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四川美术学院旅游后观后感600字

Posted

篇首语: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能忘掉教训;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四川美术学院旅游后观后感600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的故事

即使在千城一面的今天,山城重庆依然独具特色。

即使全中国都在轰轰烈烈地修建地铁,山城重庆依然标新立异,一条条轻轨,犹如一条条飘带,载送着一批批的乘客,或于高楼狭缝中穿城而过,或于空旷江面上昂首阔步。

即使所有的城市都在前仆后继地抛离过去,重新印刻上使用率非常高的新地名,山城重庆依然我行我素,保留了大量珍贵的老地名。

其中最突出的,是无处不在的,以“沱”和“坪”为结尾的老地名。

原来,“沱”表示停船的水湾,“坪”则表示平坦的场地。

以水运崛起的重庆,被誉为码头城市的重庆,每一处的“沱”,都见证了其曾经的辉煌,而每一处的“坪”,则是山城中的稀有宝地。

山城重庆有许许多多响当当的名片,其中最闪亮的名片之一,便是四川美术学院。

说起川美,院长罗中立还是该校学生时创作的油画《父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红光亮”为主导的时代,《父亲》所带领的“伤痕美术”异军突起,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走进四川美术学院,只源于一颗小小的好奇之心,没想到,却处处收获了惊喜。

这颗小小的好奇之心,在于远近闻名的涂鸦街。

四川美术学院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九龙坡区的黄桷坪老校区,一个是沙坪坝大学城的虎溪新校区。

黄桷坪校区的这条涂鸦街,只缘于罗中立院长的一个建议。

然后,整条街道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喷涂行为,形成了今天全长1.25公里,据说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群,也是旧城换新颜的一个典型案例。

涂鸦街在欧美国家,早已见怪不怪,但在中国,究竟还是稀奇事。

可置身于鸿篇巨著的涂鸦街中,却总觉得欠缺了点什么。

也许,涂鸦本应随意自由,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向上需经由政府领导审核批准,向下需征得居民的应允赞同, 图案色块都是多方确定的,学生只是负责根据色块编码进行涂色,出来的成品中规中矩,哪还能叫涂鸦呢?只有在不经意的角落里,又或被废弃的围墙上,那随心所欲的喷画,才是涂鸦的精髓所在。

不过,让老旧的社区重新焕发生命力,总归是好事。

在涂鸦街闲逛的时候,见到不远处开往虎溪校区的公交即将开动,用了0.1秒的思考时间,便直接坐了上去。

万万没有想到,真正的惊喜,在后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我一直觉得大美应该是沧桑的,历经磨难后身临其境才能领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对于打卡式的到此一游模式,一直不太感冒。

前往虎溪校区,果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竟驶出了收费站。

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校园,欣喜一浪接一浪,竟不曾停止。

话说,新校园建设时,罗中立院长提出绝不铲平一个山头,让建筑物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理念,然后便交由副院长郝大鹏主持设计。

单凭这个设计理念,在一切推平重来的中国,便已独树一帜。

如若中国再评选新十大最美校园,“农村原生态”校园——四川美术学院的虎溪校区当居榜首。

第一处惊喜,便在于校园尊重、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

校区内矮丘浅谷密布,共有26处小山丘和11条小山谷,置身于其中,错落有致,有如世外桃源。

景观设计,讲究视觉效果丰富多样,建筑植被精心布置却显现出随意自由,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只有如此般高低起伏的地势,才能将人文元素溶于自然环境中,即使未有一步一风景,亦能做到移步换形,营造出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效果。

第二处惊喜,在于校方在校区中心地带保留了原有的农田农舍,还将农民聘请为园艺工人进行维持和打理。

漫步于校园中,不仅能于农舍旁见到嗷嗷待哺的小鸡,水中畅游的鸭子,悠闲自得的白鹅,还能在羊肠小道中与山羊擦肩而过!好一派田园风光,居然是出现在校区中心,现代都市人的田园追求,不也就是如此景致么?

第三处惊喜,在于通往农舍的断桥。

由古石板和古石雕铺就的断桥,长久以来一直在守护着这一片土地,后曾被拆除。

新校园做规划设计时,院长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农田农舍,还重金买回了这断桥,并按原貌在原址上重新堆砌而成。

写生是美院教学的传统,皖南、新疆、九寨沟,多少美景在笔头的勾画渲染下家喻户晓,又多少美景因纸张画册的记载而得以承传?也许,川美的学生,不再需要奔波于远方,去寻觅那一缕幽静与斑驳,因为,眼前、身旁、脚下,已是最好的写生基地。

第四处惊喜,在于农舍旁,那一池枯荷,以及倒影中亭亭玉立的逸夫图书馆。

逸夫图书馆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汤桦设计,设计取材于重庆地方随处可见的砖窑、仓库等,建筑主体的外表皮采用青色粘土砖叠砌,内部墙体及梁柱则采用清水混凝土,简洁而古朴,与农舍、枯荷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图书馆直入云端的尖顶设计,则如神圣的教堂,每一处的细节,每一个的光影变化,每一本知识的承载体,都是学子创作设计的灵感源泉。

第五处惊喜,在于校园中高低错落的土坡,蜿蜒盘旋的小道,乡土特色的回廊等等。

其实,最美的风景,往往在路上。

都市的人们,步伐匆匆,都市的生活,总是忙碌而压抑。

可走得太快了,就会把灵魂落下,忘了自己是谁。

也许,试着放慢脚步,于清幽美景中平复心情,就能看见自己那最初的样子。

第六处惊喜,在于主体建筑虽体量较大,但整体采用灰色调,而且能较好地融合在众多山坡之中,不至于显得突兀而不协调。

在人定胜天的思想主导下,建筑设计一味地追求高度,不断地突破原有的天际线,同时讲求大体量、大容量,以彰显建筑体在城市中的地位。

可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往往是依山势而建,将建筑体藏于自然环境中,让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让室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同时建筑体还可随四季变化而景色各异。

无疑,川美虎溪校区的建筑群做到了。

第七处惊喜,在于校园角落里大量出现的石刻和雕塑。

对于校方大量收集的“舶来品”,开始以为是高仿,谁知竟都是真品!实在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长满苔藓的古石碑,满眼青葱的绿地,再配以《收租院》系列的雕塑,实在是神来之笔。

《收租院》系列泥塑群像,由川美师生创作于1965年,反映的是当年地主收租的情况,平地一声雷,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多次在海外巡回展出。

第八处惊喜,在于校园中此起彼伏的梯田,茂密幽深的竹林,挺拔粗壮的黄桷树,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以及沁人心脾的梅花丛。

教学,从来就不应该局限于教室,局限于课堂。

在川美的新校园里,保存土地记忆,再现乡土风情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很好的学问,是一个个引人深思的课堂,是一处处焕发无限创意的情景剧场。

第九处惊喜,在于不设围墙的校园,虎溪公社,以及刘家琨设计的“七个小矮人”。

将校园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分界模糊化,突出校际资源共享,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做法。

而校园空间和重大商业街的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商业空间,为虎溪公社——中国最大的“画家村”——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平台。

罗院长表示,通过审核的艺术家,租用公社的租金,每月每平方米20元。

这个公共平台,既能很好地让学生接触外界,将自己的作品推向社会,又能吸引艺术家群体进驻,在 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进行良性循环。

与虎溪公社的红砖墙相呼应的,还有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为设计艺术系设计的“七个小矮人”——设计艺术系馆。

好的设计,永远是对现有环境资源的创造性利用。

这“七个小矮人”依靠着校园内的小山丘,顺坡就势,切分体量,化整为零,且将底层裙房作跌落处理,成为师生活动的绿化平台,再现了重庆特有的山城聚落形态。

整个建筑群以清水页岩砖、清水混凝土、素面抹灰为主要材料,线性的室外楼梯自由转折,连接起屋顶平台、天井和山坡绿地,不仅形成了具有冲击力的景观视觉效果,也构建了立体的景观路径。

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只源于一颗小小的好奇心,源于即将开动的公共汽车,我就踏上了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的旅途。

不看不知道,看了连做梦也会笑。

2013年,在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上,川美虎溪校区从全球14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亚洲地区唯一获奖的优秀公共艺术项目。

承前,才能启后。

四川美术学院是一扇窗口,打开了重庆的历史卷轴,也开启了当代艺术的新篇章。

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之风,源于70多年前的陪都时期。

陪都重庆,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囊括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顶尖艺术家和文化精英。

1937年10月,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内迁赴重庆,在重庆期间创作了影响深远的《巴人汲水图》;1938年至1945年,林风眠辗转抵达重庆,独居于长江南岸大佛殿的一间旧房中,专心于绘画探索;1939年4月,傅抱石携全家迁往重庆,在重庆期间,创立了自己的画风,并迎来了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1939年至1945年,张大千多次在重庆、成都举办画展;1942年,吴冠中随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迁往重庆,于当年完成了学业,并于次年在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

在陪都文化高度繁荣的局面下,四川美术学院诞生了。

抗战胜利后,即便诸多文人墨客亦纷纷回迁,但这朵艺术教育奇葩,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盛夏。

在1980年的“全国青年美展”上,川美学生的作品几乎囊括了金、银、铜等奖项,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举夺得金奖。

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中,更是有1/3出自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

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就是以《大家庭》系列油画蜚声国内外的张晓刚。

在2009年雅昌艺术网发布的《拍卖市场年度调查报告》中,51岁的张晓刚以3.01亿元的总成交额取代2008年榜首吴冠中,排名第一,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画家。

在或近或远的将来,传奇故事还在延续。

只要办学初衷不变,只要教学环境不变,四川美术学院还将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出一位又一位的大艺术家。

而你,为走进这所艺术圣殿做好准备了吗?

高原(北京)2014-12-18 12:22:03

鸳鸯蝴蝶梦(达州)2015-02-16 16:02:28

勇气是什么?是哭着要你爱我,还是哭着要你离开?其实当你的心情很容易被另

一个人所影响时,你便会知道他对你意义非凡。

拥有了勇气与智慧,你需要一个

机会,第一步你需要一张游轮船票,淘宝网上的 四川环游天下 他们家的船票

,是一次非常好的旅行的机会。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张杰黑暗的心酸史

张杰出身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上。他从小非常喜欢唱歌,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报考音乐学院,上的是四川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克他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依然非常的浓厚。2004年张杰参加了莱卡我型我秀

文史百科 全国8大美院排名榜

教育部第四轮美术学学科评估排名: 1.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AcademyofFineArts),简称“央美”,诞生于1918年,初名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版画艺术家赵延年

进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赵延年教授的家,你甚至都不用换鞋。由此你就可以感觉出主人的性格:朴实、谦和、不拘小节。赵教授是1957年应聘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版画系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于195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版画艺术家赵延年

进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赵延年教授的家,你甚至都不用换鞋。由此你就可以感觉出主人的性格:朴实、谦和、不拘小节。赵教授是1957年应聘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版画系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于195

道教 李淞中国美术史文集简介

神圣图像:李淞中国美术史文集作者:李淞出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书号:978701015468 内容简介《神圣图像:李凇中国美术史文集》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凇的自选集。李凇教授关

文史百科 中国美术发展史

中国美术的载体局限于宫廷和学院之中。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孤独的艺术家,他们在田园和山林当中进行创作。这常常是一些学者和被贬的官员,他们对社会现状不满,从而逃避现实。每逢朝代更替时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比如,

文史百科 色达旅游的主要历史与要点

色达县位于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四川、青海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壤塘县、甘孜县

文史百科 色达旅游的主要历史与要点

色达县位于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四川、青海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壤塘县、甘孜县

文史百科 色达旅游的主要历史与要点

色达县位于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四川、青海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壤塘县、甘孜县

文史百科 北京印刷学院的历史沿革

北京印刷学院前身是文化部所属文化学院印刷系,始建于1958年11月。1961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消文化学院,印刷系并入轻工业部所属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改名为印刷工艺系。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