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野菜的注意事项-野菜的功效和吃法
Posted
篇首语:没关系,天空越黑,星星越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季吃野菜的注意事项-野菜的功效和吃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春季吃野菜的注意事项-野菜的功效和吃法
中医养生:春季养生吃野菜营养又治病
中医专家介绍,很多野菜,比如马齿苋、蒲公英(婆婆丁)、野荠菜、鱼腥草等都属于“药食同源”食物,不仅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又兼具治病功能,在春季正确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
野菜不仅美味,中国营养学家曾对近百种食用野菜进行了分析,发现野菜的营养价值很高,能提供优质蛋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钾、钙、磷、镁、铁、锰、锌等多种无机盐类和许多微量元素。同一般蔬菜相比,有的天然野菜的蛋白质还高出20%。
专家表示,野菜的药用价值更高,经常吃野菜还能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例如荠菜具有和脾健胃、明目止血、利尿解毒等功效;薇菜具有清热和降压的作用;马齿苋具有预防痢疾的作用,并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等病症有良效。许多野菜在我国古代医书和食疗集中早有记载。
温馨提醒:野菜多寒凉脾虚者慎用
专家表示,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也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椒盐马齿苋,蚕豆炒蕨菜,香椿炒鸡蛋都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肴。专家介绍说,通常生长在树上的野菜不宜炒吃,比如北方常见的榆钱,生吃口感生涩,难以下咽,适合蒸吃。
专家指出,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80%的野菜属寒凉食物,脾阳虚的人不宜食用。脾虚表现为容易腹泻,怕吃凉食。脾虚的人要少吃野菜,否则会加重腹泻或伤脾。过敏体质的人在饮食上有禁忌,如果对野菜过敏也要慎重食用。
烹制野菜三步骤:一洗二泡三焯
专家介绍说,食用野菜之前为了食用安全和良好的口感,要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对野菜进行彻底清洗,洗净后将野菜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不能少于两小时。在烹饪或凉拌之前,必须用热水焯一下。野菜在未加工状态下口感苦涩,鱼腥草还会有腥味。通过浸泡和加热后,野菜中所含有的轻微毒素会消除,口感也会变好。
需要注意的是:野菜最好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新鲜,而且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会迅速流失,口感也大不如前。建议大家不要一次采摘过多,也不宜放在冰箱里储存。
采摘野菜需注意:做到“不知不食”
食用野菜不可缺少采摘之乐,邀请三五好友或与家人外出游玩时,在原野中寻找野菜就充满了乐趣。此外,人们在采摘野菜的过程中,需要不时地下蹲、寻找,一起一蹲活动了身体,也给出游增加了乐趣。然而,生长在自然中的野菜种类繁多,很多具有毒性或被污染,在采摘野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采摘路边、沟渠的野菜。并不是所有野菜都是绿色食品,路边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尾气等污染,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郊外化工厂等处附近所生野菜也容易受化学污染;第三,废水边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其次,采摘野菜做到“不知不食”。专家指出,百姓在采摘野菜的过程中,必须事先做好功课,了解要采摘野菜的色、形,一定要采摘熟悉的野菜,不要误食了有毒或有污染的野菜。一种多见于南方的野菜茵陈,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的功效,但性苦寒,不适合所有人吃。另外,茵陈的外观与蒿子相似,难以辨认。古代曾有华佗三试青蒿草的故事,“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意思是说,只有生长在三月的茵陈,茎叶幼嫩,有治病功效,再长大之后对健康没有益处。
养生野菜的挑选和吃法
养生野菜的挑选和吃法
养生野菜的挑选和吃法
苋菜:红苋做汤调色
苋菜含丰富的铁、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由于没有草酸,钙质很易被人体吸收,而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因此也被誉为“补血菜”。
据介绍,苋菜根据颜色有红苋、绿苋、花苋、白苋等,一般来说,最好买颜色深的,如红苋菜中还富含花青素,有一些抗氧化的作用,做汤还可以调节汤品的颜色。绿色的苋菜可清炒,再加点蒜来调味,同样简单美味。但苋菜性寒凉,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蕨菜:和肉更配
有一阵子蕨菜致癌的说法很盛行,不必担心,其中虽含原蕨苷这种致癌物质,但它一旦处于滚烫的沸水之中,致癌作用会大幅度下降。通常,经过浸泡漂焯、蒸煮煎炒后,原蕨苷含量也能大大降低,偶尔少量吃、熟着吃,不会有太大致癌风险。蕨菜中的黏液有润肠作用,同时还能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吃的时候,最好和肉搭配,炒、烧、焖都可以,如海米蕨菜、肉炒蕨菜等。
这些“野味”虽很美味,但提醒大家不宜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和马路边等易污染的地区采摘野菜,不要采或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菜,也不要因为好吃就一次吃太多。
荠菜:做馅最好吃
荠菜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钙、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含量较高,有宽叶和锯齿叶两种,一般锯齿叶的荠菜味道更浓郁,口感也更好。
不过,荠菜中有草酸,吃前需要先用水焯一下,可拌、炒、腌食、做馅、煮粥等。好多名人也写过荠菜的吃法,比如陆游提到用荠菜做饼,苏轼蒸着吃,汪曾祺则是荠菜焯熟剁碎,加入茶干丁和虾米拌起来吃。然而,要说鲜,还是用新鲜的荠菜加猪肉做馅料最好吃,既不腻也不寡淡。
马齿苋:可做成干菜
马齿苋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消炎止痛的功效,并对胃炎、口腔溃疡有独特疗效,凉拌着吃能减削春季的燥热。
新鲜的马齿苋洗净后炒食或做汤或焯水后拌、炝,鲜美爽口。还可以用开水烫后再晒干,制成干菜,做馅或做炖菜,味道同样很鲜美。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