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大全 佛学参悟励志语录
Posted 语录
篇首语:知识是头上的花环,而财产是颈上的枷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章大全 佛学参悟励志语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佛学参悟励志语录
1.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5.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6.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7. 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8.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9.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0.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1.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2.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3.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4.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5.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6.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7.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8. 佛家不讲爱情,佛讲慈悲。
19. 有一些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爱情,那还有什么意思?
20.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1.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2.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3. 般若智慧里面有没有爱呢?有。那个爱不叫做-爱情,叫慈悲。
24.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5.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26. 世间人把爱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
2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8.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9.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30.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相关参考
1.不可说,不可说。2.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4.苦海无涯,回头是岸。5.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6.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
1、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3、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4、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5、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6、两君子无争
晋末高僧竺道生15岁就登坛讲法,20岁上庐山讲授佛法,成为江南的佛学大师,他潜心研究刚传入中国的《涅槃经》,参悟到其中的奥妙,得出“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推断,因此被逐出庐山,他流浪到苏州虎丘山讲法
参悟人生的加法与减法读过一篇随笔《生活的篓子》,很受启发:一个生活沉重的人去见智者,智者给他个篓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捡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等那人走到终点,累得趴下。智者说,这就是你为什么感
人生大彻大悟的短句,参悟生死大彻大悟句子1、人生苦短,您不必追求太多;中庭很小,您不必太饱。住所不追求奢华,而只追求温暖。爱情不求浪漫,只有终身陪伴。生活中,不要追求完美的生活,而要追求真实的生活。2
1、男人的爱是俯视而生,而女人的爱是仰视而生。如果爱情像座山,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而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视的男人就越少。2、女孩子应该时刻保持一个靓丽的状态,这句话真的值得参悟。因为,
1、有一种智慧叫大智若愚,有一种福气叫吃亏是福,有一种怨恨,只有宽恕可以化解,有一种失败,叫做永不原谅,有一种生活态度,叫做淡泊名利,有一种快乐,叫做放平心态。好好参悟这些,你会活得很幸福。2、为着阶
参悟禅理,称为悟禅。禅理之参悟,或修习实际之坐禅工夫,或从古则公案中参究佛法之玄旨,总之,皆以身心脱落、明心见性为参禅悟道之要务。〔禅林类聚卷五〕p4114
参悟禅理,称为悟禅。禅理之参悟,或修习实际之坐禅工夫,或从古则公案中参究佛法之玄旨,总之,皆以身心脱落、明心见性为参禅悟道之要务。〔禅林类聚卷五〕p4114
参悟禅理,称为悟禅。禅理之参悟,或修习实际之坐禅工夫,或从古则公案中参究佛法之玄旨,总之,皆以身心脱落、明心见性为参禅悟道之要务。〔禅林类聚卷五〕p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