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经典 马铁丁杂文选

Posted 列宁

篇首语:最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却一定是在他们失去之时不放弃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读经典 马铁丁杂文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铁丁杂文选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陈笑雨,26万字,1984年)

★他在思想的锐敏上,在学识的广博上,在文笔的造诣上,可以说已经从一个热情奔放,肝胆照人的青年人,变成了思想深沉、见解精辟的成年人了。

他拟定《长短录》的方针是: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长知识。

★认真学习,认真读书。

《水浒》上不是有这么一回吗?王教头王进路过史家庄,看到九纹龙史进,花花绿绿,使得一手好拳棒。王进对史进说:且住,你使倒是使得花草,可惜,尚未入门。于是,如此这般,指拨了一番,史进的武艺这才上轨道。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要群众自觉地执行政策,只能是教育、教育、再教育;不能强迫命令。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十月革命后,成千上万的农民进了莫斯科,由于他们对沙皇的仇恨太深,坚决要烧掉沙皇住过的房子。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列宁,列宁指示要向农民进行教育。但第一次教育,农民不听,第二次还不听,第三次仍然不听。

最后列宁亲自出来。列宁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之前,让我讲几句可以不可以?”农民说:可以。

列宁问道:沙皇的房子谁造的?农民答:我们造的。

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的代表住好不好?农民答:好。

列宁再问:那么要不要烧呢?

农民觉得列宁的道理讲得对,同意不烧房子。

★群众就是一切吗?

毛泽东说:“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予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予以改正”。是领导,是教育,而不是跟着群众做尾巴。

★高尔基曾这样描写列宁:“我认为他性格上的主要特点,就是唯物论战斗的乐观主义”。

★马雅可夫斯基

读这个吧,并且羡慕我吧,我是——,一个苏联的公民。

★历史上有个出名的晋惠帝,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有饭吃,这位皇帝问别人:“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啊?”他并非白痴,而是不了解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生活去推测老百姓的生活。

★自以为是的教训。

《警世通言》上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是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苏东坡有一次去见王安石,在王安石的文几上发现了两句未完的诗稿,那诗写着:“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就是焦干枯烂,也不落瓣的。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呢?那时王安石不在,苏东坡一时豪兴发作,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把王安石抢白了一通。后来苏到黄州去做官。已是重九之后,苏邀友人陈季常同去看菊,哪知“菊花棚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苏这时才明白:错误并不属于被他抢白的王安石,却是自己抢白了自己,证明自己的无知。

应懂得“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在鲁迅博物馆有鲁迅真迹。《唐宋传奇集》、《嵇康集》、《古小说钩沉》……一厚本、一厚本,硬是蝇头小楷,用毛笔一个个字抄下来的。1930年左翼作家柔石等被捕,柔石从狱中寄出来一封信,铅笔写的。因为是狱中,一张纸正反写了两面,鲁迅把这封信贴在一张纸上,又在旁边用毛笔工整地把它誉过一遍……。总之,不论从鲁迅的手抄本中,原稿中,替别人修改的稿件中,那种朴质、严谨、精功的工作作风浑然一体。

我想想:万里长城的伟大,大运河的壮观,但不愿做垒砖和挖土工作,那么,任何美丽的愿望,都只能永远是个幻梦。

★在新生力量面前。

对新生力量的成长,感到是一种威胁,生怕夺去自己的位置,这是无耻。

对新生力量的成长,不闻不问,听其自生自灭,这是不负责任;对新生力量的成长,由衷地表示喜悦,从而爱护它,帮助它,这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起码要求。

★读书和书呆子习气。

斯大林在谈到无产阶级领袖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话:“历史上有过一些无产阶级的领袖,风暴时期的领袖,实行家长式的领袖,他们是奋不顾身和见义勇为的。但他们理论上却软弱无力”。“还有一种领袖,即和平时期的领袖,他们在理论上是颇有力量的,但他们在组织工作和实际工作方面却软弱无力”。斯大林认为:雄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列宁身上兼而有之。

★官。《聊斋志异》上描写一个中国商人到夜叉国去,那夜叉国人不知官为何物,中国商人告知:“出则舆马,入则高坐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或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

★困难,无论是阶级敌人所给予的,也无论是自然暴君所给予的,对革命者来说,特别是对共产党人这样的革命者来说,那是从根本上蔑视它的。“听天由命”的思想与共产党人无缘,“人定胜天”的优良传统,共产党人是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并加以发扬光大。

★劳动与美。

劳动美化了世界,劳动也美化了人。美化了人的灵魂,美化了人的体态。

从斗争中求欢乐,从斗争中求幸福。

(1995年11月2日阅毕)

相关参考

我读经典 博采集

博采集(谷长春著,长春出版社出版,14.8万字)★杂文的“文”。至于对杂文的“界说”,并无统一的定论。但不同于政论文是都同意的,杂文忌板着面孔说理(当然政论也不都板着面孔),她要寓理于“文”之中,给人

我读经典 野玫瑰

野玫瑰(赵润峰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4.7万字,1990年)★眼遇华章分外明。著名杂文家曾彦修把杂文喻为“灵魂的洁净剂,思想的开窍机,文章的竞技场”。杂文:颂善伐恶,丹心一片;振聋发聩,雷霆万钧

我读经典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上、下册)(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67.2万字,1994年11月印)★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

我读经典 中国官场学

中国官场学([清]汪龙生、万枫江著,今日中国出版社,23万字,1995年)★中国官场学——《学治臆说》、《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幕学举要》、《学治说赘》。★鲁迅先生在《学界的三魂》一文中谈及“

我读经典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路遥文集3、4、5合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02万字)★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作者青春的激情、痛苦、奋争的真实写照,包含着劳动的汗水、人生的辛酸和对这个冷暖世界的复杂体验,包含着对生活从未

我读经典 21世纪展望

21世纪展望(赵喜民、翟博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万字)★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通向未来的起点。中国有句古话:“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不知道中国的昨天,就不会珍惜中国的今天;不知道珍惜中国的

我读经典 书海觅珠

书海觅珠(陈光义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1年,12万字)★一位诗人这样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位永远不变心的朋友,一笔永不消逝的财富,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那,就是书”。★周恩来说

我读经典 崛起的轨迹

崛起的轨迹(邢鹿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3.5万字,1995年)★当前研究和加强乡镇企业的管理十分重要。从宏观上看,乡镇企业的成功经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管理制度,是

我读经典 大幕前后的较量

大幕前后的较量(友平等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36.5万字,1993年)★历史,常常出现这样的时刻,要么辉煌至极,要么血腥至尽。20世纪就是这样的世纪,在90多年的历程中,人类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文

我读经典 邵燕祥随笔

邵燕祥随笔(邵燕祥著,四川文艺出版社,31万字,1995年11月)★古人结绳以记事,今以文字代结绳,把读过的书里对我有所启发之处,把心中偶得销纵即逝的情思,笔之于书,其实还是文人的积习,透出某种自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