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服用所有药物都要多喝水 服药时的饮水有讲究
Posted
篇首语: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是服用所有药物都要多喝水 服药时的饮水有讲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不是服用所有药物都要多喝水 服药时的饮水有讲究
服用药物有很多方面需要患者注意,只要有一些方面没有顾及到,就会影响到药效。药物的疗效受多方面影响,其中就包括我们服药时的细节,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时的饮水量等。我们在服药的时候怎么选择喝水?哪些药物通过调整喝水能提高疗效?下面跟随小常识网了解一下吧!
一、水的类别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仍有很多人为了图方便,“就地取材”,管你是矿泉水、茶水、牛奶、豆浆、果汁,或是含酒精的饮料,能送下药物就可以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轻则使药效减弱,重则使毒性增加。
1、矿泉水和白开水成分上是大不相同的。矿泉水里含有开水所没有的铁、钙、镁、锌等微量元素和金属离子,如果药物与矿泉水搭配服用的话,矿泉水里的某些金属元素就易与药物中的成分起反应,有时反而会使药效降低。例如可使四环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抗菌作用减弱,甚至使强心苷类药物毒性增加等。
2、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容易和药品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作用。
3、牛奶、豆浆中也含有钙,也不宜送服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强心苷类药等。
4、酸性的果汁汽水会降低碱性药物的药效。
5、含酒精的饮料。因为乙醇在体内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代谢为乙醛,某些药如甲硝唑可干扰乙醇的代谢,使血中的乙醛浓度增高,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嗜睡、血压降低、幻觉等症状,所以甲硝唑、替哨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不得用含酒精的饮料送服,并且服药前后几天也应避免饮酒或服药含酒精的饮料。
而正确的选择是白开水或纯净水,或者是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提到的其他液体送服。
二、水的量也需把握好
要根据服用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特点来调整饮水量。一般服药时饮水量应以足够将药物咽下为宜。大部分片剂150-200ml水即可,胶囊至少300毫升水,中药冲剂(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用150毫升,但有些情况下需要多喝水,有些情况下要少喝水甚至不能喝水。总体来讲,人在服用药物时,每日的饮水量应多一些,目的是防止药物性肾损伤。
服后宜多饮水的药物
(1)平喘药:服用茶碱或茶碱控释片、氨茶碱、胆茶碱、二羟基茶碱等平喘药时,因其提高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而易致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等症状;同时,哮喘患者往往伴有血容量较低。故应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多喝白开水。
(2)利胆药:利胆药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机械性冲洗胆道,有助于胆道内泥沙样结石和术后少量残留结石的排出。但利胆药中苯丙醇、羟甲香豆素、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等服后可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服用时应尽量多喝水,以免脱水。
(3)蛋白酶抑制剂:在艾滋病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中,蛋白酶抑制剂中的雷托那韦、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安普那韦、洛匹那韦等,多数可形成尿道结石和肾结石,故在治疗期间应确保足够的饮水以预防结石的生成,一般每日须饮水2000ml以上。
(4)双膦酸盐:双膦酸盐对食管有刺激性,须用200ml以上的水送服;其中阿仑膦酸钠、帕屈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在用于治疗高钙血症时,可致水、电解质紊乱,故应注意补充液体,使每日的尿量达2000ml以上。同时,患者服药后不宜立即平卧,应保持上身直立30分钟。
(5)抗痛风药:应用排尿酸药苯溴马隆、丙磺舒、别嘌醇的过程中,应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使尿液pH保持在6.0以上,以防止尿酸在排泄过程中在泌尿道沉积,形成结石。
(6)抗尿结石药:服用中成药排石汤、排石冲剂或优克龙(日本消石素)后,都应多饮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3000ml,以冲洗尿道并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7)电解质:口服补液盐(ORS)粉、补液盐2号粉,每袋均需加500~1000ml凉开水,溶解后服下。
(8)磺胺药:磺胺药主要经肾排泄,在尿液中浓度高,易形成结晶性沉淀而产生尿路刺激和阻塞,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和尿闭现象。在服用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和复方磺胺甲恶唑后应大量饮水,以尿液冲走结晶;也可加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促使结晶溶解从而减少对其对尿道的伤害。
(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对肾脏的毒性大,多数在肾脏经肾小球滤过,尿液中浓度高,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宜多喝水稀释并加快药物的排泄。
(10)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服用后多饮水,可防止药物造成肾损伤。[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1200ml以上。
(11)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服药期间应多饮水,防止阿昔洛韦在肾小管沉淀,导致肾功能损害。
(12)柳氮磺吡啶:常用于炎症性肠病,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服碱化尿液的药物。
(13)一些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例如四环素类药物等,不论剂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
(14)环磷酰胺:本品的代谢产物对泌尿系统有刺激性,为了预防肾和膀胱毒性,用药后宜大量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15)胶囊剂。因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遇水会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损伤甚至溃疡,所以送服胶囊时要多喝水,以保证药物确实被送达胃部,因此饮水量应不少于300毫升。
(16)其他。还有一些情况是根据病情来定的,如腹泻时服用口服补液盐、发烧时服用退烧药需要多喝一些水,则是因为腹泻需要补充体内水分,退烧出汗会丧失水分的原因。
服用药物小心犯这些错误
服用药物小心犯这些错误
错误一: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因此,最好是站着或坐着服药。
错误二:一日三餐前后服药
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所以。一些人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饭前服用”则是指药物需要空腹(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因此,如果在饭前吃了一大堆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便不等于“空腹”。反之,“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以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在饭前刚吃了不少零食,也不必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错误三:干吞药片
一些人为了省事,在服药时不喝水,而是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其实,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相关参考
生病我们服药,服药就喝水方便药物进入胃里。但有很多人不只是喝水,也有很多人不注意以为是“水”都可以在服药时喝。要知道不能用绿豆水或者绿豆粥来服药,因为绿豆具有解药的效果所以说有绿豆的“水”都不可以服药
服药别用这些水送药! 牛奶:牛奶是营养很丰富的饮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如用牛奶服用四环素、硫酸亚铁等药物,会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质,会影响肠道吸收,减低药效甚至使药物失去方效。 药用酒:一些镇静
吃药时难免要喝水,用什么样的水、多少水来送服药物才科学呢?您是否了解,如果饮水不科学,还会影响药效。其实,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服药。殊不知,部分药品遇热后
虽然说鱼当中,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成分极高,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的。像服用了止咳药的人,肝硬化患者,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痛风患者都是不适合吃鱼的。1、服用某些药物者服用止咳药者不要吃鱼,尤其
...水 “生病了就要多喝水”,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是中医提出的,其实起源自西医。 每天要喝八杯水的定量概念违背了中医之旨。因为很多身体缺水的人,并不是因为没喝够八杯,而是他们连运用一杯水的能力都不具...
喝对水竟能帮你治病!1、感冒:比平时喝更多的水。感冒时医生都会提示要多喝水,实际上如何喝水是有讲究的。如果感觉自己感冒了,怕冷,体温又不是很高,几乎没有出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出的痰不是浓痰,不是很
这样喝水才健康哦! 这样喝水才健康哦! 真正有效的饮水方法,是指一口气(或一次过)将一整杯水(约200-250毫升)喝完为止,而不是随便喝两口便算,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使用。当然,所谓一次过饮水
排尿是人体以及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这是一种排出体内废弃物的一种必要方式,而尿的情况也能反应人体的健康程度,尤其是尿的量和颜色一般能够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有的人出现了喝水多尿多这种现象,哦那个某种意义上...
...药误区呢?高血压用药最易犯错误1、经常漏服药物每天服用的药物没有按时服用或应该一天服用数次的药物没有按照规定的次数服用等。这种情况常见于记忆力不好的老年人,或者是比较粗心的中青年。2、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一...
...。掌握服药时间点,弄清楚服药与饮食的关系,可以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保证药物最佳疗效。有研究表明,药物说明书上有具体服药时间的不足50%,许多人每天都在吃药,但正确的服药时间,可能并不知道。在这里,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