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翻译

Posted 灵府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翻译

2、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及翻译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翻译及注释

翻译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注释(1)寄:寄托,依附。甘:自愿。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2)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an烦):烧。(3)宇:屋簷,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 ang仿):船。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4)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5)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6)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7)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8)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9)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10)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11)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所思:无忧无虑。(12):此,指东户时代。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1)寄:寄托,依附。甘:自愿。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2)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an烦):烧。(3)宇:屋簷,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 ang仿):船。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4)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5)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6)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7)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8)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9)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10)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11)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所思:无忧无虑。(12):此,指东户时代。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创作背景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

  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旧悠然地生活。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鉴赏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平静自然。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著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归园田居》「榆柳荫后簷」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蓋的意思。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毕竟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诗词作品: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诗词作者:【魏晋陶渊明 诗词归类:【感叹】、【生活】

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及翻译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己酉岁九月九日鉴赏

  这首诗是公元409年(义熙五年)重阳节作,前八句描写时景:「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九月已是暮秋,凄凉的风露交相来到。「靡靡」,渐渐的意思。用这「靡靡」与下「凄凄」两个细声叠词,似乎也传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这两句是概括描写,下两句写园林:「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有顽强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长了,园中树木也纷纷凋零,这见出秋气摧败零落的厉害,「空自」,含有无可如何之意。再两句写天空:「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所谓秋高气爽,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觉两个方面,这「杳然天界高」中就显出了目接秋空时那种新鲜感、那种精神的超旷感。最后两句写「群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秋蝉的哀咽停止了,只有群雁在高空鸣叫。这一息一鸣,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那嘹唳的雁声又最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这三个层次的描写,空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

  后面八句是感想。「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万化」,万物的变化。「寻绎」,连续不断。这是指上面所写的那些变化。于是自然联想到人生。人生没有不忧劳的。正如后来欧阳修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自然易于衰老了。(《秋声赋》)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人也如此,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纠缠过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今天是重阳节,这是个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征长久,这就更能激起他的忧生之嗟了。所以下面他说:「念之中心焦」。这个「焦」字把那无可名状的痛苦表达出来了。写到这里可以说他的心情是极不平静,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他不会像阮籍那样作穷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绪的精神支柱: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下面他写道:「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他说:什么才叫我称心如意呢?还是喝酒吧。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通永)今朝吧。执著于「今朝」,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这样他就可以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了。这里他似乎是在「借酒浇愁」,但并不怎么勉强。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喝酒,这个应节的举动正好作了他消解万古愁的冲剂。

  陶渊明写有两首重九诗,意思差不多,写法不太一样。这首写景占有较多篇幅,写景也较细致,这是后半抒怀的出发点;另一首以感慨为主,中间只有四句写景的穿插。比较起来,这首诗要显得自然平和些。

诗词作品:己酉岁九月九日 诗词作者:【魏晋陶渊明 诗词归类:【重阳节】、【秋天】、【写景】、【感慨】

相关参考

词语大全 孤介   [gū jiè]什么意思

孤介  [gūjiè][孤介]基本解释耿直方正,不随流俗。晋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介,一本作“念”。《隋书·薛道衡传》:“孺清贞孤介,不交流俗。”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原文及翻译赏析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原文: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

古诗词大全 辛弃疾《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原文及翻译赏析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原文: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

古诗词大全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太和戊申岁大有

古诗词大全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太和戊申岁大有

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及翻译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

古诗词大全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及翻译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

古诗词大全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

古诗词大全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

古诗词大全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散为万姓食,堆作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