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曹丕

Posted 曹丕

篇首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曹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到易中天的品三国,到这两年火热的卑鄙的圣人,曹操一点点从过去的奸人转化为奸雄,甚至是英雄,而最终称帝代汉完成曹魏霸业的曹子桓却显然没有这么走运。

如果他的后代再稍微给力一点,即便只是他本人或者他的子孙们稍微长命一点,形势也许大不相同,他也许会成为开国明君,退一步讲至少不会承受如此多的骂名,然而历史总是不容假设,这大概是作为后人的我们永远遗憾的一点吧。

我似乎从没回答过如何评价某某这样的问题,总是觉得自己功力不够,但是放过这样一个安利的机会实在可惜,初答送给子桓。

理了理思路还是决定从三方面来简单讲讲~1、性格

(1)少年公子哥儿

早年的子桓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肥马轻裘的公子哥儿,有《善哉行》中两句“策我良马,被我轻裘”,另有《与吴质书》中一段“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博奕,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

”可证。

(2)大魏真文青

但显然后面世子之争愈演愈烈之后,子桓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严厉的父亲,被远调的好友,深深的不安全感无一不是子桓心中忧思的源头。

然而子桓又是一个忧愁来得快(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知之。

),去得也快的人(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说他没心没肺似乎不太妥帖,然而说他率性豁达又好像总也不对味。

从子桓的《与王朗书》里的“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

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疫疠数起,士人雕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以及《典论·终制》里的“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我们发觉子桓考虑的是人之生死,国之兴亡,带着某种人力无可抗拒的无奈,却又充满深深的自省,这像是一个国君说出来的话吗?不像,放到现代,倒是有点像个文艺青年,所以总是开玩笑地称呼子桓为大魏文青。

这样的子桓,这样莫名的忧伤,这样独特的思考,让人无法不对这样一个人感兴趣,进而为之动容,对子桓的认识,从他的文字开始,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3)爱憎分明

也许是因为年少时的快乐时光与后来世子之争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总是独自陷入思考的子桓似乎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对于家人朋友,他可以抱有最真挚的情感。

首先逃不开的总是要说说子桓和子文子建的关系,这一点在别的问题里间或说过一些(参考如果曹冲当了魏主,三国历史会有何变化?) 其实单从子桓没有对子建下杀手以及最后的“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我们就没有理由责怪子桓了,毕竟他做的已经比大多数君王要好了。

还有题主提到的七步诗基本可以肯定是后人伪作,见在历史上真的有七步诗这件事吗?至于曹彰之死阴谋论毒枣事件又是出自不靠谱小说集《世说新语》,诸位无视之就好。

他对于家人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体现,例如建安十六年曹公出征,母亲与诸弟皆从写下的《感离赋》,还有怀念父亲所写的《短歌行》等,最爱“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几句,对于时间逝去的无奈,对于父亲去世的哀思,完美地寄托于寥寥数语间,余味无穷。

另外说两件子桓与家人之事作为这一部分的补充。

曹公听闻丁仪的才名,虽未得见,就打算把清河公主嫁给他,子桓听闻却说:“女人比较注重外表,丁仪眼睛不好,恐怕清河不会高兴的,不如把她嫁给夏侯惇的儿子。

”生在帝王家原本就要做好被政治联姻的准备(隔壁东吴家的孙小妹笑而不语),而子桓却能站在妹妹(?还是姐姐不确定)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实属难得。

当然丁仪因为这件事恨上了子桓,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子建的怀抱这是后话。

另外一件是关于曹公的另一个儿子曹干,一名良。

母亲陈氏生下他后不久就去世了,他五岁的时候曹公也病重就对子桓说:“这孩子三岁失去了母亲,五岁怕是要失去父亲了,之后就交给你抚养了。

”子桓就一直自己亲自养着他,比对其他弟弟都好。

曹干年纪比较小分不清楚,总是叫子桓“阿翁”(父亲),子桓总是纠正道:“我是你哥哥~”每次他叫错,子桓总是要感慨一番,至于哭泣。

子桓的眼泪让人唏嘘,也许是想起了疏离的父亲,亦或是早逝的兄长,也可能是那个远在彼方的同母弟弟,会因为一句“阿翁”哭泣的子桓无疑是一个性情中人。

关于家人说的有些多,朋友就简单说说了,他给吴质写的几封信都是魏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语言流畅,情真意切,值得一读。

另外还有一个子桓吊唁王粲时学驴叫的故事,不过出自《世说新语·伤逝》,可信度不明,就不细说了。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子桓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有爱自然就有恨,谁一生之中没做过几件操蛋的事?子桓也逃不过如此。

杀甄姬、罪曹洪、讽于禁这些子桓的黑点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多说了。

其实个人觉得曹洪这件事的真伪值得怀疑,因为从头到尾想想这件事你会发觉明显得不合逻辑,我倾向于认为曹洪的确因为某事得罪了子桓,但绝对不可能是钱财这种肤浅的理由,身为富二代官二代的丕子,呃,不对,子桓,怎么会缺钱花?缺钱不问爹娘要,问叔叔要?虽然子桓有时候有点二(后面详说),但也不至于这么二吧!还有于禁这个事情也不能单纯怪子桓,之前我有就这件事提问过,比较赞同吴易大神的观点,子桓的处理不能简单得以小心眼来评价,因为于禁当时既不能用,也不能杀,仔细体会一下,就会发觉其实子桓的处理十分巧妙。

另外还有鲍勋忠言逆耳被子桓一怒咔嚓,戴陵被降罪等事件,让人感觉子桓略有昏君的嫌疑,这边还是要为子桓辩解一下。

子桓并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但是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的方式,如果是真心为他好,站在他身边支持他的人说的话,子桓还是会听的。

例如一直支持子桓的崔琰劝谏阿丕烧了弓箭,扔掉骑服一段(文帝纪里可以看出子桓对狩猎那是绝对情有独钟的,可怜的戴陵就因为劝谏这个被降罪了),子桓竟然就乖乖听话照做了,完全没有半点熊孩子的模样!还有辛毗不同意子桓迁民到洛阳的做法,坚决反对,一再劝谏,子桓很生气地表示不想与他谈论此事,辛毗不依不饶抓着子桓的衣服,差点把子桓扒了(此处为答主脑补),子桓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这一段真的很有画面感有木有!?),最后还是部分听从了辛毗的意见。

而辛毗也劝过子桓少打猎,子桓此后就真的很少打猎了。

从这边可以看出子桓并不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什么忠言也听不进去的昏君啊~说到辛毗顺便插另一件事,当子桓被立为太子后,非常高兴地搂着辛毗的脖子说了一句:“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结果又被后人批说是得意忘形。

唯一一次发自内心的高兴到了辛家姑娘宪英那里也是成了如此不堪的形状,当然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是最好,然而子桓毕竟不是圣人,将心比心一下,自己花了很多功夫做成了一件事开心一下,感慨两句,又有何罪?(4)二逼青年

这一段比较少,但特别逗。

说是魏晋时流行熏香,最有名的当然是名满天下的令君那个荀令留香的故事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子桓也有这么一出,不过比较囧。

《魏书•方技传》载曰“马恶衣香,惊啮文帝膝”。

这……同样是熏香,怎么放到不同人身上结果如此不同,默→_→另一件事是黄初六年打孙权的时候,“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另外就是文帝纪最后那段《典论·自叙》里子桓被令君夸了一句后,兴致勃勃地自夸自己的骑射本领的那一段实在是太可爱了~还有令君的倾城一笑(我去,话题偏了→_→),别说阿丕,连答主我都根本把持不住啊!还有用甘蔗和邓展比武以及在诏书里宣传他此生挚爱——葡萄,这些奇葩的事情不一一详说了。

2、个人能力

(1)文

要工科女来做这样的评价,实在为难我了,好在有先生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这边贴一篇叶嘉莹 《汉魏六朝诗讲录》——曹丕,私以为讲解得那是极好的,这边结合叶嘉莹先生的讲录和自己的理解简单说两句。

子桓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燕歌行》;最早的文学与理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在这里要顺便提一句,子桓是邺下文人实际上的领袖,通称“白雪公子与七个小文人”(口胡);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

撇开曹公不说,子桓和子建的作品历来总是被人拿来比较,我个人倒是更加同意刘勰的“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之说,但是王夫之所谓的曹丕、曹植的作品有“仙凡之别”又似乎是过了。

读两人的诗文,风格体裁不尽相同,二人擅长的部分也不同,很难作出客观的比较,若是喜欢玲珑词笔型自然是爱子建,若是喜欢直抒胸臆型自然是爱子桓。

我个人是觉得子建的文字功底绝对强悍,但总有为文字而创作之感,不像子桓是为情感而创作,所以王夫之觉得子建的诗是可以学的,而子桓的诗是学不来,这也就可以理解了吧。

(2)武偷个懒直接贴《典论·自叙》里的原文吧,太累了→_→乱世中的可怜小孩啊,几岁就开始学骑射了!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

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

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

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

另外还有给令君炫耀的这段: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

”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

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

”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

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

跟邓展用甘蔗打架的这段: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

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

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

展意不平,求更为之。

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

展言原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

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原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

”一坐尽欢。

考虑到是子桓自己写的,自夸的部分打个折应该也不会太差到哪里去,反正也用不着他亲自冲到前线杀敌,这个程度算是不错了,担得起文武双全四个字了。

(3)战

老实说子桓实战履历不佳啊,就建安二十四年KO造反的魏讽一战赢得漂亮,为父亲解决了后顾之忧。

然后就是三次不辞辛苦,亲征孙权,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守成之君,还是有开拓进取之心的。

第一次南征提高了威望,第二次南征兵分三路各有斩获,第三次就是前面提到的最囧的河水结冰那次。

总的来讲打仗不够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渣吧,跟孙权有的一拼。

但是顺道一提,据《旧唐书·经藉志》所载,曹丕著有《兵法要略》十卷,可惜此书已散佚,无法更多的了解其军事思想与谋略。

补充阅读:曹丕三路伐吴(4)政老实说这也不是我擅长的部分啦,吴易大神分析了一部分,我从另一个角度讲讲,那就是看他上台后发布的一系列诏令。

例如禁止拜谒老子庙,禁止“非祀之祭,巫祝之言”,而白孔子的后裔孔羡为“宗圣侯”,修正被战乱毁坏的孔子家庙,回复以前的制度规模。

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在短时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得以复兴。

还有下令除禁轻税,说关口渡口是用来便于商旅通行的,池水林木是为了防御灾害的。

设置禁令,家中税收,于百姓不利,于国家不利。

这对战乱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减轻人民负担,促进贸易,发展经济,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他还下令殡葬死亡将士,禁诽谤,禁复私仇,议轻刑,以收拾散乱的民心,使逛到北方地区出现多年不见的安定和平。

以及明令凡宦官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向太后奏事,太后家族不得当辅政之任,更不得接受茅土分封的爵位,使得魏一代没有发生因宦官、女主干政而造成的政治危机,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明鉴。

在用人问题上,继续推行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大政方针,使两汉的差距制度得以维持,特别强调不要在年龄和资历上限制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发展,并以吕尚和周超的太子晋作为例子。

虽然后来接受陈群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培养新的士族,单核吸金以后的“九品中正制”严格士族与庶族的门阀制度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参考:魏文帝集全译.pdf_免费高速下载3、评价

挑几条比较有内容的历史评价:

陈寿:“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张溥:“霸朝初创,力更旧辄,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

”比起某些样板式的明君,子桓无疑是一个更有血有肉的人,会得意,会失落,会开心,会伤心,那个种着甘蔗思考着生死的男人,叫人如何不爱?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共14个朝代。从220年曹丕称帝至589年隋朝建立,这段时间只有37年的大一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动荡的时代,人物多,民族杂,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冰与火之歌。不过魏晋

文史百科 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共14个朝代。从220年曹丕称帝至589年隋朝建立,这段时间只有37年的大一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动荡的时代,人物多,民族杂,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冰与火之歌。不过魏晋

文史百科 历史的评价题怎样做啊

思路分析]所谓评价,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思想观点做出的相应结论,以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解题过程]正确进行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辩

文史百科 历史的评价题怎样做啊

思路分析]所谓评价,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思想观点做出的相应结论,以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解题过程]正确进行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辩

我读经典 《战略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术对《战略论》评价是怎样的?

《战略论》简介《战略论》是利德尔·哈特的代表作。该书的撰写、增修和出版,前后经历了近40年。1929年,利德尔·哈特将其多年撰写的《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一书出版,其中首先使用了“间接战线”一词。194

文史百科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文史百科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文史百科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文史百科 怎样评价历史,历史人物

马克思说过,“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而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可见,人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一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

文史百科 怎样评价历史,历史人物

马克思说过,“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而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可见,人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一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