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大全 表示端午节的诗句

Posted 端午节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章大全 表示端午节的诗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4、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1、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2、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3、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6、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8、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9、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0、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相关参考

文章大全 表示节日的诗句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2、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4、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

传统文化 盘点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及端午节诗句鉴赏

  端午节的诗句鉴赏:梅尧臣《五月五日》和张耒《和端午》端午节的诗句:陆游《乙卯重五诗》和贝琼《已酉端午》  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为,我们更应该多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枫网看世界为您

传统文化 盘点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及端午节诗句鉴赏

  端午节的诗句鉴赏:梅尧臣《五月五日》和张耒《和端午》端午节的诗句:陆游《乙卯重五诗》和贝琼《已酉端午》  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为,我们更应该多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枫网看世界为您

传统文化 端午节诗句有哪些端午节诗句大全

  古往今来,描写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有“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竞渡,还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

传统文化 端午节诗句有哪些端午节诗句大全

  古往今来,描写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有“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竞渡,还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

传统文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有哪些?2018端午节的诗句大全

说到端午节大家都并不陌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大家会吃粽子划龙舟,当然了,其实,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划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都是慢慢演变而来的,当然了,粽子由最开始的无味到现在的

传统文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有哪些?2018端午节的诗句大全

说到端午节大家都并不陌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大家会吃粽子划龙舟,当然了,其实,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划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都是慢慢演变而来的,当然了,粽子由最开始的无味到现在的

文章大全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名言 端午节的古诗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名言端午节的古诗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名言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

文章大全 端午节的名句名篇 关于端午节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端午节的名句名篇关于端午节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一、端午节的名句名篇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

文章大全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语录精选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语录精选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