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怎么死的死在那
Posted 坟墓
篇首语: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怎么死的死在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梁山伯因思念祝英台积劳成疾,最终不知身亡。
而祝英台在成亲当天经过梁山伯坟墓,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只见一对蝴蝶从坟墓中飞出。
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故事内容: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
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
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
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扩展资料
提起《梁祝》,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百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被各种艺术种类改编演绎,小说、戏剧、影视、音乐……,这一传说甚至在世界上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简单来讲就是死了都要爱的故事,当中穿插一些女扮男装、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的通俗桥段以增加阅读量。
从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金楼子》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改编演绎,《梁祝》也从一个单纯的传说故事,发展为一个艺术创作的“母题”。
而当它成为了艺术经典之后,就很少会有人把它拉下神坛,看看它回归现实生活之后,还能站稳脚跟吗?
版本一:唐《宣室志》
最早记载“梁祝”传说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但原书已散失。
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时,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
山伯,字处仁。
祝先归。
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 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
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城西。
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
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完全看不到祝英台与梁山伯之间有任何爱情线索。
祝英台回家两年后梁山伯才想起去看看老同学,可见二人最多也就算是普通朋友关系,知道英台是女孩子之后便想要提亲,也许是觉得她各方面条件都挺合适,两人又是旧相识,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娶她也是不错,省的老大不小了被催婚。
但当知道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氏之子后,山伯也并没有如何不舍,本来也只是觉得合适而已嘛,不成就算了。
这最多也就算是山伯一次失败的相亲而已,之后生活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这里的梁山伯比较豁达,也想得开,既然一时不能成家,那就先立业吧,所以他努力求取功名,当上了县令,谁知道身体不好,没多久病死了。
这些都跟祝英台没什么关系,只能说是人各有天命。
而这里的祝英台虽然一开始“伪为男装求学”,显得挺离经叛道的,但她骨子里还是一个知道轻重、守着女子本分的人,上学期间并没有暴露身份,也没有喜上谁,回家后服从家里的安排,嫁给“马氏子”,拒绝了后来才提亲的梁山伯,之后两人再没见过面。
而后来她在出嫁路上忽遇风浪阻船,得知梁山伯墓在此,前去祭奠,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同学一场,而“地忽自裂陷, 祝氏遂并埋焉”,这一结果实属偶然,整个故事都算不上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一个被抹上了传奇色彩的坟墓吞人的故事,甚至可以归为志怪小说。
清朝的翟灏也是这么想的,他将《宣室志》中的这个故事收录在《通俗编》卷三十七中,仅标注为“梁山伯访友”,与爱情无关。
版本二:明《情史类略》
到了明代冯梦龙时进行了改编,他写了两个版本,一个收录在《情史类略》中:
“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
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尝同学祝先归。
梁后过上虞访之,始知为女。
归乃告父母,欲娶之。
而祝已许马氏子矣。
梁怅然若有所失。
后三年,梁为鄞令,病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
又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处,风涛大作,舟不能进。
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
忽地裂,祝投而死。
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
和帝时,梁复显灵异效劳。
封为义忠有司立庙于鄞云。
吴中有花蝴蝶,橘蠢所化。
妇孺呼蝴蝶黄色者为梁山伯,黑色者为祝英台。
俗传祝死后,其家就梁冢焚衣,衣于火中化成二蝶。
盖好事者为之。”
这个版本里祝英台的人物性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然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游学归来后便遵从家里的安排嫁人,对梁山伯也并无爱情可言。
反倒是梁山伯这个人物显得有点狭隘了,他提亲被拒,一直郁郁寡欢了三年,死之前还特意留下遗嘱,要“葬清道山下”,因为这是从祝家到马家的必经之路,死了还要给人添堵,等到英台路过前去祭拜,则“忽地裂,祝投而死”,仿佛是山伯的灵魂故意操纵的结果,因为他后来还“复显灵异效劳”。
而比较起来,马氏作为受害者,却显得挺大度,英台死后,“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还给自己未过门的妻子申请了一个“义妇”的封号,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版本三:明《喻世明言》
还有一个版本记录在《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写得非常详实,人物形象饱满,与现行的梁祝故事最为接近,可以说是梁祝故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又有个女子, 叫做祝英台, 常州义兴人氏, 自小通书好学。
闻知余杭文风最盛, 欲往游学。
其兄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岁不同席, 不共食, 你今一十六岁, 却出外游学, 男女不分, 岂不笑话!’英台道: ‘奴家自有良策。
’乃裹巾束带, 扮作男子模样, 走到哥嫂面前, 哥嫂亦不能辨认。”
“英台临行时,……对天祷告曰:‘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学, 若完全名节,此枝生根长叶,年年花发;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门风,此枝枯萎’。”
这里将英台的父母改为了兄嫂,不过根据“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观念,也不为过。
英台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子,知道杭州的文风最盛,就提出去游学,而且她胆大心细,考虑事情周全,为了打消兄嫂的顾虑,提出女扮男装,并且发誓会注重女子名节,绝不会有败坏门风之事,兄嫂这才放心让她出门。
而且她在学校三年,“衣不解带”,从没让人发现,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细心、体贴、好学、办事有分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阳光开朗懂事的女孩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关参考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剧种中优秀的传统剧目。本世纪40年代就曾由袁雪芬等人编为《梁祝哀史》上演。建国后,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又进行了重新整理和改编,始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了1400多年。古时候,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聪明热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三年间,她
梁山伯与祝英台历史上面有这两个人。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说,有很多权威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过考证,并且证实了在历史上面这两个人确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是一件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且有很
梁山伯与祝英台历史上面有这两个人。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说,有很多权威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过考证,并且证实了在历史上面这两个人确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是一件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且有很
梁山伯与祝英台历史上面有这两个人。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说,有很多权威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过考证,并且证实了在历史上面这两个人确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是一件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且有很
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人。不过,二人所处的年代不同。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
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人。不过,二人所处的年代不同。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
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人。不过,二人所处的年代不同。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认为,该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认为,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