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为什么历史上孔子的地位比墨子要高
Posted 阶级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为什么历史上孔子的地位比墨子要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墨家提出了系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价值观,在逻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建树,是中国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一个硕果累累的学派。
可惜的是,这个学派随着秦王朝统一中国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而中绝了,它所倡导的价值观、逻辑学、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也随之夭折,这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巨大的损失。
墨家和墨学中绝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代表处于平民阶级(当时称为“国人”)地位的手工业者的利益。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平民阶级是一个介于贵族阶级与被奴役的“野人”之间(其性质介于奴隶和农奴之间)的阶级,这个阶级享有参加朝会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力,有运用舆论褒贬国君、执政和贵族的权力。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与贵族或国君订立“盟誓”,在遇到经济困难时有获得国家和贵族救济的权利。
总之,这是一个享有一定民主权利的阶级。
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封建统治者实行“强本(农业)抑末(工商业)”“重困商贾”的政策,手工业者的地位下降到农民之下,丧失了一切民主权利。
这就使墨家不可能再存在下去了。
追答
墨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体系。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德力”并重、“义利”统一的观点是这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并有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自然科学、逻辑知识作为外围。
它的重要特征是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尚贤),重视发展生产。
虽然这个体系有轻视乃至否定文学艺术的缺点,但从结构上来看却有胜过当时的儒家体系和道家体系之处。
可惜的是,这个学派后来中绝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受儒家重义轻利,“德力”分离的价值观的统治,虽然后来也有少数思想家提倡过“德力”并重(王充)和“义公天下之利”(张载)的思想,但没有发生多大影响。
这种重“义”轻“利”、“德力”分离的不良倾向及伴随着它的对逻辑学、科学技术的轻视,是16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乃至整个文化逐渐落后的思想根源之一。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变革我们民族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体系,肯定“力”和“利”的价值,同时也不忽视道德的价值,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方针,以推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没注意点到邀请采纳了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