绩,又乞降。鄱阳世子嗣先与铁游处因称其人才略从横且旧将也欲举大事当资其力若降江州必不全其首领嗣请援之范从之,乃遣将侯填率精甲五千往救铁,夜袭破韦约等营。大心闻之大惧,于是二藩衅起,人心离贰。景将任约略地至于湓城,大心遣司马韦质拒战,败绩。时帐下犹有勇士千余人,成说曰:「既无粮储,难以守固。若轻骑往建州,以图后举,策之上者也。」大心未决,其母陈淑容曰:「即日圣御年尊,储宫万福,汝久奉违颜色,不念拜谒阙庭,且吾已老,而欲远涉险路,粮储不给,岂谓孝子?吾终不行。」因抚胸恸哭,大心乃止。遂与约和。二年秋,遇害,时年二十九。 (选自《梁书·浔阳王大心传》)
译文: 浔阳王(萧)大心,字仁恕。少时聪明颖悟,擅长写文章。中大通四年,因为皇孙身份被封为当阳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出京任使持节,并都督郢、南、北司、定、新五州的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那年他只有十三岁,太宗因为他年幼,担心他不能通达民情,告诫他说:「政事无论大小,全部委托给底下办事的官吏,什么事都不要问,不用一丝一毫多费心思。」萧大心虽不亲自处理州中政务,每次发言都合乎道理,众人都惊叹佩服。中大通七年,被征召担任侍中,兼管石头戍军事。太清元年,出任云麾将军、江州刺史。太清二年,侯景叛军侵犯京邑。萧大心招集士卒,远近的人归附他,人数达到数万,与长江上游诸军奔赴驰援朝廷。太清三年,京邑城被攻陷,上甲侯萧韶南逃,秘密宣诏,任命萧大心为散骑常侍,进号平南将军。大宝元年,任命萧大心为寻阳王,食邑二千户。 当初,历阳太守庄铁献城池,投降侯景,不久又因要侍奉著母亲来投奔,萧大心认为庄铁是旧将,厚礼接纳,军旅之事,全部委托给他,仍让他担任豫章内史。侯景多次派遣军队向西侵扰,萧大心就命令庄铁击败他们,叛军不能前进。当时鄱阳王萧范率人放弃合肥,在栅口屯兵,想要等待援兵全部聚集,一起前进。萧大心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邀请萧范向西进军,把湓城给他,让他驻扎,提供充足的军饷,馈赠丰厚的礼物,和他合力共同扫除祸患,平定国难。正好遇到庄铁占据豫章叛乱,萧大心命令中兵参军韦约等率领军队进攻,庄铁战败,又乞求投降。鄱阳王儿子萧嗣先前与庄铁有交往,这时他就向鄱阳王称赞庄铁的才华谋略,而且又是宿将,如果想要干大事,就应当借助他的力量,如果投降江州,一定无法保全他性命,萧嗣请求支援他。萧范听从了建议,就派遣将军侯填率领五千精兵前往救庄铁,夜间突破韦约等人的军营。萧大心听说后十分害怕,这时两藩之间产生矛盾,人心离散。侯景的将军任约攻城略地打到湓城,萧大心派遣司马韦质迎战,被打败。当时萧大心帐下仍有一千多名勇士,都劝说:「既没有粮食储备,又没有天险可以固守。如果(我们)轻装骑马前往建州,来做以后的打算,这才是上策。」萧大心还没有决断,他的母亲陈淑容说:「现在皇上年龄尊贵,储宫中有万福,你长期以来不听父皇的意见,不考虑去朝廷拜谒,况且我也老了,却想走又远又险的道路,粮食也供应不上,怎么能叫孝子?我最终不愿远行。」说完抚胸恸哭,萧大心只好停止。就与敌军签约讲和。大宝二年秋,萧大心遇害,时年二十九岁。
古诗词大全 《梁书·良吏传》全文翻译
《梁书·良吏传》 原文: 昔汉宣帝以为「政平讼理,其帷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为亲民,是以导德齐礼,移风易俗,咸必由之。高祖逮践皇极,躬览庶事,求民之瘼。每选长吏,务简廉平,皆召见御前,亲勋治道。剖符为吏者,往往承风焉。若新野皮苹诸任职者,以经术润饰吏政,或所居流惠,或去后见思,盖后来之良吏也。庾荜,字休野,新野人也。父深之,宋雍州刺史。荜年十岁,遭父忧,居丧毁瘠,为州党所称。弱冠,为州迎主簿,举秀才,累迁安西主薄、尚书殷中郎骠骑功曹史。博涉群书,有口辩。齐永明中,与魏和亲,以荜兼散骑常侍报使,还拜散骑侍郎,知东宫管记事。郁林王即位废,庾荜掌中书诏诰,出为荆州别驾。仍迁西中郎语议参军,复为州别驾。前后纲纪,皆致富饶。荜再为之,清身率下,杜绝请托,布被蔬食,妻子不免饥寒。明帝闻而嘉焉,手软褒美,州里荣之。高祖平京邑,霸府建,引为骡骑功曹参军,迁尚书左丞。出为辅国长史、会稽郡丞、行郡府事。时值凋弊之后,百姓凶荒,所在谷贵,米至数千,民多流散,荜抚循甚有治理。唯守公禄,清节逾厉,至有经日不举火。太守永阳王闻而债之,荜谢不受。天监元年,卒,停尸无以殓,枢不能归。高祖闻之,诏踢绢百匹、米五十斛。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时荜为州别驾,益忽蔼。及高祖践阼,蔼以西朝勋为御史中丞,荜始得会稽行事,既耻之矣;会职事微有谴,高祖以蔼其乡人也,使宣旨侮之,荜大愤,故发病卒。 (节选自《梁书·良吏传》)
译文: 以前汉宣帝认为,「施政公平端方,诉讼能够公正审理,恐怕就算是好的太守吧!」前代史书上也说:「现在的郡守,就是古代的诸侯。」所以地方长官,被称为亲民之宫,因此劝导百姓树立德行,用礼整肃民风,移风易俗,都一定要由地方长官来实施。高祖登上帝位,(高祖)亲自了解各种事务,了解百姓的疾苦病痛(民情)。每次选拔地方长官,一定挑选那些廉洁公正的官员,(高祖)都召见他们,亲自鼓励他们施行政,治理一方百姓。担任地方长官的人,一时都仰慕倣傚,蔚为风气。像新野庾荜等担任地方长官职务的人,用经学润饰政令,有的给治理的百姓普施恩惠,有的离任之后还被百姓怀念,这可算是后起的良吏。庾荜,字休野,是新野人。他的父亲庾深之,是宋时雍州刺史。庾荜十岁那年,遭逢他父亲的丧事,他守孝时哀伤过度而消疲不已,(因而)被同州之人称道。二十岁时,庾荜被州里选用为主簿,举荐为秀才,多次升迁,任安西主簿、尚书殿中郎、骠骑功曹史。庾荜广泛地涉猎群书,极有口才。齐国在永明年间,朝廷与魏国和亲,任命庾筚兼任散骑常侍,作使者回访魏国,回朝后,庾荜被授予散骑侍郎之职,主持东宫事务,管记事。郁林王即位、被废,都由庾荜主持中书诏诰,离京出任荆州别驾。又调任西中郎谱议参军,后又担任荆州别驾。以前在荆州担任别驾的人,都靠这一职位使家中财物富饶,庾筚两次担任这一职务,却以清廉为下属做表率,杜绝私人请托,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祖茶淡饭,妻子儿女都难免有饥寒之苦。(齐)明帝听说这些事情(他的事迹),称赞他,亲自写诏书褒奖赞美他,(于是)州里以庾荜为荣耀。高祖(梁武帝)平定京城,建立王府,选拔庾荜任骠骑功曹参军,又调任尚书左丞。离京出任辅国长史、会稽郡丞、行郡府事。当时正值国家动乱之后,民生凋敝,老百姓农田歉收,闹饥荒,所在的地方(会稽郡)谷价昴贵,米价格涨到数千钱一石,老百娃大多流离失所,庾荜抚慰百姓,颇有政绩。他平时就只领取公家给他的那份俸禄,(此时)更加严谨地持守高洁的节操,甚至有时候家里一整天不生火。会稽太守永阳王听说此事,便赠送一些东西给他,可他极力推辞,不肯接受。天监元年,庾荜去世,庾荜的尸身陈放著,家人无钱殡殓,灵柩无法归葬。梁武帝听说了这件事,下诏赏赐一百匹绢,五十斛米。当初,庾荜的家族是西楚一带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自己又很年轻便担任比较显赫的官职。他的同乡乐蔼很有才干,向和他不和,互相争遂。乐蔼在齐朝豫章王萧嶷手下为官,后来萧嶷去世,乐蔼为官不得志,由步兵校尉身份帮助处理防守事务,授归荆州,当时庾荜任荆州别驾,更加瞧不起乐蔼。等到梁武帝即位,乐蔼因帮助梁振兴帝业有功升任御史中丞,而庾筚这时候才担任会稽郡行事,心中已经感到耻辱了;正好碰上庾荜在职事上有一些小过失,梁武帝因为乐蔼是庾荜的同乡,便叫乐蔼去传达自己的旨意,教导庾荜,庾荜愤恨不已,因而发病离开了人世。
相关参考
《梁书·羊侃传》原文: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 初,其父每
《梁书·羊侃传》原文: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 初,其父每
《梁书·儒林传》原文: 汉末丧乱,其道遂衰。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
《梁书·儒林传》原文: 汉末丧乱,其道遂衰。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
《梁书·良吏传》原文: 昔汉宣帝以为「政平讼理,其帷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为亲民,是以导德齐礼,移风易俗,咸必由
《梁书·良吏传》原文: 昔汉宣帝以为「政平讼理,其帷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为亲民,是以导德齐礼,移风易俗,咸必由
《梁书·张文蔚传》原文: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
《梁书·张文蔚传》原文: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
《梁书·王僧孺传》原文: 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郯人。僧孺年五岁,读《孝经》,问授者此书所载述曰论忠孝二事僧孺曰若尔常愿读之六岁能属文既长好学家贫常佣书以养母
《梁书·王僧孺传》原文: 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郯人。僧孺年五岁,读《孝经》,问授者此书所载述曰论忠孝二事僧孺曰若尔常愿读之六岁能属文既长好学家贫常佣书以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