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陕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平阳
篇首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陕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词条:陕西历史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
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市)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
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一说是源于华山,也位于陕西)。
从轩辕黄帝在这里铸鼎、分华夏为九州,到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后稷在这里教稼先民从事农业生产;从中华文字文明的始祖仓颉在这里发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礼乐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灿烂辉煌的汉唐盛世;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到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这里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是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宰相王鼎的将相故里。
陕西,这个名称早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
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周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召公管辖。
陕西因此得名。
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
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并将陕西南部地区并入管辖;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北地区属于黄河中上游,秦岭以南属于长江上游,关中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考古分期:关中一带早有蓝田猿人活动。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早的是老官台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后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约前5000年至前3000年),再后来是陕西龙山文化(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
传说情况:上古时为雍州所在,是炎帝和黄帝二帝的发源地及所葬之地,同时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今西安蓝田一带)。
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下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黄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一说是源于华山)。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咸阳(今西安,咸阳一带)为首都,并把全国划分为36郡,今陕西境内有郡:上郡、北地郡、汉中郡。
陕西地首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
西汉时,以长安(今西安)为都城,陕西南部仍然是京畿地区,由司隶校尉部管理,分为京兆尹(渭南郡),左冯翊(河上郡),右扶风(中地郡)和弘农郡。
秦朝都城咸阳先后改名为新城和渭城。
在今咸阳原上,因西汉五陵置有陵邑(城),故有“五陵原”之称。
东汉时,首都迁去洛阳,以长安(今西安)为西京。
今陕西地属于并州和雍州。
东汉中后期时,匈奴内迁,在吕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马。
到三国曹魏时,匈奴人分为五部,人数多达数十万。
此外,还有羯族,鲜卑族,氐、羌等族在陕、甘居住,历史上称为“五胡”。
西晋,长安为陪都,咸阳更名为灵武。
313年,永嘉之乱后西晋在长安拥立晋愍帝。
316年,前赵(汉国)刘聪派遣刘曜攻破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随着西晋的灭亡,中原广大的地区,皆成为汉国政权的统治范围。
前赵,汉王刘聪名义上是中原的共主,但随着势力的扩大,地方的割据势力迅速形成,汉国统治的地区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
318年,刘聪病死,太子刘粲继位。
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粲夺权,在平阳的刘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杀,靳准自立为汉天王。
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得知平阳有变,自立为皇帝,派遣军队至平阳,族灭靳氏。
与此同时,羯族首领石勒亦以讨伐靳准为名,率军至汉都平阳,于是,平阳、洛阳以东的地区,皆落入石勒势力之中。
前赵于是迁都到长安。
后赵,长安为陪都,咸阳又改名为石安。
前秦,东晋时氐在北方崛起,在前秦天王苻坚的军事行动下,今陕西一带属于前秦的核心部分,且长安为前秦的首都。
383年淝水之战大败后,前秦国力开始下降。
后秦,(384年-417年,或称姚秦),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族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次年(385年)擒杀苻坚。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国号大秦,史称后秦。
陕西地经历羯族的后赵、汉族的冉魏、氐的前秦、鲜卑的西燕、羌的后秦,417年东晋北伐后秦破长安后也短暂的占有今天的陕南地。
在陕北也有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在同期存在,初期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
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
北魏,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西安,咸阳一带为泾阳县。
436年四月,北魏灭北燕,高句丽等边疆政权降服,统一除了今天辽东以北的北方。
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的实权落在大将宇文家族的手中。
556年,宇文泰取代西魏,建立北周。
宇文泰定都于长安(今西安)。
北魏时佛教兴起,寺院有三万所,和尚尼姑多达200万。
隋朝,北周大将杨坚灭鲜卑人的政权,恢复了汉人对中国北方行使主权后,在灭亡南朝陈,以大兴城(今西安)为首都,陕西地再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
唐朝,隋末,太原留守李渊(唐高祖)和他的儿子李世民(唐太宗)率兵,从太原起兵反隋。
在618年建立唐朝,重新统一中国。
改大兴城为长安城(今西安)为首都,陕西地再次成为统一王朝的京畿地,分属京畿道,山南东道和关内道。
武则天因其母母杨氏顺陵在咸阳北原,曾改咸阳为赤县。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在这里建立过政权。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907年-923年11月19日)篡夺唐地位后,李茂贞建立岐(901年-924年或946年)以凤翔为中心于现在陕西、甘肃、四川地区的割据政权,表示对抗后梁,此时陕西分属不同的政权内,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
后唐(923年-936年)、后晋(936年-947年)、后汉(947年-950年)和后周(951年-960年),陕西地属于北方的中原王朝内,后唐改回大安府为京兆府,但五代都城大多在洛阳与太原,西安却再没有成为首都。
北宋时,陕西为陕西路,宋初陕西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为永兴军路、秦凤路;元丰元年(1078年)又并为陕西路,八年(1085年)又分为永兴军、秦凤路二路。
南宋时,陕西地大部属于金国,金政府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并撤销秦凤路,在此地设立京兆府,延安府,庆阳府与凤翔府。
而陕西的西北部被西夏国控制。
元朝时,陕西属于陕西行中书省,西安地为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再次恢复汉人对陕西地区的主权。
陕西地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来。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西安后,曾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政权。
清朝,分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为陕西布政使司和甘肃布政使司,后发展为陕西省和甘肃省(含宁夏),属于内地十八行省。
清朝末年,陕西甘肃一带爆发了大规模的穆斯林反清起事,后演变为回民大规模屠杀汉人的恐怖活动,史称“同治回乱”。
1873年被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只有西安城内未参加作乱的3万回民得以幸存,其余陕甘回民一部分逃亡,其余人均已被军队展开报复性屠杀。
陕西南北狭长,由北向南可分为地理、历史、文化、气候、语言、人种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关中、陕南。
由于陕西省超过1/3的面积和人口均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因此陕西省是中国典型跨越南北的省份之一,且南北面积比例与其他南北跨界省份(甘肃、河南、安徽、江苏)差别较大。
行政区划方法
一般依据行政区划界限进
行划分。
关中:宝鸡、咸阳、渭南、铜川、西安。
陕南:汉中、安康、商洛。
陕北:榆林、延安。
自然区划方法
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陕西基本地理省情(2011)》,主要考虑了水文、地貌两个自然要素对三个区域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划分结果与自然区划存在个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宝鸡南部部分地区和西安个别地区划为陕南、商洛北部部分地区划为关中、铜川北部与渭南北部划为陕北。
各区划面积统计表明,陕北面积最大,陕南次之,关中面积最小。
陕北—关中界线:由西向东依次为黄陵-旬邑分界;印台区玉华镇;宜君县哭泉乡、云梦乡、王石凹镇;印台区-富平县分界;白水县林皋镇、尧禾镇、北塬乡;白水-洛川分界;黄陵-澄城、合阳分界;韩城-合阳分界;韩城市芝阳镇、巍东乡、新城街道、西庄镇、龙门镇。
关中-陕南界线:由西向东为依次为陈仓区-凤县分界;渭滨区-凤县、太白县分界;太白县桃川镇东界、南界;周至县厚畛子镇;周至-佛坪、宁陕分界,户县-宁陕分界;长安区-柞水县分界;蓝田-柞水、商州区分界;洛南县-商州区、丹凤县分界。
2000年总人口3644万人;2001年总人口3659万人;2002年总人口3674万人;2003年总人口3689.5万人;2004年总人口3705.2万人;2005年总人口3720万人;2007年3748万;2008年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为3733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陕西常住人口为37327378,占全国比重为2.79%(不包括港澳台)。
2010年西安市846.78万人,宝鸡市371.67万人,咸阳市489.48万人,铜川市83.44万人,渭南市528.61万人,延安市218.70万人,榆林市335.14万人,汉中市341.62万人,安康市310.99万人,商洛市234.17万人,杨凌示范区20.12万人。
截至2014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3775.12万人,比上年增加11.42万人。
其中,男性1948.83万人,占51.62%;女性1826.29万人,占48.38%,性别比为106.71(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出生人口38.18万人,出生率10.13‰;死亡人口23.60万人,死亡率6.26‰;自然增长率3.87‰。
城镇人口1984.58万人,占52.57%;乡村人口1790.54万人,占47.43%。
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4.10%,15-64岁人口占75.93%,65岁及以上人口占9.97%。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汉民族占99.51%,少数民族占0.49%。
陕西的少数民族多为其他地区迁入。
陕西除汉族外,有42个少数民族在全省杂居,散居。
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9.1%。
此外,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壮族、藏族;百人以上的有朝鲜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白族、锡伯族;其它少数民族均在百人以下。
少数民族在千人以上的县、市、区共24个。
这些县、市、区是西安市的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灞桥区、雁塔区、未央区、铜川市城区,宝鸡市的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陇县、凤县、千阳县、宁陕县、紫阳县、旬阳县、汉中市、西乡县、略阳县、镇安县、咸阳市、渭南县、华阴县。
2012年,常住人口为3753.09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羌族等。
相关参考
【历史概要】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
【历史概要】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一座博物馆,坐落于小寨东路与翠华路路口、大雁塔的西北侧。陕西历史博物馆从1983年开始筹建,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
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一座博物馆,坐落于小寨东路与翠华路路口、大雁塔的西北侧。陕西历史博物馆从1983年开始筹建,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
大家面前的就是我们的陕西地形图了,它南北长,东西窄,大家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它形似一个跪射的兵马俑。整个陕西,我们根据地形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陕北高原,中间是关中平原,下面是秦巴山地,也就
大家面前的就是我们的陕西地形图了,它南北长,东西窄,大家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它形似一个跪射的兵马俑。整个陕西,我们根据地形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陕北高原,中间是关中平原,下面是秦巴山地,也就
大家面前的就是我们的陕西地形图了,它南北长,东西窄,大家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它形似一个跪射的兵马俑。整个陕西,我们根据地形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陕北高原,中间是关中平原,下面是秦巴山地,也就
陕西历史博物馆地址: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
陕西历史博物馆地址: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
陕西历史博物馆地址: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