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大全 纳兰容若
Posted 表妹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词语大全 纳兰容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词语大全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
推荐阅读资料一:
纳兰性德,满族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系满清第一才子、学者。其父纳兰明珠是大学士,是康熙朝的一代权臣。其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贡士,二十二岁中进士。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初授三等侍卫,御前听命,后又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边境之况。
纳兰容若自少聪颖,读书过目成诵,还精于骑射。其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不凡造诣,然唯“词”最擅,著有《饮水词》,被誉为清词三大家之一。他的词温婉流畅,清丽幽美,读来叫人唇舌生润,喉咽沐水。比如今人耳熟能详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比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再比如:“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是个极为性情之人,其词涵盖极广,咏人、咏物、咏怀;写景,写事,写边塞。所有词中,要数情爱之词最是真灼动心,旖旎缠绵,情意幽长。
且听这首:“十八年来堕世间,听花嚼芷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此是一首青春少年情愫萌动之词,听着花开的声音,嚼砸著草香,拨弄著琴弦情曲,闲静完美的光阴里那束懵懂的心花,忽然间偷偷地绽放开来,但却不知去向谁去表达,只能灯下思之幻之。
再听这首:“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此词短小简洁,但是二三十个字,却有景,有情;与始,有终。一句“蓦地”,一句“难定”,一句“谁省”,男女间一见钟情心朵互放的意境就全有了。
之后听这首:“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簷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当时。欢愉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次第朱幡剪彩,冠儿侧、斗转蛾儿。重验取、卢郎青鬓,未觉春迟”说,多会儿才能再有那样的完美啊?今年除夕守岁,唯有香屏、锦瑟相伴,风中的音律,更平添了对你的思念。想起当年与你共度除夕的情景,那时你我欢笑畅谈,不时往来于廊前簷下,还曾一同捻过梅枝,共嗅过梅香呢。令人怅然的是,当时“欢愉见惯”,而今却“旧约难寻”啊!
据清人笔记的描述,说纳兰容若早年与自我的表妹十分相爱。此一首词,即是在讲其表妹少时在他家迎年守岁的情形。然而,之后其表妹被选入宫,做了皇帝的嫔妃,纳兰容若一度相思成苦,常常会写诗赋词以寄其怅然失恋之怀。“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你听,他虽不能见斯人,却常在心里与斯人轻言悄语,问,“今夜玉清眠不眠”?还是和我一样,正因思念而“香销被冷残灯灭”?念著这样的句子,叫人心里不禁感叹,这个容若先生还真是柔情,真是柔情万缕。
纵然如此思心沉重,然纳兰似乎对这段感情从来不离不弃,还抱着些许孩童般幼稚而完美的期望。不信你听上一首词尾,“重验取,庐郎青鬓,未觉春迟”。好一个“庐郎青鬓,未觉春迟”,真是少年天真的心意,不但多情、盛情、且还剪不断理还乱。他一边在回忆,一边在感叹,一边又在寄望。他自我缠绵著,悱恻著,左右叠兑著。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词调,真真是有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之觉。怨不得梁启超先生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果是不假。
据清人笔记讲,纳兰容若曾一度扮成喇嘛僧入宫与表妹相见。对此一说,世人看法不尽相同,有说是杜撰的,有说是有依据的。纳兰曾写过这样一首词:“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你且读来,多么温婉,多么细腻!说,又见了,你却含羞不语,像朵花沐过秋雨一样可怜。见我看你,你脸上泛起了红晕,低头匆匆走去,头上的玉钗跟着步调在微微颤抖。我直想低底地唤你一声,又怕人听见、瞧见。我正想与你倾诉这一腔的衷情,你却走远了,只在回廊拐弯处,回头望望,那玉钗轻叩之声,真真不语胜似有语啊!天哪!不论词中的女主角是否是其表妹,如此的相逢,简直像宝哥哥与林妹妹在回廊下遇见、对目、无言、各自落泪、而后又转身默默离开一样叫人揪心,叫人替他们喜忧不得。
时代不一样,观念不一样,衍生出人的感情亦不一样。如此这般的温情美意,亦只能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如若换成今时今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急切赤裸的亟不可待、一览无遗。若爱了,就急哧哧的上床,若不爱了,提起裤子,各奔东西。哪里会有容若与表妹,宝玉与黛玉那样两心无猜、纯洁悠长的情意。(观后感)
之后,没过多久,其表妹就去世了。纳兰容若的这一段情愫,算是恍如一场大梦。
康熙十三年,纳兰容若遵父母之命成婚,其妻为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真可谓与纳兰家是门当户对。有关卢氏此人,纳兰的友人曾有记述曰:“夫人生而婉,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自有夫人之法。”从这样的叙述中,可知卢氏是位美丽、端庄、有教养、有文化的标准淑女。
据闻,纳兰性德与卢氏是典型的才子遇佳人,他们夫妻的日子过的是恩爱美满,柔情万般。且听如下诗词便可窥得一二:
“红烛迎人翠袖垂,相逢长在二更时。情深不向横陈尽,见面销魂去后思。”
“欢尽三更短梦休,一宵才得半风流。霜浓月落开帘去,暗触玎玲碧玉钩。”
这些诗词,字字皆流露著神怡心醉的燕尔之悦,句句可见纳兰容若与沈氏新婚生活的和谐、缠绵、与浪漫。再读如下几首:
“千重烟水路茫茫,不许征人不望乡。次是月明无睡夜,尽将前事细思量。”
“碎虫寒叶共秋声,诉出龙沙万里情。遥想碧窗红烛畔,玉纤时为数归程。”
纳兰容若当时是皇帝身边的侍卫,遂经常会跟随皇帝出巡,或奉旨在外办差。如此,倒给多情的他又平添了许多的离仇与别苦。关山重重,路途迢迢,他人身在外,却心系娇妻,遂每常只能以诗词寄怀。
这样有情有义的恩爱眷属,若能举案齐眉白手偕老,那真真是祖宗的积善,是上苍的恩泽。然而,婚后三年,康熙十六年,卢氏因难产去世。纳兰容若与爱妻卢氏之间的恩爱时光,就此戛然而止。想来,世间所谓的情深不寿之语,妙妙成了他命中之谶语。从妻子亡故的一瞬开始,纳兰凄苦的悼亡之音便骤然而起,乃至此后泛滥成河。其于短暂余生间,写下好几十首悼亡之词,数量之多,旷时之长,无人能及,其中的凄楚悲苦之意,多叫人哀感伤怀。(证婚人致辞精选)
你听,“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悲哀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鹣鹣,鸟名。即比翼)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簷夜雨铃。”
你听,“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你再听,“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回怎忘?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妨。最苦啼鹃,频催别鹄,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信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漂泊,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簷雨,谱入愁乡。”
纳兰容若当初情窦萌开的小词,写的婉转绵密,像其笔下那“一朵芙蓉著秋雨”之句一样,真是楚楚可爱楚楚动人。相比,其悼亡之词读来实在是凄惋而哀怨,可谓是声声泪、字字啼,实有欲死欲绝之态。想来也是,世间之上的大悲苦,莫过生离,莫过死别!
严迪昌《清词史》中说,纳兰容若之悼亡词,是继苏轼之后这一题材作品中最称卓越的一家。自觉著,纳兰离愁别苦之词写的再是优柔哀恸,然在情感及意境上,亦似不及苏东坡悼念亡妻之词写的深沉、苍凉。坡翁结发之妻王弗,与东坡先生做了十一年的夫妻,性命终结于二十七岁上。时隔十年之后,东坡先生忽而夜梦亡妻。梦醒后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一首词,与纳兰容若如上最末首的创作背景极其相似,皆是夜梦亡妇,醒后感赋而成的。比较此二首词,纳兰一首哀婉、悲戚,悱恻动人。东坡一首温情、苍凉,哀而不伤。纳兰说,“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妨。”还说,“欲结绸缪,翻惊漂泊,两处鸳鸯各自凉。”你细细读去,字里行间皆在透露及怀念年轻夫妇间旖旎缱绻的幽情。而东坡先生起词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格局上就无人可及,末一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在情意上更是无人能及!纳兰之词读著有泪,有无奈,有天真的寄望。而东坡先生之词全是担当,是理解、接纳,是大浪沧桑后的平静与沉和。
康熙二十三年冬,纳兰容若跟随皇帝南巡,得遇江南艺妓沈宛。据说此女子是个极富盛名的才女,擅词、擅歌、擅舞,与容若未见倾名一见倾心,基于对诗词的共同爱好,他们彼此可称得上是彼此的知己者。然而,由于沈宛卑微的社会地位,及复杂的社会关联,他们二人的结合,后遭到了纳兰之父的反对,最终,无奈的分了手。
纳兰容若与沈宛在一齐也但是几个月的光阴,是时短而情促。遂其关于此段感情的记述,留世的诗词并不多。
据诗词研究家推测,纳兰有一首曰:“欹角枕,掩红窗。梦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湔裙归晚坐思量。轻烟笼翠黛,月茫茫。”此系讲其在疏慵倦怠之境里,又于相思无奈下,梦中见到沈伊人的情景。另有一首曰:“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之后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此又说的是作者心中凄凉迷乱,悔恨当初分手之错。眼下纵是春风,然却事是人非了。心下明知沈伊人去后不可能再回来了,可还勉强认为日后彼此尚有欢会之期。还有一首曰:“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此一仍旧是忏悔、自责、自怜之意。说,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如今她已离去,我只能独自前行,独自吟唱。真是既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当初结遍兰襟,而今无处再觅了。
罗列与纳兰容若有过感情纠葛的女子,除初恋之表妹,嫡妻卢氏,外室沈宛外,还有续弦官氏,侧室颜氏。但纳兰为这两个女生留下的词很少。那里只从略。(描写桂花的句子)
纳兰容若的抒情之词,总体来讲,大约四个字可概——“幽艳凄美”。纳兰容若生命所经的情事,用此四个字来综合,似也不为过。然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来看,其诗词优美可叹,可他苦怏怏的心境实在不可取。其实,究其生命,纳兰容若并算不得是个多么悲情型的人物。他有一个深爱他的妻子,一个恭从他的小妾,一个至死不渝的知己,还一群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他还有显赫的家世,高贵的血统,有吃,有喝,有玩乐,真可谓应有尽有,万事无缺。纵如此,他还是心有不足,还是美中求全,还是会为那些曾得到过、拥有过的、而后又失去的、离散的情感,一口一个愁啊恨啊苦啊泪啊!如若将其温饱安暖的生命,与穷村里那些孤苦无依者,亦或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更或景境拮据被病魔拖垮的个人及家庭及来说,简直就是天上的不知地下的,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就容若先生这副凄苦哀怨样儿,要按乡下老辈辈人的土话说,“真是造不祥了(意即故作悲戚,把福气都吓跑了)!”
乡下老农们清苦妥皮惯了,见的世间之悲情苦难也多了,觉得有吃有喝有太阳,就该感激且珍惜性命才对,当然也就无法明白纳兰这样富贵公子之细腻与敏感的情怀。我在细细读过纳兰容若的一些词作,暗里究其的哀愁与不愉悦,概一半来自其遭遇,生在富贵礼教之家,凡事却不能自主,心下实在懊恼;初恋失败,爱妻早亡,红颜知己遭弃,轮番承受这接连的离情,确是需要一副坚强的肩膀。除此,那另外的一半,则来自于他忧郁的天性。纳兰容若的性情,似乎像极林黛玉,天具忧伤沉郁的禀赋,凡事喜也泪,忧也泪,见花开也泪,花落还是泪。他的这种先天敏感、凄哀的情绪,加上自幼又患寒疾,再加上情感的遭遇,爱妻的早亡,几番的生离别情侵袭下,纳兰羸弱的性命,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溘然结束,虚龄仅三十一岁,正值当年,可惜了。
推荐阅读资料二:
品纳兰容若有感
纳兰容若是一位清朝著名词人,也是我近来最喜爱的一位词人,在我心中,他就像是清朝的李后主,用其婉转缠绵的词风,打动了我的内心深处。
我对纳兰容若了解甚少,但却是真心钟爱他的词,在阅读他文章的同时,他那种人生之道慢慢触及着我心灵,让我若有所思,因此我奋然下笔,写下自我对这位出生于荣华富贵,却又哀感顽艳的清朝词人的一番见解。
国学大师王国维以前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而就在我笔墨下的容若也以前说过: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而容若本身也就是这样一位词人。
我首先接触到这位词人是从他那一句传唱千古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开始的。起初我没有明白这首诗中蕴含的人生之道,仅仅是觉得这首诗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意境,这种意境正是我十分喜爱的一种意境,于是我便暗暗将它背了下来,也记住了这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他——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这个难记的名字让我总是唏嘘不已,我不知他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我总是将他忘却,但每每当我翻开那首《木兰花令》,我又会重新记住这个古怪而略带几分忧愁与美丽的名字——直到我看到了那样一段文字:
纳兰容若这位才华横溢,才貌双全的男子,可谓是集天下羨慕一身。但是他31岁时变郁郁而终,使无数后人肝肠寸断,潸然落泪。
我震惊了,据我所知,纳兰容若家庭背景显赫,他父亲明珠是康熙年间倾朝的兵部尚书;他还有着两情相悦的红颜知己和傲世的才华,风华正茂之时却猝然长逝,这难道就是天命吗?至此,似乎读懂了纳兰容若这个古怪的名字,这个名字或许天生就是为他而起,纳兰,一个优雅却迷茫之中散透出几分哀愁的名字,或许,天生就属于这个留给后世无数遗憾的惆怅男子——纳兰容若。
我越来越喜爱纳兰容若的诗与词,喜爱那“谁念西风独自凉”中凄美的意境迷离;喜爱“若似月轮中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中意境悠远而深沉的哀鸣之音;还喜爱“肠断班骓去未还,绣屏深锁风箫寒”中浪漫的虚幻。
除了他的诗词,我还钟爱纳兰那做人的风格,他虽热家境显赫,凭他的潜质,何止是一个御前侍卫,但他不愿拘泥于浮躁的官场,他想要的是一种世外桃源,青山绿水的人间雅境,纳兰在咱们眼中似乎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赤裸裸的走在他自我的道路上。他一路走来,一袭长袍,一双美丽迷离的眼眸。他是历史之窗里,不可遗失的景致。他的落寞,他的情思,他仅三十一岁的性命,犹如漫漫长夜中,一颗璀璨的流星,照亮了,整片天空。
他更是一个没有被污染的孩子,走着走着,没有一点对于红尘的向往,人们能够约束他的岁月,能够禁锢他的年华,但是孩子的灵魂是烂漫的,孩子的灵魂栖身于明日之屋,那是咱们这些俗子无法造访的地方。
纳兰容若,一个让我折服的男子,也是一个几乎拥有一切的惆怅男子,更是一个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推荐阅读资料三:
纳兰容若诗词赏析
纳兰容若的词中,“愁”字用得最多,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但是他每一句中的愁字,都有一种新鲜的意境,随手拈几句来说,如:“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几为愁多翻自笑。”“倚栏无绪不能愁。”“唱罢秋坟愁未歇。”“一种烟波各自愁。”“天将愁味酿多情。”“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或写远方的怀念,或写幽冥的哀悼,或以景入情,或因愁寄意,都是各各不一样,而且有新鲜的联想。
也许正因纳兰容若太善于言愁了,因此一般人对他有个误解,以为他是个消极颓废的词人。其实他的“愁”,正如前一篇所谈过的,乃是在封建压力下,精神苦闷的表现;而且除了“工愁善恨”之外,他也还有激昂悲愤的一面。用百剑堂主的词来说,就是还有“悲慷气,酷近燕幽”的一面!
纳兰容若曾救过一位犯罪被流放的兄弟姐妹,这位兄弟姐妹叫做吴兆腾(汉槎),也是个名士,因“科场案”受嫌,被“遗戍”关外的宁古塔,纳兰容若向父亲求情,结果将他赦回,(详见附录知今先生的“吴汉槎案的始末”。)纳兰将这件事情引为生平得意事之一,他有两句词道:“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所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纳兰容若为兄弟姐妹的得救而感到欢喜,但也为兄弟姐妹的遭遇而感到悲愤。他营救成功之后,寄一首词给他的另一位兄弟姐妹顾梁汾报信,并抒写他心中的愤怒道:
“就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休问,且休矣!”这几句词把朝中的大官们骂得好惨!竟然将他们比为一群乱吠的狗呢!
纳兰容若喜爱交游,他的兄弟姐妹都是当时的名士,但是他从不曾仗过自我的势力,替兄弟姐妹谋官,他的兄弟姐妹在官场中的也多不得意。例如他有一位兄弟姐妹叫姜宸英的,才学很好,但是在官场中半世浮沉,始终浮不上去,最后还把官掉了。
他有一首词安慰他道:“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在这几句词中,他为有才能的人抱屈,也对“自古以来”压制人才的那种状况表示了不满。在这首词里,他还有几句道:“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那又是何等的高傲,他在表现兄弟姐妹“不肯因人热”的“丈夫气概”中也表现了自我!
在君主政治的统治下,官僚们都是结党营私互相排斥的,纳兰容若最看不惯这种事情,因此在另一首送给顾梁汾的词里又道:“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蛾眉谣诼”这句典故出于屈原的离骚。屈原的离骚里有两句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为善?。”“众女”就是指那些专门爱说人坏话的小人。纳兰容若认为对那些谣诼,能够冷笑置之!不必与小人争一日之长短。这几句词表现了他的旷达,也表现了他的清傲。
纳兰容若的出现,在中国词坛上是一个奇迹。他以相国公子的身份,却大胆的鄙弃了贵族的生活,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人们爱拿他与李后主相比,但在这一点上,我以为他已经比李后主更跨前一步了。
巴尔扎克热狂于做贵族,但他的作品却尖刻的讽刺了贵族。托尔斯泰是个伯爵,但却走到农民的群中。对于有良心的作家,腐朽的环境,绝对桎梏不了他们向上的心灵。
古诗词大全 纳兰性德原文_翻译及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纳兰性德
风光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羨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编辑一处,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干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干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寄情诗词
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作为皇帝身边的,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羨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一生虽懂骑射好读书,却并不能在一等侍卫的御前职位上挥洒满腔热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藏书大家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干学,研讨经学。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辑有《全唐诗选》。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嘱友人秦松龄、朱彝尊为购求宋元诸家经解,得抄本140余种,环拥古书万卷,建藏书楼“通志堂”、“珊瑚阁”,以弹词歌曲、评定书画、鉴藏古籍为乐。藏书印有“珊瑚阁”、“绣佛斋”、“鸳鸯馆”等字。
英年早逝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葬于何处位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建于清代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
与曹雪芹
首先,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据考,这种同事关系可能还非同一般。他们都极富文采,一个是满人通过发奋勤学,成功地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另一个是祖代家风,把成熟的汉学带入旗籍。从两个不同角度达到同工之妙,对满汉文化融合作出努力。现在最能作证的便是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与随康熙南巡驻跸织造署的纳兰性德的诗文交往。
纳兰有词《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此外,纳兰性德还著文《曹司空手植树记》。
同是帝王的近臣,纳兰是帝王身边与文化人士联系的桥梁纽带。曹寅是外放江南,一面任官,一面监视江南文人举动,为朝廷笼络人才的密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不一样,但目的与归宿却是一样的,都是清王朝进行文化统治的干将与助手。这便是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扮演的同一角色,以及在文化职能方面的共同之处。
再者,纳兰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封建官僚世家。从龙入关,立有功勋,并数代承袭官爵,是功名奕世,钟鸣鼎食之家。纳兰家不但是地道的正统满州贵族,从血缘上与王朝有着复杂交叉的关系。曹家祖上是明朝辽东驻军军官,后降清改籍,入包衣列,属帝王家臣,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当过皇帝的侍读(同学),曹雪芹的姐姐又是礼亲王五世孙,平郡王纳尔苏的王妃。曹家世袭江宁织造职达六、七十年。尤其不要忘记的是纳兰性德,曹寅与康熙皇帝是年龄相近的“一起玩大”的年少君臣。
与红楼
轰轰烈烈的“红学”研究已经进行百载有余了。其中有不少文宿、巨匠参与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和进展。不但伟人毛泽东对《红楼梦》研究有评述,就是前溯百载,清代的皇帝,公子王孙也侧身其中。但凡研究“红学”的人对明珠,纳兰性德都会有所了解。乾隆算得上是第一位红学家。当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且不说此推论是否真有道理,天子首开一家之言,根据他的阅历提示了两事物间的联系可能。
性格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7月1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羨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中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评价
顾贞观: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悽惋而后喜悦。顾贞观: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陈维嵩: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周之琦: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
况周颐: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独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胜起衰之任。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
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陈廷焯:饮水词措词浅显
容若饮水词,在国初亦推作手,较东白堂词〔佟世南撰,〕似更闲雅。然意境不深厚,措词亦浅显。余所赏者,惟临江仙〔寒柳〕第一阕,及天仙子〔渌水亭秋夜、〕酒泉子〔谢却荼蘼一篇〕三篇耳,余俱平衍。又菩萨蛮云:“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亦凄忱,亦闲丽,颇似飞卿语,惜通篇不称。又太常引云:“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亦颇凄警,然意境已落第二乘。 《白雨斋词话》
与曹雪芹的比较
就纳兰性德和曹雪芹个人品格来比较,也有许多共同和相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过人的才分和非同一般的文化基础。纳兰性德在主编《通志堂经解》时,就把凡读书、索引、见闻俱记录在册,以后编成《渌水亭杂识》,其中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可见博学之一斑。一首《望海楼·宝珠洞》把视野内一望之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物、千古苍桑一并道来,信息量大,跨度大,内涵丰富。一首《忆秦娥·龙潭口》把所看到的地理、地质现象作正确的描述与艺术的表达。竟可以与著名文化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中有关描写一并参照阅读、欣赏。而曹雪芹也多才多艺,曾撰写《废艺斋集稿》《南鹞北鸢考工志》等多册关于金石工艺美术、烹调等书籍。另外还擅长书画、诗词。这些在他的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都一一展现。纳兰性德与曹雪芹同属风雅之流,脱俗之士,但对朋友却有情有义。纳兰性德交友朱彝尊、梁佩兰、姜宸英、高士奇、顾贞观等著名学者文士,并倾力营救身陷绝地的吴兆骞。纳兰性德身虽富贵,但不恋官场,不贪功名,甚至想摆脱世俗纠缠,做闲云野鹤。曹雪芹则有诗友敦敏、敦诚、张宜泉等,更有神密的“脂砚斋”、弘晓等知音。他乐于帮贫济困,据说他在“鬻画维生”“绳床瓦灶”的困境中,仍“常济孤寡”,收养双目失明的老妪白媪,作风筝谱教盲人于叔度谋生之术。曹雪芹曾谢绝好友敦敏的推荐,不入宫谋职。
故居
纳兰遗蹟
陈列馆按其笔下“郊园”设计 。由主展厅、录像厅和画厅组成,通过大量历史文物表现其一生,后其墓地出土的墓志铭、朝珠、封诰、康熙铜钱等也在此馆展出。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闺怨 ,悲叹 ,命运分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国小古诗 ,婉约 ,羁旅 ,写景思乡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悼亡 ,回忆 ,爱情感伤查看更多纳兰性德的诗文>>
相关参考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
秣陵怀古[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秣陵怀古》作者纳兰性德简介纳兰容若,字性德,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
秣陵怀古[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秣陵怀古》作者纳兰性德简介纳兰容若,字性德,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者纳兰性德简介纳兰容若,字性德,原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者纳兰性德简介纳兰容若,字性德,原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