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大全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Posted 散文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词语大全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词语大全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参考读后感一: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好处,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许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因此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他主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但当放到一齐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张刻画人物不就应描述太多,而就应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和烘托。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应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语言。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就应让咱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此刻好多人写的文章钟爱辞采华丽,但资料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别扭,不真实。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十分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愉悦。
三是他的用情。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咱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自然,我觉得做人就就应像他一样。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且那种追求自然、朴素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领悟。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待客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就应持续一颗童心,不好装腔作势。看书就是领悟嘛。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参考读后感二:
也许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现代难见散文大家。这是一种误读,更是一种谬论。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就应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情绪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咱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咱们看到了以前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咱们读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咱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治愈系文字)
在《汪曾祺散文》中,咱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咱们讲述著以前的往事,向咱们传来种种可供领悟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领悟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坚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咱们只是缺乏领悟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参考读后感三: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著露水(蜘蛛网上也挂著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搞笑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齐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方呆著。
读到那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描写桂花的句子)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著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一样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领悟,当时师从沈从文,之后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构成了自我独特的风格。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户外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刻是惨淡动荡的。然而在汪曾祺关于这段时刻回忆的散文中,却透着生活的情趣。如《跑警报》: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著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方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正因那里还能够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丁丁糖”既麦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但是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揳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的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
在极度动荡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气味、阳光、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这让我感叹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中,汪曾祺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正正因有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为便不难明白了。他是唯一敢于在江青面前翘著二郎腿、抽烟的人。其中脍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凉。”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渊博多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对于汪曾祺的了解,始于读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儿女是属于他们自我的。他们的此刻,和他们的未来,都就应由他们自我来设计。一个想用自我理想的模式塑造自我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就应尽量持续一点童心。”这话让我深受触动,父子之间能做到这样少见。这让我对汪曾祺的文章有了兴趣,于是到书店去搜寻,遗憾而归。只好在网上断断续续的看。学校读书协会买了一批书,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书拿到手中,如获珍宝,细读之后,忍不住想写感想。没有想到,动手写时,却顿顿卡卡总是词不达意,意犹未尽。看到极美的风景时,咱们总是会感叹词汇的缺乏,似乎任何词语也表达不出此时的美。读到一本好书,也是这样的感受:任何评价都是剩余的,任何词语都不能精确表达自我读后的感受。
微尘见世界,我只能这样说。
参考读后感四:(安慰失去亲人的话)
这天读完汪曾祺散文,感触较深。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好处,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许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因此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他主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但当放到一齐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张刻画人物不就应描述太多,而就应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和烘托。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应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语言。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就应让咱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此刻好多人写的文章钟爱辞采华丽,但资料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别扭,不真实。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十分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愉悦。
三是他的用情。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咱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自然,我觉得做人就就应像他一样。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且那种追求自然、朴素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领悟。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待客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就应持续一颗童心,不好装腔作势。看书就是领悟嘛。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参考读后感五: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这说明,吃东西和钟爱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古往今来,关于描述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独喜汪曾祺先生的风格。究其根本,在于其文字中充满了对这世界的赞美与感激,对生活的钟爱与真诚。
在《故乡的食物》里,作者重点写了一样平常但是的食品—炒米。文章一开头,作者引用了《板桥家书》中的一段话:“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兄弟姐妹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此句一出,顿时让人觉得很亲切!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温暖著彼此的身体与心灵!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描述了在战乱年代的一个小插曲,没有常见的凄风苦雨,也没有常人心目中的离乱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笔触,描述了一个战乱中与炒米相伴的夜晚:“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国民革命军孙传芳的军队在咱们县境内开了仗,咱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很多人家住在一齐,不能煮饭,这一晚上,咱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在如此乱境中,还能持续这样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静,一份从容,甚至一份幽默,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气!而这智慧和勇气有来自何处?文中自有交待:“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没有对生活的无比钟爱,没有对性命的无比礼赞,怎样会有如此的胸襟与气魄?
在《野鸭、鹌鹑、斑鸠、鵽》里面,作者描绘了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场景:“忽然,砰,——枪声一响,斑鸠应声而落。猎人走过去,拾起斑鸠,看了看,装在猎袋里。他的眼睛很黑,很冷”。短短数十字,充满了对弱者的悲悯,对鲜活性命消逝的愤懑与无奈,只有心中有大爱,才能流露出如此恳切的情怀!
《豆汁儿》描述的则是北京城底层人民鲜活的生活画面:“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能够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最搞笑的一段在结尾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5分钱。“咸菜呢?”“咸菜不好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寥寥数语,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顿时让人感到这世界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可爱,如此的让人留恋!
在《端午的鸭蛋》里,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骄傲,甚至带一点狡黠的童趣:“我的家乡是水乡,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醃鸭蛋。上海的卖醃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个性标明:高邮咸蛋。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以前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字里行间,若有若无地透著一点淡淡的乡愁,宛如茉莉清茶的芬芳,淡淡地弥漫在空气里。
在《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以及《栗子》里,除了谈吃,还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剥蚬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蚬子壳。有一年修运河堤,按工程规定,有一段堤面应铺碎石,包工的贪污了款子,在堤面铺了一层蚬子壳。前来检收的委员,坐在汽车里,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还抽著雪茄烟,连说:很好!很好!”还有这一段:“河北的山区缺粮食,山里多栗树,乡民以栗子代粮。栗子当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当粮食吃恐怕胃里不大好受。”这两段文字,疏放中透出凝重,为国忧思之情,为民慨叹之感,跃然纸上,将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作者自称)”的心灵,抒发的淋漓尽致!
相对于西式快餐的标准化、流程化和工业化,中餐更加像一门艺术。而凡属艺术,都大抵逃不掉绝响的宿命。在《肉食者不鄙》中,作者就抒发了对逝去的时光无比怀念的情怀。其中,作者提到了昆明的锅贴乌鱼时,便大发追慕之情:“护国路原来有一家本地馆子,叫东月楼,有一道名菜锅贴乌鱼,乃以乌鱼片两片,中夹火腿一片,在平底铛上烙熟,味道之鲜美,难以形容。前年我到昆明去,向本地人问起东月楼,说是早就没有了,锅贴乌鱼遂成《广陵散》。”其中,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对完美事物的追思之情溢于言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真正的美食家,绝对不会暴殄天物。罗马暴君尼禄,经常在会见群臣时,手里拿着一个硕大的火鸡腿。我认为,这不是贪吃,而是放肆!西太后慈禧,每餐必有一百道菜,这也不是在吃,而是在摆排场!在《手把肉》里,作者一段话,道出了个中情怀:“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连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净,母亲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牧民对奶、对肉都有一种近似宗教情绪似的敬重,正如汉族的农民对粮食一样,糟踏了,是罪过。”真正爱吃的人,必须是钟爱生活,体恤民生的!
在汪老关于谈吃的系列散文中,我最钟爱的就是《五味》这一篇。这篇文章,以极其平民化的视角,以一个钟爱生活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的味蕾,带着咱们尝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文章中,不仅仅道出了酸甜苦辣的个中味道,而且,为咱们展开了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画卷。
写到山西人喜醋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段蒙太奇式的描述来定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吃醋过年,真是一绝!
谈及南方人爱吃甜食,作者顺便纠正了一个人们心目中普遍存在的认识偏差:“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这段文字,足以为苏州菜正名,岂不美哉!
说到吃苦,作者特举一例:“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咱们剧团学戏,她的母亲不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择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好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看来,就算是在口味上兼容并蓄的汪老,也有消受不了的东西,实在令人莞尔!
在叙述吃辣时,作者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齐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自得其乐,真个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最后,于酸甜苦辣咸之外,作者特写了一段中国人独爱的口味:臭。关于各种臭菜的做法与吃法,都写得妙趣横生,而最妙的就是一段关于臭豆腐的佳话:“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正因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名。这位大人物之后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人世间数十寒暑的沧桑风雨,一下子借助臭豆腐这个最不起眼的俗物,被浓缩在时刻的两端,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汪老说过:“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在作者谈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笔调,写出了人世间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处处透著对这世界的赞美,对生活的钟爱。惟有这份爱,才能撑起咱们的内心世界,在纷繁芜杂的人世中,始终持续一份清明,一份淡定,不至于迷失了自我。用汪老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尽管咱们有过各种创伤,但咱们这天就应快活。
词语大全 胶鞋的意思是什么
【胶鞋】的意思是什么?【胶鞋】是什么意思?【胶鞋】的意思是:胶鞋jiāo xié用橡胶制成的鞋,通常指雨鞋。有时也指橡胶底布面的鞋。 ●汪曾祺《岁寒三友》:「小学的同学几乎全部在下雨天都穿了胶鞋来上学,只有他穿了还是他父亲穿过的钉鞋。」★「胶鞋」在《汉语大词典》第9359页 第6卷 1376★「胶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9页参见:胶鞋
胶鞋是什么意思
胶鞋jiāo xié用橡胶制成的鞋,通常指雨鞋。有时也指橡胶底布面的鞋。●汪曾祺《岁寒三友》:「小学的同学几乎全部在下雨天都穿了胶鞋来上学,只有他穿了还是他父亲穿过的钉鞋。」
★「胶鞋」在《汉语大词典》第9359页 第6卷 1376 ★「胶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9页参见:胶鞋
胶鞋的英语单词1.rubber footwear2.rubber shoe3.rubber shoes4.sneakers5.gumshoes6.tennis shoes7.plimsoll
用胶鞋造句
1.“我已发电报去叫母亲了。”裘带着一副悲悲戚戚的表情,边说边脱自己的橡胶鞋。2.儿子的胶鞋穿出洞来.而我越来越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无能。3.旅游鞋,胶鞋胶底轻便运动鞋或橡皮套鞋4.他套上裤子,穿上衬衣,蹬上那双帆布胶鞋。5.突起部分的作用很像汽车轮胎的胎纹,或是我们慢跑鞋的橡胶鞋底。6.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除按规定穿戴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和绝缘胶鞋外,还应保持干燥和清洁。7.早期的胶鞋和雨鞋不算好,因此生产者停止了生产。8.这双胶鞋需要修补一下,里面进水了。>相关参考
【胶鞋】的意思是什么?【胶鞋】是什么意思?【胶鞋】的意思是:胶鞋jiāoxié用橡胶制成的鞋,通常指雨鞋。有时也指橡胶底布面的鞋。 ●汪曾祺《岁寒三友》:「小学的同学几乎全部在下
【遛早】的意思是什么?【遛早】是什么意思?【遛早】的意思是:遛早liúzǎo方言。早晨散步。 ●汪曾祺《安乐居》:「他每天沿着天坛根遛早,一手提一只鸟笼,有时还架著一只。」★「遛
账桌 [zhàngzhuō][账桌]基本解释指财会人员专用的桌子。[账桌]详细解释指财会人员专用的桌子。赵树理《三里湾·奇遇》:“她看见民兵的表放在账桌上。”汪曾祺《八千岁》:“
遛早 [liùzǎo][遛早]基本解释方言。早晨散步。[遛早]详细解释方言。早晨散步。汪曾祺《安乐居》:“他每天沿着天坛根遛早,一手提一只鸟笼,有时还架著一只。”[遛早]百科解释
出操 [chūcāo][出操]基本解释参加操练[出操]详细解释到操场上操练。汪曾祺《大淖记事》:“除了下乡办差,保全队的弟兄们没有什么事……平常是难得出操、打野外的。”[出操]百
儿童散文诗 一: 儿童散文诗《会唱歌的森林》 有一座会唱歌的森林。 森林的歌,清逸而悠扬。仿佛好多好多歌手在歌唱,有的轻悠悠的,有的高亢激昂…… 是大树在唱歌吧?森林里最多的是树。 我走进
儿童散文诗 一: 儿童散文诗《会唱歌的森林》 有一座会唱歌的森林。 森林的歌,清逸而悠扬。仿佛好多好多歌手在歌唱,有的轻悠悠的,有的高亢激昂…… 是大树在唱歌吧?森林里最多的是树。 我走进
关于泰山的短篇散文冯骥才:《挑山工》李广田:《扇子崖》徐志摩:《泰山日出定杨朔:《泰山极顶》老舍:《泰山石刻序》臧克家:《泰山脚下诗碑林》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本站关于泰山的短篇散文
散文 [sǎnwén][散文]基本解释1.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2.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详细解释文采焕发。晋木华《海赋》:“若乃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绫罗被
关于水仙花的散文 篇1: 关于水仙花的散文——水仙花开 每年,我都会在自己的窗台上种一盆水仙花。 喜爱水仙,是正因那冰清玉洁的花朵和馥郁芬芳的清香,更喜爱那亭亭玉立的神韵。另外的水仙养法也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