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思想 道家学说主张什么
Posted 道家
篇首语:知识越多越令人陶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百家思想 道家学说主张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认为天地万物都产生于道(见“道”)、遵循着道,主张自然无为、顺随事理,反对主观臆想、人为造作的一种学说。由春秋末期的老子(见“老子”)创立,战国时期和汉代得到发展,魏晋时期形成高峰。史学家将创立和发挥这一学说的哲学家归为道家学派,简称道家。
(1)产生因由
中国古代相信神灵,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变化莫测、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难以抗御的种种现象都归之于神灵的意志和神灵的力量。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出现了统领各大部落联盟的帝王,这就是夏王朝。由此,人们的神灵观念又逐步向前推进,将地上统一王朝的影子投射到天上,认为天上也有一个统领诸神的天神,这就是“上帝”。在人们看来,上帝是万能的,不但创造出了天地万物,创造出了人类,而且主宰着天地万物,主宰着人间祸福。在他们的心目中,上帝是善良的,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有秩序,为了让人们安居乐业,特地派出了自己的儿子来管理人世。由此,人们将人间帝王称为“天子”。
这种观念,到了春秋末期开始发生动摇。当此之时,王朝颓靡,诸侯纷起,战祸连年,灾民流离,少数贵族花天酒地,越来越腐化,广大百姓缺食少衣,越来越艰辛。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让人们怀疑,全能的、善良的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为什么会派出无能的儿子来管理人世,把社会搞得这么糟!如果存在的话,为什么人世之中黑白颠倒他管不了!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老子经过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种学说,认为天地、万物、人类、社会及人的个体不是由上帝产生和主宰的,它们都产生于“道”、遵循着“道”。
“道”是什么?在老子看来,它是一种无限广大、恒久存在、自身没有形象却包蕴着一切事物基因的自然存在物。就像一个无限大的鸟蛋一样,其中既没有鸟头也没有鸟尾,既没有鸟羽又没有鸟腿,但却蕴含着鸟的一切。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从它那里产生出来,最后又返回到它那里去,它像供天地万物来来往往行走的大路一样,所以称之为道。“道”,就是大路的意思。
在这一学说中,老子并没有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不过他却认为,如果真有上帝存在的话,上帝也是由道产生的。也就是说,道是宇宙之源。
以“道”为宇宙之源与以“上帝”为宇宙之源有什么根本区别?区别在于,“道”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没有意志,而“上帝”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具有意志。在老子看来,任何主观意志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创造和主宰无穷无尽的天地万物。不要说天地万物,就以一棵大树来说,它的根茎枝叶有千千万万,每一片叶子要长在什么地方,每一条细根要长成什么样子,如果都要上帝来安排,就会把上帝累死。而没有主观意志的自然存在物则可能包容无限,顺从自然,让天地万物按照自身的自然规律产生和灭亡。
由此看来,以道为宇宙之源,意义在于将天地万物的生存变化都纳入到自然的变化规律之中,从而引导人们从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中探究自身的本质和未来,引导人们脱离愚昧,走向理性,走向智慧。
顺从事物的自然变化,反对主观臆想、人为造作,是这一学说的基本宗旨。
(2)历史演化
老子在创立道家学说时,主要是从探讨宇宙的源头入手,从宇宙的源头及宇宙的演化引导出人们遵循的法则来。认为宇宙以道为源,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物,道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天地人物;自然而然是道的本性,也是天地人物的本性,所以人以自然而然为行为准则。
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主要从宇宙的本质着手,从宇宙的本性引导出人生的准则来。认为宇宙大道从本质上讲是浑然一体、没有分别的,人世是宇宙演化的产物,在无垠的宇宙之中犹如九牛之一毫、万年之一瞬,可以忽略不计,它所显现出的差别更是不屑一提;宇宙大道从本性上讲是自然而然的,人生在世,表面看上去千人千面,万人万相,各不相同,但都顺着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生存,自然而然地变化,从这一点上来看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主张人生在世安于天赋,顺于自然,不要妄想,不要妄求,将自己的精神融于无垠的宇宙之中,与宇宙合为一体。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列子(见“列子”)和庄子(见“庄子”)。
汉代的道家学说重新注重宇宙演化,特别突出于宇宙的演化过程,强调有生于无,实生于虚,将由虚无到实有的演化描绘成渐生的过程,划分成数个阶段。另外还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将宇宙之中存在的浑然不分的东西解释为气;其二是吸取了阴阳观念(见“阴阳学说”),将气的变化动力归为阴阳两种因素的相互激荡。这种学说,通过描绘宇宙演化的具体过程表述自然无为的思想。认为宇宙演化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人应该遵循宇宙的法则,循自然之道,行无为之事。与以往不同的是,提出了“因其自然而推之”的新观点。在强调顺物自然的同时,提倡顺着事物本身的变化趋势加以人力的推动。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刘安(见《淮南子》)、严君平(见“严君平”)。
魏晋时期的道家学说,再次重视宇宙的本质。认为人世是由宇宙演化而来的,体现着宇宙的本质;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功业成果,一切都依赖于宇宙的本质。主张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宇宙的本质,指导人的行为。此时的道家学说明显地划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派别贵“无”,一个派别宗“有”。贵无的派别将宇宙的本质归为“虚无”。认为“虚无”就是什么也没有。这一派别认为,现实世界上的一切有形事物都是“有”,它们的存在依赖于“无”。就像一张白纸上画了许多东西一样,东西为“有”,白纸为“无”。白纸上之所以能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原因在于它原本什么也没有;如果纸上已经有了一种东西,再想画其他的东西那就因难了。这一派的突出代表人物是王弼(见“王弼”)。宗有的派别将宇宙的本质归为“实有”。“实有”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物。这一派认为,现实世界除了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之外什么也没有,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就在事物的自身。这一派的突出代表人物是郭象(见“郭象”)。
魏晋之后,道家学说,作为一种独立的学说,只有流传而无创见。不过它对儒家学说的影响却很大,大到了沁其骨髓的程度,特别是到了宋代之后。这里说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观察事物的视角,立于宇宙之巅观世界;其二是考虑问题的思路,遵循事物之理而思之。这种影响不但延续到清代,而且成为中国近代、现代接受和理解西方哲学理论的思维基础。
(3)基本观点
道家学说内容丰富,涉及宇宙之理、天地之道、万物之机、人事之要,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如下:
宇宙有一个起源,源于一团混沌。说它是混沌,那是因为它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恍恍惚惚、朦朦胧胧,什么也没有,可又像是什么都蕴有。之后分化为二,又分化为三,从而才有了天地人物。因为那混沌无形无象,一无所有,所以称为“无”;因为那混沌产生了天地人物,又是天地人物的归宿,就像是供天地人物来来往往的大道,所以称为“道”。“无”、“道”是天地人物的渊头。如若不信,可以想想看:不管是什么东西,比如人、花、草、树,原本都不存在,也就是说原本都是“无”;后来产生了出来,有了形象,化成了“有”,也就是说“有”生于“无”;最终又会从世界上消失,化为无有,也就是说回归于“无”。天地人物,凡是有形有象的真实存在物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无”、“道”不仅是天地人物的始祖,而且是天地人物的凭借。天地人物不仅由道产生,还在依赖于“无”,依赖于“道”而存在,还在依赖于“无”,依赖于“道”而变化。比如房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可是它之所以作为房子存在着,原因在于它的中间是空的,可以住人,如果没有中间的虚空,不能住人,它就不会作为房子而存在,而这个虚空就是“无”的体现;比如日月星辰在运行,可是它之所以能够运行,原因在于有其运动的自然规律,如果没有运动的自然规律,它们就不能运行,而这个自然规律就是“道”的体现。
“道”既是天地人物的始祖,又是天地人物的凭借,所以天地人物都按照“道”的本性存在,都按照“道”的本性变化。“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无所用意,所以天地人物的本性也是自然而然,无所用意。
世界上的东西绝大多数没有智慧,所以不可能使用主观意志,不可能背离自然本性;可能会出现例外的是人,那是因为人有智慧,有可能使用自己的小聪明,以主观代替客观。有鉴于此,人生于世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修养心身,避免主观臆断,使自己回归本性,回归自然。
回归本性,回归自然,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其一是“柔”;其二是“顺”。“柔”是就人生主体来说的,是说人自身不要有主观意念,不要有主观欲望,不要有主观追求,不要有主观自我,柔软到对客观事物没有任何妨碍、对自身的自然存在和自然变化没有任何妨碍的程度;“顺”是就人生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是说在人与客观事物接触中,一切都要顺从客观事物的自然本性,不干扰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将“柔”、“顺”合为一体,可以用一种东西来比喻,那就是水。你看它,处在碗中如碗形,处在盆中如盆形,处在高山则顺势下流,处在谷底则借力静休。
回归本性,回归自然,是人生全方位的任务,表现在各个层面。将其归纳一下,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不追求生不回避死,将生死视为自然的生化过程,顺其自然,泰然处之。其二是不贪图名不在意耻,将名誉和诋毁视为虚语,只管顺着自然本性去行动,或誉或毁随他去。其三是不求取财不嫌弃贫,将金银珠宝视为身外之物,以布衣和斗米为满足,以知足为常乐,以求利为堕落。其四是不羡慕贵不鄙视贱,将为官为民视为人生机遇,天下有道可在朝为官,天下无道则在野休闲,升迁不以为荣,罢免不以为忧。将这四个方面再概括一下,那就是“安时处顺”,亦即一切行为都要适应时机,都要顺应趋势,不要违背事物的自然法则。
回归本性,回归自然,有一个修养方法问题。庄子将这种方法称为“坐忘”和“心斋”。所谓“坐忘”,就字面意义讲,也就是坐在那里,静下心来,把一切都忘掉。把一切都忘掉,自己的心中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包括身外之物和自己的身体,还包括自己的聪明和自己的心智;把一切都忘掉了,那在自己的心中就剩下了一片蒙眬,形成了一团混沌。庄子认为,到这个时候,也就与道融在了一起,言行举止就能自然柔顺。“斋”有清洁的意蕴。古人在祭祀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的清洁,所以换穿干净的衣服,戒荤吃素。后来便将这种穿净衣、戒荤吃素的程式称为斋戒。所谓“心斋”,就是把心境打扫干净,使之像气那样虚空。庄子认为,心境达到了这种程度,就与宇宙大道融在了一起,言行举止就能自然柔顺。
(4)基本思路
站在宇宙之巅观人世,用宇宙的道理解释人生的道理,这是道家学说最为基本的思路。此外还有两条:
其一,用两相对待的眼光观察事态。所谓“两相对待的方法”,也就是在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把观察的对象放在与它相反的事物的对立面,从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观点出发;在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把观察的对象作为相反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综合体来看待。
在道家看来,从天地产生以来,世界上就没有过独立存在的东西。一种东西总是相伴着另外一种东西存在着,而相伴的东西又总是与它形象相背、性能相反。两种东西既相反,又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的普遍状态。按老子的原意来表述,那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一面为阴,一面为阳,中间由一种虚空而和谐的气将它们融成了一个整体。
正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组成的,所以,只要有一种东西存在,那就势必存在下面的两种情况:一是在它的内部包含着相反的两个方面;二是在它的外面还存在着一个与它相反的另外一种东西。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
沿着这一思维方法,道家认为,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就是美,然而,既然有美存在,那也就一定有丑存在;天下的人都知道好就是好,然而既然有好存在,那也就一定有坏存在。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存在的:“有”与“无”是相互产生的,只有有“有”与之相对,才说得上存在“无”,只有有“无”与之相对,也才说得上存在“有”;“难”与“易”是相互促成的,正因为出现了“难”,所以才谈得上“易”,正因为出现了“易”,也才谈得上“难”;“长”与“短”是在相互比较之中才形成的,与“长”的东西相比,才有“短”的东西,与“短”的东西相比,也才有“长”的东西;“高”与“低”是在相互对峙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只有在“高”的东西面前,才能显出“低”,只有在“低”的东西面前,才能显出“高”;“声”与“音”是在相互融合中发生效应的,没有“声”作为基础,就不会有“音”,没有“音”作为形式,就显示不出“声”来;“前”与“后”是相互伴随而出现的,没有“前”也就无所谓“后”,没有“后”也就无所谓“前”。
有鉴于此,道家认为大小、贵贱、贫富、利害、智愚、有用无用都是相对的,特别忌讳用绝对的眼光看待事物。庄子用“井底之蛙”的故事说明这种思想。他说:“一只在浅井中生活的青蛙好心好意地邀请东海的大鳖来家做客。它说:‘鳖先生,我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快乐。上来可以在井砖上跳来跳去,下去可以躲在破砖下安眠休息,进了水里可以浸泡我的腋下和两腮,踏入泥里可以没过我的两足和双膝。环视周围的蟹虾蝌蚪,没有一个能像我这样自由的。且不说我独霸一井之水,享受跳跃之乐,这种生活也可以说是到头了吧?你为什么不经常到我这里来游览游览呢?’东海之鳖听完之后准备到井下去看一看,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跨入井中,右腿已经卡在了井口上,于是赶忙抽了回来。苦笑着说:‘看来你这种享乐我是很难领受了。你大概没有听说过东海的欢娱吧?东海那个大呀,真是没法形容。千里之远不足以说明它的广阔,千丈之高不足以衡量它的深邃。大禹的时候,十年九涝,可是水入其中海面也不见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七旱,可是汽蒸其上海面也不见降低。不因为时间久远而变化,不因为水多水少而高低,这就是东海的欢娱呀!’井中之蛙听了之后自感形秽,呆呆地,像是丢了什么东西一样,半天也不说话。”
其二,用反向转化的眼光预测未来。所谓“反向转化”,是说一种事物沿着一定方向发展,到了一定的极限,就会掉过头来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在道家看来,宇宙大道原本无形无象、虚空无物、无边无界、混为一体,是“无”,后来一分为二,生下了天地,产生了万物,化而为“有”,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这种转化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宇宙变化趋势的展示,是由大道的变化法则决定的。这个法则不是别的,就是自然而然地向反面转化。按道家始祖老子的原意表述,那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大道运动变化的法则。
道家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演化来的,都在遵循着大道的法则运行,正因为如此,所以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在向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着。按老子的原意表述,那就是:事情往往会回转反复。
就天地而言,明了又黑了,黑了又明了;冷了又热了,热了又冷了;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高了又低了,低了又高了。从天地开辟以来,就是这样,反过来,复过去,永无止息。
就人类而言,小的变成了老的,活的变成了死的,未有的变成了已有的,已有的变成了无有的。自人类有始以来,就是这样,一茬接着一茬,一辈跟着一辈,不到人类的终点,总也不会改变。
就精神而言,活动一天就要休息,休息一夜又要活动,记忆一种东西就要忘记其他东西,忘记了其他东西才能记起一种东西。要让它无休止地活动和一心想两事,那是办不到的。
就事情而言,由启动到竣工,又由竣工到新事的启动;由未办成到办成功,又从功成事就到物毁功溃。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会无止息地办下去,也没有一件成就能永世长存。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所以老子说灾祸往往是幸福的凭借,幸福往往潜伏着灾祸,幸福与灾祸总是在相互交替。你来我往,谁也不知道这种交替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终了。由此看来,天下根本没有所谓绝对的正规。正规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奇异的东西,好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坏的东西,到底是正规还是奇异,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人们总也弄不清楚。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想到相反的方面:自己的作风正派,但却不伤害别人;自己的眼光犀利,但却不挑剔别人;自己的行为正直,但却不张扬放肆;自己的举止光明,但却不刺激别人。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会引出相反的结果。
在道家看来,事物总是朝着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不过何时转化,却不是随时随意的,它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诸种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种,便是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度。比如老子说:事物一旦发展到强壮的时候,就要向衰老的方向转化了。这里是将“壮”作为制约转化的决定因素。认为“壮”是由年青向衰老转化的关节点。比如他又说:道很大很大,大到无边无际。正因为大,所以就延伸得很远;正因为它延伸得太远了,所以就又开始向回反转。这里是将“远”作为制约转化的决定因素。认为“远”是由向外延伸朝向内回旋转化的关节点。不管是“壮”也好,还是“远”也好,就老子本意而言,都是在说,事物向一个方向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限度,没有达到这个限度的时候,事物会继续沿着原先的方向运动,而一旦达到了这个限度,就会反转过来,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后人将这限度称为“极”,将老子关于达到限度就会朝相反方向运动的思想概括为“物极必反”。把这种思想说得通俗一些,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适得其反。
庄子对老子的这一思想有深刻理解,他讲了一个“稷马将败”的寓言故事,将这一道理用生动的情节表述了出来。故事说:有一位善于驾车的人,名为东野稷,在鲁庄公面前表演驾车的技巧。只见他驾车而驰:往前行,车轮印子直而又直,就像墨斗的线一样直;旋转而行,车轮印子圆而又圆,就像圆规画得一样圆。鲁庄公认为巧手刺绣也不过如此而已,于是要求东野稷连续转一百圈,看是不是圈圈都压在一条圆线上。这时候恰好遇到颜阖经过这里,他进去向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快不行了。鲁庄公不信,所以没有说话。过了没有多一会,东野稷的马跌倒了。鲁庄公觉得很奇怪,问颜阖:“先生怎么知道东野稷的马快不行了?”颜阖回答说:“马力已经用尽了,东野稷还在那里赶它快跑,自然会将它累死。”这个故事正是从事物的限度说明事物反向转化的道理。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所以老子特别强调“去甚,去奢,去泰”。所谓“甚”、“奢”、“泰”,都是过分的意思。
(5)随机对策
道家将自己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路运用于经世理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处理世事的策略。择其主要,有以柔克刚、用人之力、不进而退、功成身退、图难于易、慎终如始、居安思危、以奇用兵等等。
“以柔克刚”,是说人生在世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骄傲自大,不要逞强好胜,越是处在强大的地位就越要如此,做到这一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哪怕面对强大的敌人,也会胜利。道家认为,大小强弱都在反向转化。柔弱的东西会变得刚强,刚强的东西会变得衰败。比如水最柔弱,但却可以穿透金石,浸蚀钢铁。而就人事而言,所谓柔弱,主要表现在人的心态上。骄傲自大为刚强,谦虚谨慎为柔弱。骄傲自大会带来两大害处:一是自我麻痹,放松警惕;二是失去人心,无人相助。谦虚谨慎会带来两大益处:一是小心认真,时刻磨砺;二是受人尊敬,得人相助。一失一得,最后结果定是柔弱者胜刚强。比如春秋时期吴国打败了越国,吴王夫差骄傲了起来,不把越王放在眼里,越王勾践自卑称奴,卧薪尝胆,结果十年之后勾践复兴了越国,消灭了吴国,夫差自刎而亡。
“用人之力”,是说做事情不要只凭自己一个人的蛮劲,而要借助于客观形势和他人的力量,使事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在道家看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客观事物却是无穷的,用有限的能力去对付无穷的事物,是难以胜任的。不过人在客观事物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只要肯于使用智慧,善于借助于他人力量,借助于自然力量,就能创造出奇迹来,比如陆行乘马,水行乘舟。这样的道理看来很简单,但却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会运用的。就拿打仗来说,有的人率兵打仗,不知道发挥兵士的作用,全凭自己一个人的武艺;有的人打起仗来不知道利用敌人的弱点,只知道硬拼硬杀;有的人打起仗来只知道用军队取胜,不知道借用其他手段。为此,老子特别提出“用人之力”的方略。在他看来,做将帅的不要自己去冲锋陷阵,主要的职责是指挥好军队;如果能看准敌人的弱点,指挥军队致命一击,其威力不亚于千军万马。东汉末年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拒曹操,曹操几十万大军列于江北,孙权几万人马列于江南,其势之险,犹石压卵。没想到刘备的军师孔明却另有高招,借助东风、火烧曹营,把曹操几十万大军打得大败。这正是“借人之力”创奇功的典型范例。
“不进而退”,是说在与对立方面较量的态势下,不要主动进攻,而须退守待变。主动进攻,胜负难决;退守待变,不战而胜。老子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了这种思想。他说:“率兵打仗的军事家有这样的话,即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我不敢做主动进攻的一方而却要做待敌进攻的一方,不敢前进一寸反而退却一尺。这就叫行动不用双脚,推人不用双臂,击败了对方对方还没有发现敌人,俘虏了对方对方尚不知道有敌情。也就是说,在无形之中自己就取得了胜利。”原因何在?其一,主动进攻的一方容易显示出弱点,给敌方造成可乘之机;退守待变的一方有利于乘敌之机,后发制人。其二,主动进攻的一方只能凭借自己的实力,而退守待变的一方却有可能借助对方的力量来化解对方的力量。太极拳中有借力打力的着法,以四两拨千斤,就是遵循的这种道理。其三,主动进攻的一方往往容易消散锐气,而退守待变的一方往往容易积蓄锐气。道家的这种策略并不是只适用于战事,其中包含着更深刻更普遍的道理。它在告诫人们,遇事不要只凭勇力,更要凭借智力,不要盲目行事,而要退而三思。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面对着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人与动物相比较,优势在于有智能,能够通过头脑的思考,寻求对待事物、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要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先决条件之一是要冷静。只有冷静下来,头脑才能清醒;只有头脑清醒了,才能辨物明晰、决断正确、行之有效、劳而有果。不冷静,盲目行动,就会适得其反。
“功成身退”,是说一项事业成功了,就要抽身退隐,不要居功自傲,也不要享其名声。只有不求其功,才能功不可没;如若求其功名,就会引火烧身。道家认为,这是一条规律。这种思想,虽然不尽其然,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结果,但其中的一点却对人生有指导意义,那就是不要居功自傲,不要求取名声。正反例证,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比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的两个功臣范蠡和文种就很典型。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擒获,卧薪尝胆,十几年才东山再起,重振雄风。而在复国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两个大夫,一位是范蠡,另一位是文种。大功告成之后,范蠡悄悄收拾行装,与全家一起出海而去,隐居不出。临行之前,他给大夫文种写了一封信,说:“你没有听说过吗,大鸟灭绝,射鸟的良弓便没有了用处,只好收藏入库;狡免已死,捉免的猎狗便没有了用处,只能被人烹煮。勾践这个人,长长的脖子,鸟样的嘴,只能与人同难,不能与人共甘。你为何不离开他呢?”大夫文种犹豫不决,没有退隐。结果如何呢?范蠡退隐了,勾践表彰他的功劳,将会稽山周围三百里的地面封给了他;而他自己则逍遥自在,下海经商,成了大富。文种没有退隐,时不过久,勾践怀疑他谋反,赐之以死。
“图难于易”,是说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事物还处在幼芽的时候,就要看到它的发展趋势,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因为这时候是最容易按照人的意愿办事的。如果错过了机会,事物发展了,变化了,原本很容易做的事情就可能成了很难办的事情。老子说:事情在平稳的时候,很容易维持,比如一辆平稳行进的车子,小孩子也能把持得住,因为它自身就很平稳,用不着人去把持。一个东西连幼芽还没有冒出来的时候,很容易处理,比如一条毒蛇还在卵壳中的时候,很容易将它弄死,因为它还处在胚胎之中,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一件东西还在脆弱的时候,很容易掰开,比如一棵幼小的树苗,很容易就能掰断,因为它还柔弱,没有支撑的力量。一个东西还处在微小的时候,很容易粉粹,比如一个新结出的豆子,很容易捏碎,因为它还很嫩。有鉴于此,道家主张,在问题还没有露出苗头的时候,就要着手去处理;在事情还没有开始混乱的时候,就要着手去治理。
“慎终如始”,是说在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刻,要像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那样,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道家认为,世上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其中之一是几成而败,也就是说,事情眼看就要成功,但却突然失败了。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做事的人失去了原有的细心和谨慎。如果在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刻,仍然像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那样,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居安思危”,是说生活在安稳的时刻,要想到危险到来的可能性。道家认为,事物都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安稳与危险也是这样。如果生活在安稳的时刻忘掉了危险到来的可能性,就会放松努力,丧失警惕,就会为危险的到来打开大门。时刻想到危险的存在,就会激励自己,堵塞漏洞,危险就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汉代的严君平和魏晋时期的王弼都曾反复强调:人之所以能生活在安稳之中,并不是因为有了安稳,而是因为时刻在想着危险;人之所以处在了危险之中,并不是因为危险来了,而是因为在安稳的时候忘掉了危险来到的可能性。
“以奇用兵”,是说在用兵的时候,要神出鬼没,变化莫测。在老子看来,用兵之策与治国之方正好相反。治国要坦诚无欺,而用兵却要用奸使诈。兵家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就是说,知晓己方优劣,又知敌方实情,作战百次,也不会出现失误。所以要想战胜敌方,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让敌方了解己方的实情。为此就要不断变换自己的部署,虚实交用,给敌人以假象,引敌上当。这就是“奇”。三国时期,诸葛亮采用空城计的方法,没用一兵一卒,就吓退了敌人,正是用“奇”的典范。
(6)现代价值
道家学说虽然产生、发展和流传于中国古代,但对现代人的思想具有重要影响,对现代人的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对现代人的人生具有借鉴价值。
对现代人的思想影响,是说现代中国人虽然生活在现代,接触着现代的事物,接受着现代的思想,但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思维深度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结果。而在思维方面,道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其他各家难以相比的。比如站在宇宙的高度观察事物、用对立的眼光分析事态、用转化的思路预测未来、透过表面现象把握深层本质,如此等等,这些体现人类高深智慧的思维方式,都是道家揭示和创造的,没有古代先哲们的开创和铺垫,也就不存在现代人的现代智慧。也就是说,现代人,不管自觉不自觉,承认不承认,都在使用着先哲,特别是道家提供的思维方式和智慧。
对现代人的指导意义,是说道家提出的许多见解、论断、诫语对现代人观察事物、处理问题、预测未来、制定方策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以柔克刚”,既能提示人们永远保持谦虚谨慎,又能激发人们战胜强敌的信心;“用人之力”,既能提示人们多用智慧,又能提示人们借用外力;“祸福转化”,既能提示人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又能提示人们在顺利的时候戒骄戒躁;“图难于易”,既能提示人们抓住时机,又能提示人们果断行事,如此等等。
对现代人生具有借鉴价值,是说一些现代人在人生道路上走入歧途,往往与名利富贵的贪求联系在一起,道家注重精神修养,视名利富贵为烟云,在人生的问题上,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它虽然不能引人奋进,将人直接导入现代人生的最有价值的航道,但却含有超时代的真理,能开阔人的眼界,扩展人的心胸,消除人的邪念,平衡人的心理,使人活得安宁、恬静、自在、潇洒,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道家学说产生于2000多年前,由于时代的局限,它的一些具体内容不完全适于当今的社会,其中含有的贵柔守慈、不倡进取的因素也需要分析、扬弃,然而它在人类历史上的建树却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具有不可磨灭的光辉,不但在现代,而且在今后,都将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关参考
易学中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法则的学说。战国时期形成的《易传》吸收道家和阴阳家的阴阳学说,用来解释《周易》和筮法中的变化法则,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视阴阳变易为《周易》的基本原理和天地万物生成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提出的学说。道家学说的重要理论之一,主旨在讲同一、自然。(1)立于大道观人间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认为大道是宇宙的源头。大道是什么样子?恍恍惚惚,朦朦胧胧,好像什么也没有,又好像什么
中国先秦时期的一种消极无为的人生哲学和“超善恶”的道德学说。主要代表是老子和庄周,主张“为我”的杨朱和主张“情欲寡浅”的稷下﹑黄老之学,属于这种伦理思想的支派。 老﹑庄认为,无为的“道”是宇宙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备注影响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备注影响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备注影响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由孔子所创立的学说。简称“儒学”。如果要用一句话说明儒学的特点,那么,可以说,儒学就是解释经典的学问。那些被解释的经典的内容,是孔子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居思想指导地位的成分。比如说吧,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在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创始人是谁?法家的集大成者是谁?2、儒、道、法、墨家各提倡什么?(课前提示2)各代表人物有哪些?3、孔子有哪些思想主张?有哪些文化教育成就?“六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创始人是谁?法家的集大成者是谁?2、儒、道、法、墨家各提倡什么?(课前提示2)各代表人物有哪些?3、孔子有哪些思想主张?有哪些文化教育成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