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思想 名家是什么学派,春秋战国名家学派思想,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Posted 推论
篇首语: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百家思想 名家是什么学派,春秋战国名家学派思想,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关于概念词语和推演论证的系统见解。
语言是用来表意的,每句话都有一定的意指。上句话与下句话之间的意指一般说来都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否则别人就听不懂。比如上句说“我读了许多书”,下句说“懂了很多道理”。两句之间有密切联系,因为书中讲述了很多道理,因此,读书多了,懂的道理亦多。这样的话一般人都能听明白。又如上句说“我读了许多书”,下句说“雪装裹了树林”。这两句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如要联在一起,中间必须附加许多因果关系,没有必要的因果关系,把它们硬排在一起,一般人都听不懂。人们在用言语表达一个复杂道理时,上下句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意指联系。要保持联系,说话就要遵从一定规则。这种规则,中国古代思想家称为“可”或“语经”,后人借用外来语,称为逻辑规律,或简称为逻辑。
名辩学说与名实学说有密切联系,因为概念词语的推演是否正确,与其所指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有直接的联系。但名辩学说与名实学说立论的基点不同,名实学说重在论说概念词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名辩学说重在论说概念词语之间的关系。
(1)形成及演化
春秋战国时期,学说纷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各种学派都在申说自己学说的正确性,都在揭露其他学说的不足或谬误,因此展开了论辩。随着论辩的深入,不仅涉及学术内容的正确与否,而且涉及立论、论证的规则问题,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关论辩艺术的学说,称为“辩学”,亦即名辩学说。
据史料记载,邓析(公元前545~前501)是名辩学派的先驱。他是春秋末期郑国的大夫,曾创办私学,教授诉讼辩论之术。他的学生不计其数。据说他有非常高明的论辩艺术,可将是说成非,可将非说成是,可将有罪辩为无罪,可将无罪辩为有罪。当时的执政者子产(见“子产”)视其为祸害,把他杀了。
春秋末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见“孔子”)在教学中也涉及个别名辩原则,如主张以相近的例子进行比喻,以一事的道理类推他事的道理。儒家学者荀子(见“荀子”)著有名辩学说专著,题为《正名》,其中除了阐述名词概念的形成、功用及其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外,也论及判断、推理、论证。他认为,人们不能理解实物,所以给它们起个名称;有了名称还不能理解,所以给它配上形容词;配上形容词还不能理解,所以加以论说;论说还不能理解,所以给以辩证。荀子认为,圣人的辩证遵循一定法则:其一是心意要合于道理;其二是推论要遵循心意;其三是论断要服从推论;其四是运用适当的言词构成相应的论断;其五是通过实情使人晓喻。他将这些法则归纳为两条基本原则,即辨别差异不产生过错,以类推演不违背道理。
战国时期还出现过两位大名辩家,一位是惠施(见“惠施”),一位是公孙龙(见“公孙龙”)。他们都留有非常著名的辩论案例,但却没有留下多少辩论理论。
中国古代名辩学说的集大成者当属墨家(见“墨家”),墨子(见“墨子”)主张将名辩学说作为专门的一种学问来研究,并提出了种种推论原则。
(2)墨辩原则
墨家提出了如下种种推论原则:
其一,在整个辩论过程中,使用名词概念必须反映所论事物,不得与所论事物相参差,更不能相背谬。比如“白马”一词必须用来指白色的马,不能指黑色的马,更不能用来指牛。
其二,论断必须抒发自己的心意,不能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参差,更不能相背谬。比如“我很喜爱这本书”一语,必须表达对这本书的真实爱意,不能用以表达对此书的平淡之情,更不能用以表达“腹中饥渴”之意。
其三,进行推理和论证时必须提出根据,说明道理,不能没有依据、没有道理地虚言妄语。比如立论是“鸡可以飞”,必须以“因为它有翅膀”为根据。凡是长有翅膀的动物都会飞,鸡长有翅膀,这便是“鸡可以飞”的根据和道理。没有这个根据和道理,推理就立不住。
其四,进行概括时只能以同类事物为实例,进行推演时只能在同类事物中进行。比如说:“张三的孩子五岁就学会了写字,李四的孩子五岁也学会了写字,由此可见,五岁的孩子能学会写字。”这一推论都在五岁孩子中进行,五岁孩子是一类,可以成立。又如说:“马生存需要食物,牛生存需要食物,所以小树生存也需要食物。”小树是植物,马牛是动物,二者不是同类,不能推。所以,用马牛生存需要食物推出小树生存也需要食物是不行的。
其五,自己使用的论证方法也得允许论敌使用,自己不能使用的论证方法也不得强要论敌使用。
其六,辩论中遇到两个矛盾的论断,如果不能同时正确,则必须承认其中的一个是错误的。比如在辩论一个动物“是牛”“不是牛”。“是牛”与“不是牛”两种论断不能同时正确:如果认为“是牛”正确,就必须承认“不是牛”不正确;如果认为“不是牛”正确,就必须承认“是牛”不正确。
其七,在辩论中遇到两个矛盾的论断,不能说两个论断都是错误的,就必须承认其中的一个是正确的。比如辩论一个动物“是牛”“不是牛”。这两种论断不能同时错误:如果认为“是牛”是错误的,就必须承认“不是牛”是正确的;如果认为“不是牛”是错误的,就必须承认“是牛”是正确的。
(3)墨辩形式
墨家提出了如下种种推论形式,认为这些形式都是可用的:
其一,或然性的推论形式。遇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结论,否定了其中的一个,就可以选择另一个。如:“这种动物或者是牛,或者是马;它不是牛,所以是马。”
其二,假设性的推论形式。假设A事物是B事物存在的必然条件,如果B事物存在了,就应该承认A事物是存在的。如:“如果没有周武王,就推翻不了商王朝;商王朝被推翻了,所以一定是存在着周武王。”
其三,仿效性的推论形式。采用这一形式,必须首先要确立一个标准,以此标准之是为是、以此标准之非为非进行推论。如:“张三助人为乐,受到了大家的赞扬;李四也助人为乐,所以也可以受到大家的赞扬。”后句的结论以前句的因果关系为参照。
其四,列比性的推论形式。采用这一形式,首先要找出一个公认的论断作为并列对比的对象,之后以公认的论断推出新的结论。如:“白马,是马;乘白马,是乘马。”其中的“白马,是马”是作为公认的论断提出的,之后以“乘白马,是乘马”与之并列对比,由肯定“白马,是马”而进一步肯定“乘白马,是乘马”。墨家认为,使用这种推论形式必须注意概念使用的一致性,概念不一致就不能推。比如,不能从“其弟,是美人”推出“爱其弟,是爱美人”。因为其中的两个“美人”不是一个概念。“其弟,是美人”中的“美人”,指相貌长得好;“爱其弟,是爱美人”中的“美人”,指美貌女子。二者的内涵和外延都不一样。
其五,比喻性的推论形式。即以事例来说明某一论题。如:“猫比老鼠厉害,比如这只猫捉过两只老鼠,那只猫捉过三只老鼠。”
其六,援引性的推论形式。在这里,墨家是特指以论敌承认的论据作为自己的根据进行推论。比如论敌说“厌恶盗贼多,并不等于说厌恶人多”,由此可以推出“杀了盗贼,并不等于杀了人”。因为在论敌之论中,“盗贼”与“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指之实不同。既然如此,己方援引之,论敌理所应当认可。
其七,推测性的推论形式。亦即由已经验证的事物属性或情况,推出未经验证的事物属性及情况。如:“顺水行舟要比逆水行舟快,因此顺风行走要比逆风行走快,因为水风都具有推动力。”其中“顺水行舟要比逆水行舟快”是已经验证的事物,“顺风行走要比逆风行走快”是推出的事物,之所以能够推,是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水风都具有推动力”。
(4)哲学价值
中国古代的名辩学说在百家争鸣中萌生,在各家论辩中形成和发展。它总结了中国古代人类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提出了比较精深的道理,为人们的思维制定了比较正确的规范,成为中华民族思维发展的指南。
它的突出特点有三:一是循实。它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推论形式符合所思所推事物的实际情况,以客观事物及其之间的真实联系为思维和推理的根据。二是循理。它要求论说遵循正确的规则和道理,不得随意或越轨。三是循类。它在诸多的推理规则中,以同类相推为基础。由此三大特点而引申出两种类型的规则和道理:一类是强调名词概念在推理过程中涵义的稳定性。它要求是一便是一,是二便是二,不能既是一又是二。如公孙龙倡导“白马非马”之论。认为“白马”一词的所指只是具体的白色的马,而“马”一词的所指是马类。具体的白色的马与马类,就概念而言,是不同的,“白马”就是白马,“马”就是马,二者不能混同。因此,“白马”不是“马”。另一类是强调名词概念在推理过程中涵义的灵活性。它要求名词概念随着所指实物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固守概念的一种涵义而脱离变化了的实际事物。如墨家曾有“杀盗非杀人”之论。认为“盗是人”,然而“杀盗却不是杀人”。因为“盗”这一概念所指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而言具有不同性质,因此其涵义在不断变化。就“盗”所指对象的自然属性而言,具有人体、人首、人言、人行,归于人类,因此是人;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入人之室,窃人之物,不仁不义,背离人性,因此又不是人。所以“盗是人”与“杀盗非杀人”,两句话中的“盗”,字同义不同。据此“盗是人,杀盗非杀人”可以成立。
中国古代的两类推理规则虽然是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但却各有道理,分别反映出人类思维遵循的两种规律。按现代人的语言来说,第一种类型反映出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第二种类型反映出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它们各是人类思维总规律的不同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这两种规律在中国先哲那里虽然还没有提炼为纯粹的思维形式,还没有以普遍的公式化的形式表述出来,还与一些具体的论说内容融合在一起,但已显示出了人类智慧的深邃和洞彻。
相关参考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很多惊才绝艳的思想家,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期,诸子百家横空出世,除了有名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之外,还有不少声名不显或是几乎已经消失在历史上的流派,而名家就是其中之一。
邓析(前545-前501),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
邓析(前545-前501),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
战国时期,有个人叫公孙龙,是诸子百家中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人们尊称他为公孙子。有一天,公孙龙来到赵国,拜见赵惠文王,想用夸张的大话来迷惑赵惠文王,希望得到赵惠文王的重用,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对赵惠
传统文化 除了“儒墨道法”之外,先秦诸子百家其他的学派都有哪些
除了“儒墨道法”之外,先秦诸子百家其他的学派都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思想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正源所在。但百家中的“儒墨道法”四大显学对后世产生广泛而
传统文化 除了“儒墨道法”之外,先秦诸子百家其他的学派都有哪些
除了“儒墨道法”之外,先秦诸子百家其他的学派都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思想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正源所在。但百家中的“儒墨道法”四大显学对后世产生广泛而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墨子,姓墨名翟,是我国春秋末、战国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墨子的出生地,一直都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
列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除老子、庄子外,道家的又一代表人物。道家是在先秦时期创立的,道家思想始于老子,他收集先人的智慧,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步形成了“无为”等相关的道家理论,标志着道家
列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除老子、庄子外,道家的又一代表人物。道家是在先秦时期创立的,道家思想始于老子,他收集先人的智慧,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步形成了“无为”等相关的道家理论,标志着道家
1、干精神工作的人而让自己守全从思想掉入梦想,必遭不幸!他自以为进得去便出随时出得来,并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他想错了。——雨果 2、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