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经典 论语别裁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读经典 论语别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语别裁(上、下册)
(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67.2万字,1994年11月印)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扩展,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论语别裁》,就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
《论语》共20篇。分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治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
儒、墨、道三家,唐以后,儒、释(佛)、道三家。
★孔家店被打倒得冤枉,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板的东西货真价实。可是几千年来,被后人加了水卖,变质了。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这一解释错,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严重的阴影,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
★学问从哪里来?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
做学问不怕寂寞,不怕凄凉。孔子一生宁穷苦,从事教育。
★中国道家过去叫人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
拿生物学的思想,从另外一个观点来说,“倮虫”与其他生物一样,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加上人文文化。由此可知文化的可贵。
美国才立国二百来年,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是一个文化系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的学生曾子是《大学》的作者,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使民以时”。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而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所以“使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署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一日从师,终身若父”。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永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来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教师的家庭。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温、良、恭、俭、让。温——平和,良——善良,恭——严肃,俭——不浪费,“让”——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这五个条件,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
★中国文化的“礼”字,用西方文化来讲,就是哲学。“形而上”、“形而下”。
★《史记》中有一《货殖列传》讲商业家,讲社会工商经济发展的情形。
★满清入关以后,有三部必读书籍,读《三国演义》(学兵法权谋)、《老子》(揣摩政治哲学)、《孝经》(尊孔,“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曾国藩用人主张始终要带一点乡气——土气。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老子“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所谓“察察之明”,为人太过精明,做部下的就不容易发挥他的才能。
★得意之时,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子曰:不患无,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事业)。
★人到无求品自高。“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甚至连累子孙抬不起头。因此他们为国家做事情,要想争取的是万世之名,不愿死后替子孙留个臭名,更不愿在历史上留个骂名。这个叫谥法——死后的一字的定评。
★“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
★韩愈说,一个人“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
★“果、达、艺”,政治家还须兼备艺术家、诗人的修养才行。小人儒,即书呆子,不可治理国家。处理天下事不但要才德学三者兼备,还要真正的社会体验。
★“敬鬼神而远之”。秦汉以下,三国时的黄巾张角,元朝的白莲教,近代的红灯照、义和团、太平天国等都是政治扯上宗教关系,均失败了。
★“人心不古”、“今不如昔”、“世道衰微”。
★根据现代医学,人类智慧发展得最成熟的时候,是五十岁开始,到六十岁这个阶段。“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
★三千年历史(代)兴衰,都与教育有关。
★真正的领导者便是善于用人,而不一定自己懂得多。汉高祖懂哪一样?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南朝梁元帝读书读呆了,敌兵临境,还要文武诸臣戎服听他讲书。最后终于亡了国。他在投降时,放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万卷图书烧了,他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缺憾的世界,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
★人形形色色,各有所不同,就要养成自己对于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包涵,都能领导,这是很要紧的。
★中国政治思想,离不开管子。管子说:“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后礼义兴”。社会国家的富强、教育文化的兴盛,要靠经济做基础的;要衣食富足了才会知荣辱,仓廪充实了才礼义兴。
★“心理的净化”就是“克己”。“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然后那个礼的境界才叫作仁。朱熹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佛学中地、水、火、风为四大,“四大皆空”。中国则有类似的五行观念:金、木、水、火、土。
★欧阳修有一副名联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从政原则。首先要重视每个人的职权,要制度化,不要乱来;其次,领导人对人要“赦小过”,要能原谅人。“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第三,要能够“举贤才”,就是提拔有才能的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领导的重点,还是思想的领导、文化的领导。
★个人心理学、社会、政治、家庭教育心理学(陶朱公长子、次子、三子、庄生、楚王)。
★乡愿之见。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群众心理是盲目的”。有时候群众认为不对的,不一定真的不对,群众认为好的,也不一定是好的。
君子人多半爱人,多半平易近人,比任何人好相处;但是要想做些什么事讨好他,就很难了。
★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降。康熙帝为收罗那些不愿投降的读书人,在科举中特别开了一个“博学鸿儒科”,对那些遗老们,只要报个名,形式上考一下,就给予很好的官位,结果很多人进了“博学鸿词科”,后来又开第二次“博学鸿儒科”,再收罗第一次未收罗到的人。
★爱里生害。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
★全才——智、清、勇、艺、礼。高度的智慧;道德的涵养,没有私欲,没有火气,心平气和;勇敢、决断、侠义;高度的礼教修养。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
★儒家的基本思想是要中流砥柱;道家的基本思想是顺应自然。
★一般人等到知识比较丰富,头脑思想比较完备的时候,由于年龄的增进,勇气就消退了。历史上无论中外的人物,往往是老年人的智慧比较成熟,如配合了年轻人荣誉感的冲劲勇气,就会开创出新的历史境界。
★“学问深时意气平”。《诗经》“深则厉,浅则揭”,指人处世之难而言。人处在社会里,许多事情要随宜权变,不但是动乱的时代要如此,有时候对朋友,乃至家里对配偶、儿子也是一样,深不得,浅不得。能在深浅之间恰到好处,就是最大的本事。
★精神失落的病态。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明末清初,顾亭林就引用这两句话批评明末的社会风气,他说南方的知识分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门的知识分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说话难,难说话。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三大毛病,一是为了表现自己,爱出风头,还没有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就说话,这是躁,修养不够。二是应该讲话的时候,怕负责而不讲,这种人太阴私,叫做隐,也不好。三是讲话的时候,对团体而言要观察环境,对个人要观察态度,对方正在烦恼痛苦的时候,而去和他讲得意的事,或是去讨论重大问题,一定得不到好结果,这叫做瞽,等于自己没有眼睛,看不清楚。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有一位大学校长说:“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越说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学”。虽是笑话,也蛮有道理,由此可见哲学之难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四个字,其出典在此。自己有过错了,粉饰一下,排斥一下。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一个高度修养的人,有三种变相;看起来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亲近,又非常温和,充满了感情,但听他讲话,尽管他说笑话,但他言语的内容又非常庄严,不可侵犯的。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办丧事不是演戏。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圣人无常师。
★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
★乡党系孔子生活的“花絮”,生活形态。
(1995年12月6日晚阅毕)
相关参考
博采集(谷长春著,长春出版社出版,14.8万字)★杂文的“文”。至于对杂文的“界说”,并无统一的定论。但不同于政论文是都同意的,杂文忌板着面孔说理(当然政论也不都板着面孔),她要寓理于“文”之中,给人
野玫瑰(赵润峰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4.7万字,1990年)★眼遇华章分外明。著名杂文家曾彦修把杂文喻为“灵魂的洁净剂,思想的开窍机,文章的竞技场”。杂文:颂善伐恶,丹心一片;振聋发聩,雷霆万钧
平凡的世界(路遥文集3、4、5合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02万字)★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作者青春的激情、痛苦、奋争的真实写照,包含着劳动的汗水、人生的辛酸和对这个冷暖世界的复杂体验,包含着对生活从未
平屋杂文(夏丐尊著,开明出版社出版,9万字,1992年印)★“勇猛精进”。“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就快交运”、“向西北方走”、“将来官至部长”,是给他一种希望。人没有希望,活着很有苦痛,现社会到处使
21世纪展望(赵喜民、翟博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万字)★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通向未来的起点。中国有句古话:“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不知道中国的昨天,就不会珍惜中国的今天;不知道珍惜中国的
书海觅珠(陈光义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1年,12万字)★一位诗人这样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位永远不变心的朋友,一笔永不消逝的财富,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那,就是书”。★周恩来说
崛起的轨迹(邢鹿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3.5万字,1995年)★当前研究和加强乡镇企业的管理十分重要。从宏观上看,乡镇企业的成功经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管理制度,是
大幕前后的较量(友平等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36.5万字,1993年)★历史,常常出现这样的时刻,要么辉煌至极,要么血腥至尽。20世纪就是这样的世纪,在90多年的历程中,人类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文
邵燕祥随笔(邵燕祥著,四川文艺出版社,31万字,1995年11月)★古人结绳以记事,今以文字代结绳,把读过的书里对我有所启发之处,把心中偶得销纵即逝的情思,笔之于书,其实还是文人的积习,透出某种自恋的
马铁丁杂文选(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陈笑雨,26万字,1984年)★他在思想的锐敏上,在学识的广博上,在文笔的造诣上,可以说已经从一个热情奔放,肝胆照人的青年人,变成了思想深沉、见解精辟的成年人了。他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