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试重点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试重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楼上的貌似说的是九年级的历史要点吧,楼下的居然也是,晕……
额,我们这边(武汉)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很重要的,
我是初三的学生,今年刚刚中考完。
主要有这些:
1.手工工场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
2.文艺复兴
3.宗教改革
4.启蒙运动
5.近代科学的诞生
6.新航路的开辟(这个比较重要)
7.英 美 法 资产阶级革命
8.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民族关系、政治、外交情况(这个不是很重要)
9.工业革命(非常重要)
10.整个世界形成正题(这个里面许多概念容易弄混,要注意总结)
11.日本明治维新
12.海地黑人奴隶起义(重要性,一般)
13.虎门硝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14.南京条约
15.北京条约
16.马关条约
17.关天培、邓世昌、太平天国农民军运动(不是很重要)
18.洋务运动
19.戊戌变法
20.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8-19都很重要)
21.工业化和城市化,即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不是很重要,但一定要把知识点弄清楚)
22.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同上)
23.社会两极分化,工人三大起义(同上)
24.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很重要)
25.第一次世界大战
26.经济危机
27.第二次世界大战
2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9.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30.美国罗斯福新政
31.新文化运动
32.五四运动
33.中国共产党成立
34.中共一大、二大、三大
35.国共合作
3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遵义会议(25-36都很重要)
37.长征(没有上面这些革命什么的重要)
38.跨入20二十世纪的中国物质和思想上的转变(同上)
39.九一八事变
40.七七事变
41.南京大屠杀、细菌战、“三光”政策
42.西安事变
43.国共第二次合作
44.台儿庄保卫战(了解就可以了)
45.日本投降
4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代表的不同的政治方向
47.双十协定
47.解放战争中的四(书上具体讲了三大战役)大战役
48.新政治协商会议
49.新中国的诞生
应该就这些吧,我是按照历史书的目录总结的,打得我累死了……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不仅要记住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还有记住它们的意义,
比如,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革命第一枪
一定要把有联系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记。
不过,如果你是初三的,
最后还要以《考试说明》上的为主。
以上只是历年来的要点,
况且我也不是历史老师。
祝你历史考个好成绩,O(∩_∩)O~
相关参考
楼上的貌似说的是九年级的历史要点吧,楼下的居然也是,晕……额,我们这边(武汉)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很重要的,我是初三的学生,今年刚刚中考完。主要有这些:1.手工工场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2.文艺复兴3.宗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班级: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班级: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班级: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略)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1)成立标志——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略)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1)成立标志——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略)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1)成立标志——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略)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1)成立标志——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附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