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吴江汾湖开发区
Posted 区域
篇首语: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吴江汾湖开发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地理位置:
汾湖镇位于吴江市东部,地处太湖下游平原的腹地,距吴江市区24.5公里,与上海、浙江交界,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54公里,上海港70公里,苏州市区45公里,杭州市100公里。
2、历史沿革:
根据史料记载,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芦墟和分湖是吴越边境,湖滨驻防吴国水军;三国时城司古村已经有望族居住;南北朝时北顾里开始兴起;南宋始设镇,当时镇名“分湖”,分湖东岸成“商贾货物辐辏之处”,形成初具规模的江南农家集市,市即墟,墟即市,芦墟由此得名。
民国元年,置芦墟乡;民国18年,吴江全县划并为十个区,芦墟镇属第六区;1953年1月芦墟镇升为县属镇;1957年10月撤芦墟区,芦墟镇仍为县属镇;1981年3月撤芦墟镇、社革委会,建立芦墟镇政府和芦墟公社管理委员会;1985年10月芦墟乡并入芦墟镇,实行镇管村新体制;2001年10月与莘塔镇合并,仍称芦墟镇;2003年金家坝镇并入芦墟镇。
黎里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即已存在,原属浙江长水(即今嘉兴),后梁开平三年始属吴江县,明成弘年(1465-1506年)成为大镇,辛亥革命后成为吴江县六个市之一,民国18年为吴江第四区,1949年设黎里区,黎里为区属镇,1953年改为县属镇。
2002年北厍镇并入黎里镇。
2006年,芦墟与黎里进行整合,汾湖镇成立。
3、自然条件:
水网密集,湖荡众多;地处平原地带,海拔底,坡度小,地势由东北部向西南略微倾斜;原生植被几乎消失,农田生态系统成为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鱼米之乡”,耕地地力水平较高。
发展机遇与挑战
1、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到来
全球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是一个阶段性、逐步提升的过程,在第二轮转移过程中,长三角的许多城市很好地承接了规模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实现了城市经济的飞跃发展。
从全球产业转移的环节看,中国总体上正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第二、第三轮高潮,在可预见的将来,国际资本还将进行多轮产业转移。
结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汾湖镇来说,不算充裕的地域空间、水土资源和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不能对所有的投资和转移来的产业来者不拒。
面对接下来的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汾湖镇应该主动承接机遇,进行合理的产业遴选,重点扶持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产业,实现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2、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长江三角洲不断推进自身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各级中心城市都在积极寻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网络的对接。
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区际基础设施一体化获得突破性进展;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已基本完成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
汾湖镇应该把握住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好时机,在区域合作与竞争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3、毗邻特大城市上海
规划期内,通过高速公路网的完善,本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将更加便捷,特别是与上海。
汾湖镇在自我发展能力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上海的“溢出”效应,并以其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为充裕的生产要素,发展成为上海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流的首选地之一。
4、“大苏州”下的汾湖镇发展走向
苏州市建成区的“东拓、南延”的发展表象十分明显,未来“大苏州”的空间架构日趋明显。
在现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发展思想和以“行政区划调整”为主要空间整合手段的背景下,苏州市区今后的发展,东并昆山、南合吴江,并非妄言。
行政区划的调整将有效消除诸如制度壁垒、行政区经济、多元利益主体的弊端。
这可能进一步加强汾湖镇的区域地位。
发展定位与目标
1、区域定位
——长三角中的“金三角”
汾湖镇的区域的定位,首先要降低或减少区域地位的“被腹地化”、“边缘性”。
充分利用本区的产业优势,通过行政手段和规划引导,整合区内的职能空间,培育区域增长极,做大城区规模,使该地区成为城市功能地域,大力培育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其要素集散职能,彰显其区域效应。
努力打造“三圈交汇”的“长三角中的金三角”,是本区域“移形换位”,摆脱“边缘化”的重要战略。
——吴江经济增长“第三极”
汾湖镇GDP占吴江市的1/4,紧邻上海,是吴江市接受上海辐射的门户,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在吴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四片”空间结构中,本镇比本市西部片区具有更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规划定位为吴江经济发展的“第三极”,从依托吴江主城逐步走向竞争共赢和区域统筹的经济发展模式。
——吴江城区新板块
汾湖镇镇区在规划期末将成为一具有强大经济实力、产业布局合理、功能结构清晰,中心城区功能高度集聚的城区,为吴江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江城区的新板块,与松陵、盛泽和震泽共同组成吴江“一城四片”、“两主两副”空间体系结构。
2、功能定位
——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
本镇具有一定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并能不断接收上海大都市区“溢出”效应的辐射,在全球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作为接受制造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桥头堡,结合本区逐步形成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雏形,规划将汾湖镇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
——知名的具有吴地风韵的江南水乡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本镇具有良好的自然本底、水乡泽国的吴地风韵和文化传承,区内及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可进行多样性的旅游产品开发,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将本区发展成为集居住、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江南水乡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打造“生态”品牌,扩大影响力。
——苏南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的农业发展区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与城市区对立的乡村地区,本次规划的农业区是全镇城市结构的功能区域,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将本区建设成为苏南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向更大区域层面诠释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3、发展目标
——综上,我们将汾湖镇的发展目标定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齐全、环境宜人的生态型新城。
相关参考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马家浜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马家浜
传统文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才女沈宜修和她的三个女儿们
一、母亲沈宜修:沈宜修,字宛君,明末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她是山东副使沈琉的长女。吴江水乡具有富于诗意的天然景色,西临太湖,山水相连,东傍澄湖,碧波涟漪。吴江的美景孕育着这位聪慧柔情的女性,使沈宜修的
传统文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才女沈宜修和她的三个女儿们
一、母亲沈宜修:沈宜修,字宛君,明末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她是山东副使沈琉的长女。吴江水乡具有富于诗意的天然景色,西临太湖,山水相连,东傍澄湖,碧波涟漪。吴江的美景孕育着这位聪慧柔情的女性,使沈宜修的
(?~1652)清代临济宗僧。吴江(江苏)人,俗姓赵,本名庾先。字大庾。幼年从学于伯父汉月法藏。顺治三年(1646),隐遁于武夷山。其后,依止吴江报恩寺之浮石通贤,并受具足戒,蒙受印可而成为大僧。继学
(?~1652)清代临济宗僧。吴江(江苏)人,俗姓赵,本名庾先。字大庾。幼年从学于伯父汉月法藏。顺治三年(1646),隐遁于武夷山。其后,依止吴江报恩寺之浮石通贤,并受具足戒,蒙受印可而成为大僧。继学
(?~1652)清代临济宗僧。吴江(江苏)人,俗姓赵,本名庾先。字大庾。幼年从学于伯父汉月法藏。顺治三年(1646),隐遁于武夷山。其后,依止吴江报恩寺之浮石通贤,并受具足戒,蒙受印可而成为大僧。继学
(?~1652)清代临济宗僧。吴江(江苏)人,俗姓赵,本名庾先。字大庾。幼年从学于伯父汉月法藏。顺治三年(1646),隐遁于武夷山。其后,依止吴江报恩寺之浮石通贤,并受具足戒,蒙受印可而成为大僧。继学
1、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2、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陆游《秋晚登城北楼》3、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4、津亭秋月夜,谁见泣
北郊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是西安市成为内陆地区开放城市后,西安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改革、扩大开放而设立的,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2002年6月,经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