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故事 小郑和造船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困难是人的教科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爱国故事 小郑和造船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时候,有个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

  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呵,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相关参考

爱国故事 小郑和造船

  明朝时候,有个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

爱国故事 小郑和造船

  明朝时候,有个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

爱国故事 少年和祖国的未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该像先辈那样,从小就立下为国为民服务的壮志,好好学习,掌握各种本领,为建设和保卫祖国作好准备。  1990年,我国北京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要开好这样大规模的运动

爱国故事 体育场上爱国情

  现在,国际上文化体育交往特别多。有些运动员和演员在国际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得了奖。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表现也并不一样。那些心中有祖国的人获得了人们真正的敬意。  50年代,

爱国故事 体育场上爱国情

  现在,国际上文化体育交往特别多。有些运动员和演员在国际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得了奖。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表现也并不一样。那些心中有祖国的人获得了人们真正的敬意。  50年代,

爱国故事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蓄须明志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

爱国故事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蓄须明志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

爱国故事 容国团的爱国情

  现在,国际上文化体育交往特别多。有些运动员和演员在国际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得了奖。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表现也并不一样。那些心中有祖国的人获得了人们真正的敬意。  50年代,

爱国故事 容国团的爱国情

  现在,国际上文化体育交往特别多。有些运动员和演员在国际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得了奖。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表现也并不一样。那些心中有祖国的人获得了人们真正的敬意。  50年代,

爱国故事 重金难动爱国心

  1980年4月,《株洲日报》文艺编辑黄俊,带着爱人和孩子到泰国去探望阔别40余年的父母和亲友们。父亲在泰国曼谷经商,有一定的资本。父子久别重逢,十分高兴。父亲说:“俊儿,你是我长子,这笔财产就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