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葫芦丝是哪儿的特产吗?傣族葫芦丝介绍
Posted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傣族葫芦丝是哪儿的特产吗?傣族葫芦丝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傣族葫芦丝是哪儿的特产吗?傣族葫芦丝介绍
傣族葫芦丝是云南德宏瑞丽市的特产
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葫芦丝:簧管乐器,又叫葫芦箫。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傣族的葫芦丝又称为“筚朗叨”,意为“带葫芦直吹的筚”,它是把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竹管下端,嵌有铜簧片,中间一根较长的竹管开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吹出由(g~g1)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其余两根是副管,只设簧片、不开音孔,葫芦柄端开有送气孔或插入一小竹管形成吹口,吹奏时,主管奏主旋律,副管发单音,形成和声效果,音色柔美悦耳。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泼勒翁”,意为“有葫芦的箫”。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条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的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着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1958 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 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傣族竹篾是哪儿的特产吗?傣族竹篾介绍
傣族竹篾是云南德宏芒市的特产
傣族竹篾制品名目繁多,选料讲究,工艺精巧,规格多样,图案变化无穷,用途广泛,五彩“卜少”情思斑谰。那编有各种图案的篾桌、篾瓶,那精妙的篾盒、篾帽等,使人爱不释手。竹篾制品既是工艺收藏品,又是家居装饰品,还是中高档商品 的理想包装产品,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要买上几件,也有中外商家成批订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相关参考
傣族酸菜是云南德宏梁河县的特产
傣族竹编是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特产
傣族黑陶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特产
傣族金银饰品是云南德宏芒市的特产
傣族少女头饰是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特产
傣族手工造纸是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特产
傣族竹筒茶是云南临沧双江县的特产
傣族烤崩是云南临沧双江县的特产
傣族酸肉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特产
傣族烧鱼是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