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看看你都知道多少呢?

Posted 潮汕亚坤

篇首语: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常识,看看你都知道多少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知识,五行、八卦指什么?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唐宋八大家、竹林七贤都有谁?六根清净指的是哪六根?三山、五岳在哪?【五行】木、火、土、金、水【八卦】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五音】宫、商、角、徵、羽【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五彩】青、黄、赤、白、黑【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吃冷食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辞旧迎新【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花】牡丹、菊花、山茶、水仙【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河南嵩山(中岳)、山东泰山(东岳)、陕西华山(西岳)、湖南衡山(南岳)、山西恒山(北岳)【五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六畜】牛、羊、猪、马、鸡、狗【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寺(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寺(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大名亭】湖心亭(浙江杭州)、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四大名刹】栖霞寺(江苏南京)、国清寺(浙江天台)、灵岩寺(山东济南)、玉泉寺(湖北当阳)【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荆南、闽、北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清代七大藏书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国古代四大名剧】《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豆

【三皇】通常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藏】经、律、论【三宝】佛教:佛、法、僧道教:道、经、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汉字书法四体】楷、草、隶、篆【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书法落款时间各种雅称落款,是书法创作一个要点,很多作者在章法和准确性方面容易出现纰漏,尤其表现在落款内容硬伤颇多。书法作品落款时间写法,署款中的记时,有人主张用新历即公元阳历注时,强调的是笔墨书写当随时代,还有人主张沿用旧历即阴历注时,强调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习惯,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如果用新历记时,方法很简单,照日常应用文书写就行了。假如用旧历记时法,那么其中讲究很多,特别是有许许多多的别称需要弄清楚。按照落款年份、季节、月份、日期四大分类详尽阐述落款时间的写法。

【书法落款时间查询全表】年份书法作品记年采用的“干支”记年法。“干”是“天干”,“支”是“地支”。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记年,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六十年一个循环,俗称“六十年花甲子”,参加下表: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巳末,57、庚申,58、辛酉,59、壬戊,60、癸亥季节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古时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三) 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根据这个,正、二、三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 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 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 十、十一、十二月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之称。季节还有一些别称:如春的别称有阳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别称有朱夏、朱明、昊天、长嬴、三夏、九夏。秋的别称有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素节,金天,高商、三秋,九秋。冬的别称有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等。月份旧历月的别称尤为复杂,而且有种种不同的来历。

归纳起来,每个月的别称大略如下: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征月、早月、太月、扬月、陬月、十三月、春阳、初阳、首阳、孟阳、孟陬、肇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开岁、发岁、肇岁、三之日、孟春、太簇、寅月等。二月:如月、杏月、丽月、令月、仲阳、四之日,仲钟、大壮、酣春、仲春、夹钟、卯月等。三月:蚕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月、禊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春、末春、雩风、季春、姑洗、辰月等。四月:乏月、槐月、仲月、麦月、清和月、阴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维夏、正阳、纯阳、麦候、孟夏、中吕、巳月等。五月:蒲月、榴月、皋月、恶月、郁蒸、小刑、鸣蜩、仲夏、午月等。六月: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极暑、溽暑、溽月、精阳、季夏、林钟、未月等。七月: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则、申月等。八月:壮月、桂月、获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吕、酉月等。九月:玄月、菊月、咏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穷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射、戌月等。十月:良月、吉月、阴月、露月、正阳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开冬、上冬、初冬、孟冬、应钟、亥月等。十一月:辜月、葭月、寒月、雪月、龙潜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黄钟、子月等。十二月:冰月、腊月、嘉平月、严月、涂月、暮节、星回节、穷节、穷纪、暮岁、暮冬、穷冬、杪冬、严冬、残冬、末冬,二之日,腊冬、季冬、大吕、丑月等。

日期旧历记日的别称比较复杂,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1、三浣记日所谓“三浣”,即上、中、下三浣。每个月的上旬,即一日至十日为上浣;中旬,即十一日至二十日为中浣;下旬,即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为下浣。如正月初四日,便可记作“正月上浣之四日”;二月十五日,便可记作“二月中浣之五日”;三月二十六日,便可记作“三月下浣之六日”,其余都可类推。2、月相记日所谓“月相记日”就是根据月亮盈亏的变化记日。每月初叫作“朔”、“旦”、“朔月”,初三叫做“月出”,十五叫做“望”,十六叫做“既望”“望后”,每月的最末一日叫作“晦”。3、特殊记日习俗上对一些特殊的日子给以别称,如:正月初一:元日、元旦、元正、元朔、元春、元辰、正朝、三元、改旦、履端等。正月初二到初十:分别称为履端二日、履端三日……履端十日。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初八:谷日、谷诞。正月十五:元宵、元夜、元夕、上元、灯节。二月初一:中和日。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十二:花朝、百花生日。二月十五:中春。三月初三:重三、三巳、上巳、上除、禊日、修禊日。四月初三:展上巳。四月初八:浴佛日。四月十九:浣花日。五月初五:端阳、端午、重五、重午、午日、菖(chāng)节、蒲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六月初六:重六、天贶节。七月初七:七夕、七巧节、星节。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初五:天长节。八月十五:中秋、秋节。八月十八:潮头生日。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登高节。十月十五:下元。十二月二十四:交年、小年、媚灶日。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书法落款的时间,可以不写,但若要写,务必慎重,且写法非常重要。

感受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汉字之美,在于型、在于意、在于音。汉字博大精深,一字之间便满载了厚重的中华历史与深刻的人生思考。一起来看看50个最美的汉字,感受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茶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耕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农业文明出现以后的重大进步。而耕地手段的进步,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春春表示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映了先民对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朴素认识。春是生机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工“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中国成为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禾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

禾,最初指北方的粟。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子不忘本、谦虚、感恩的美德。丰远古的氏族部落划定疆域称为“丰”。甲骨文中是树木和下方的土堆的形象,后引申出草木茂盛,转指人的容貌丰润、体态丰满。丝甲骨文中有此字,说明我国丝绸在上古既已出现。在汉代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道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是宗教,也是方术,人人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理想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圆是古代对“天”的形状的朴素认识,即所谓“天圆地方”,这种观念影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建筑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悟“觉悟”,看见我的心。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本“本”是根本,“本草”指中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被视为社稷守业的不二法门,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东自古以来,中国人观察黄河、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的认识,根深蒂固的内陆文明逐步接纳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土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也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之一,社稷也成为国家的象征。鼎鼎在古代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瓷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就是“瓷”的意思。瓷作为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之一,影响久远广泛,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见惯不惊。

国“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城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汉语、汉字、汉学、汉人、汉赋、汉朝……在中国人心中,“汉”几乎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龙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上古时期众多民族的图腾。今天仍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玉玉是天地华育之精华,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以玉比德是中国特有的观念。礼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四散传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待人接物的准则和教育子女的良方。恕如心,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读书都应该有这份胸怀。仁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宗法社会的德性所在。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孝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孝”字,维系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祭祭祀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中是件大事,是不忘本的朴素思想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良好愿望的反映。

祖从商代甲骨文中对商族祖先隆重祭祀的记载,到近代农村祠堂的势力之大,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祖先神的崇拜。福甲骨文“福”字似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是以酒祭神以求降福,后引申为神灵所降赐的“福气”。寿寿作为对个体生命延续的最朴实的希冀,是中国人重视世俗生活,寄希望于现世的精神反映。神在中国人的原始看法中,神、人、物三个概念并提,指代三种生命形态。德西周初年,周人确立了以“德”为核心,“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礼乐文明,由此开启了中国步入人本社会的大门。善善即良,是人性的本色,是知行的原点。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那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侠侠客与侠气都是中国先民心中的理想人格,“侠肝义胆”历来是中国人推崇的风骨。名名位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名分与权、位、利、禄、誉紧紧捆绑在一起,所以有无名分,成了人们极为重视的事。文文是汉字的构建基础,古人很看重纹路,这是一种有规律的存在,西方叫血管,我们叫血脉,同指纹路。武本指军事,但真正深深影响中国的却是“武文化”,它诠释了中国人看待武力、权势、力量的拥有者的态度。书甲骨文“书”是人手执毛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书”字的构形,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久远起源。财中国人尊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而憎恨取财无道的昏君贪官,可以说,“财”与“贪”的对弈,一直穿插在中国人的历史进程中。鬼鬼文化在中国经过漫长演变,人们对鬼的态度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畏惧,发展出形形色色的鬼故事,“鬼”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面镜子。酒古老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在祭祀中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沟通人神关系的巫觋,更要把酒作为祭祀活动时的重要工具。民数千年来,中国的“民”扎根泥土,努力攀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管是一种理想状况,但民其实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院住在自己的院子里,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院”是本无言的书,院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养育了一茬又一茬在院里长大的人,传统中国大家庭的形式得以延续数千年。年最初的“年”指五谷成熟。在中国人的心中,“年”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是一切美好希望的开始,并以诗意浪漫又厚重地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古代年龄称谓涵盖一生的智慧中国古代年龄称谓,涵盖了一生的智慧。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是哪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的祖先对此有着自己的智慧,他们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赋予一个美好的称谓。这些称谓名目繁多,各有千秋,不妨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描绘人生百年的。垂髫总角初长成人生日之时在古时称为“初度”。《离骚》曾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也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为“赤子”。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有“汤饼筵”,以招待亲友,婴儿出生三日为“汤饼之期”。总体而言,一岁以下幼童,古时称“襁褓”。《列子·天瑞》写道:“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二至三岁称为“孩提”。唐代元稹在《莺莺传》中写道:“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今天,人们仍用“孩提时代”形容自己的童年。我们从儿童时期开始换牙,长出新牙,因此在7岁至8岁间,古人称之为“龆龀”,该词还借指孩童。女孩7岁又称“髫年”,男孩8岁则称作“龆年”。初入学的10岁学童,则称“幼学”,《礼记》中称“人生十年曰幼学”。而且古人常以头发来命名年纪。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童年期也统称“垂髫”。9岁之后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宋代苏轼《被酒独行》诗云:“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总角之交”说的也是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古代女子到了12岁,要开始戴金钗,称为“金钗之年”。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织成的鞋子。豆蔻碧玉年华好从古至今,青春时期都是美好的年华。古人常用美丽的词汇来形容任何浓妆艳抹都不能比拟的时光。女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进入了“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这时所开的花朵新萌发,充满灵气。杜牧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礼记·内则》记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所以,13至15岁也称为“舞勺之年”。勺,一种乐舞,古未成年的童者习之。而男孩15岁至20岁为“舞象之年”。到了15岁,古时的少男少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婚嫁的年龄,要用笄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各种生活技艺。《论语·为政》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时15岁也称“志学之年”。在今天,15岁处于初中青春期的年龄,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迅速觉醒时期,内心尚未成熟却又急于长大。魏晋孙绰《碧玉歌》云:“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当女子16岁时,称为“碧玉年华”,也称“破瓜年华”。另外,“桃李年华”是20岁女子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明代徐渭诗云:“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花信”是指花期,女子到了24岁,古人赋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个美丽的称谓———花信年华,泛指女性正处年轻貌美之时。宋代范成大在《元夕后连阴》中也有“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的叙述。而男性到了20岁就来到“弱冠”之年。古时男子二十结发加冠,体且未壮,谓之“弱冠”。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在家族的见证下,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由指定贵宾加冠,以示成年。

由于这个年龄的男子体格尚未强壮,所以又称“弱冠”。仪式之后,人生就开始全新的出发。“知非之年”已豁达“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在《论语》中就将30岁定义为“而立”之年,从此30岁也成为中国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度量衡。告别青年期,来到中年期,更多的是成熟与历练。《礼记·内则》云: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始室”也指30岁。但是古代男性成家立业比较早,他们往往十五六岁可婚娶,20多岁生儿育女,40多岁就儿孙满堂。而今天与古时却不相同,不少年轻人往往读完大学、步入社会没几年,就将满30岁,尚未成家立业,仍在为理想而打拼,离真正的成熟还有一段距离。进入40岁,就来到不惑之年。《论语》中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不惑,就是不迷惑、不糊涂,到了这个年龄,人生中经历了许多事,也想通了许多事,不会像青年时期那样困惑了。按《礼记》的说法“四十曰强仕”,40岁被冠以“强仕之年”之名。到了这个岁数,不像年轻时那么浮躁,更能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礼记》云:“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人之五六十岁,谓之“耆艾”,50岁便是到了“及艾”的年龄,发白如艾。《论语》中称之为“知天命”,即“五十而知天命”。说起“知天命”,有人会误认为是听天由命的意思,其实这个年龄对荣辱得失已淡然,知晓理想实现之艰难,做事情不再苛求结果。《周易》以五十根蓍草演算占卜的方法,视50岁为“大衍之年”,《淮南子》认为“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说明此年龄为“知非之年”。年过半百,也是从中年步入老年的过渡期,人生到了更为成熟豁达的年龄。天增岁月人增寿人的一生,人们总是留恋青春岁月的美好年华,而将变老看作垂暮与孤独。古人告诉我们,天增岁月人增寿,总有智慧在心头,当下就是最好的年华。“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人之六七十岁有“耆老”之说。60岁又称“耳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古代用干支纪年,以天干与地支依次错综搭配,60年周而复始,故也以“花甲”指60岁。唐代赵牧《对酒》诗云:“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时年过六十便可在乡邑里拄拐杖,也称60岁为“杖乡”。“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将70岁谓之“古稀”。对于70岁,还有两种说法,一谓“致事之年”。致事,上报施政情况,也指辞官。《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二谓“悬车之年”。悬车,古人一般至70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中记载:“诏曰:‘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喜寿”特代指77岁。八十岁至九十岁为“耄耋”。曹操在《对酒歌》中写道:“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在古代,年过八十就被允许撑着拐杖入朝。《礼记·王制》记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男子80岁又可称作“杖朝之年”。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成八十八,故88岁又称“米寿”。《尔雅·释诂》曰:“鲐背,寿也。”90岁又有“鲐背”之称,泛指长寿老人。99岁也称作“白寿”,“白”为“百”缺一,人之九十九。100岁为“期颐”。指的是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而清代称百岁老人为“寿民”。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一百零八,故“茶寿”是108岁的一种说法。

无论古人对于年龄如何表达,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以年龄衡量。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认识普洱茶普洱茶重量为何是357克,这个数字大部分人都很难说清楚,究竟暗藏什么玄机。它有利普洱茶交易标准化,遵循太阳律的运行规律,数字玄机,茶道精神,文化传统,寓意团圆。有利普洱茶交易标准化。从历史来说,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在清朝时期被列为贡茶,普洱茶饼又称七子饼,每饼重357克,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比如古代圆茶(即七子饼)为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重49两(16两为一斤,49两合当时的3.06斤);32筒为一引(重98斤),接近100斤。新中国以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一篮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遵循太阳律的运行规律。从易经的角度解一下,357都是阳数(1、3、5、7、9为阳数),阳为日,为火,变动不拘;阴为月,为水,凝静,水平。阳数之和为25(1+3+5+7+9),为太阳律的运行规律;而阴为月,阴数之和30(2+4+6+8+10),这也是每个月30天的暗藏玄机。易经包含的天文历法,而取3、5、7为中阳,吉数。数字玄机,茶道精神。357之数字玄机,3为三才:天、地、人,5为五行,7为少阳,为震为雷为龙。可以说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龙之精神,遁阴阳五行之规律,达到天、地、人之合和,龙之精神及中国文化之精神,文化传统,寓意团圆。从中国的文化传统解读了357,寓意是:3+5+7等于15。15是相聚的日子,象征团圆,15为月圆之日。总而言之,357克传统标准的形成是凝结了先辈的智慧。而今,普洱茶的规格已然多种多样,但357克饼茶仍是市场主流。说“牛”牛,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动物。它的勤勉踏实非其它动物所能及,所以鲁迅先生曾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表达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早在殷商时期,人类就发现牛可以挽犁拉车,甲骨文中的“犁”字,就是模仿牛牵引犁头翻土的样子。

牛耕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牛也称得上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一种动物。人类与牛打交道的历史非常悠久。牛还是一种健壮、勇敢和倔强的动物。牛是农耕民族的祖先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至少在4600年以前,牛就已经被训养成为家畜。中国古人挑选出来的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六畜”,老牛榜上有名。汉朝应劭《风俗演义》载:“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可见牛能够赢得人类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关键原因是它在农事生产方面功不可没。而中国人对于牛的崇拜习俗,也大都与老牛耕地的本领相关。远古时候,牛是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的差役。有一天,牛给玉帝带来“人间寸草不生、大地一片荒芜,希望玉帝能够赏赐一些草籽播撒人间”的口信,玉帝觉得很有道理,就问谁愿意去人间播种?老牛自告奋勇要接受这个任务,玉帝看到老牛态度诚恳,就同意了让它去人间播撒草籽的任务,并吩咐它到人间要走三步撒一把草籽。但是老牛在走出南天门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头脑发晕,误以为玉帝是说走一步撒三把草籽,就按这个数量把草籽撒向人间。到了第二年,大地野草丛生,根本无法种植庄稼。灶神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玉帝。玉帝一想就知道老牛坏了事,召来老牛一问,才知道老牛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把好事变成了坏事。于是玉帝就惩罚老牛下到人间,以后只能吃草,并祖祖辈辈帮助农夫干活。另外,传说玉帝要选择十二生肖来担当宫廷侍卫,让所有动物来参加选拔,在规定的那一天,取最先到达天宫的前十二名当选,在那一天,老牛早早出发,跋山涉水,来到天宫,本以为自己会是排到第一位生肖。谁知这个时候,一只老鼠从它身上跳下来,一下子就跑到老牛前面,率先到达了天宫,于是玉帝就把老鼠排在了生肖的第一位,老牛就这样变成了第二位。原来老鼠一开始就投机取巧,躲在了老牛的耳朵里,等到快到地方的时候,这才冲了出来,获取了第一名。

若无相欠 怎会遇见作者:云谷禅师“情人是什么?”佛说:“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深爱时,是爱人;翻脸时,是仇人;缘尽时,是陌生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世事总无常,聚散皆是缘。缘,是冥冥之中逃不掉的注定。缘起,即使千山万水,也会不期而遇;缘灭,即使四目相对,也会擦肩而过。有情人,是你在千百次的轮回中,回眸过一次的人。有情人,是你在上辈子的缘分中,情债未了的有缘人。从前,一个书生,成婚前,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从此,书生一病不起。一位禅师听闻此事,来到书生家中,给了他一面镜子。透过镜子,看到一个一丝不挂的女尸在海滩上。有人叹息路过;有人于心不忍,给女尸盖了件衣服;有人将女尸埋葬,入土为安。看到此处,画面一转。只见书生的未婚妻正与现在的丈夫洞房花烛,幸福甜蜜。禅师说,镜中的女尸,就是你今生的未婚妻。因为你前世为她盖了衣服,为了还你的恩情,今生才与你相恋;但她今生最终的归宿,是前世埋葬她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若无相欠,怎会遇见。人这一生,能够遇见,是一种缘分;即使分离,也是为了偿还。任何感情,无法强求;世间缘分,因缘合和。缘深时,相守;缘浅时,路过。其实,这世间所有的相遇,不过都是一场久别重逢。佛说:前世因,今生果;今生的缘,前世的债。相见,皆有因果,要么是缘,要么是债。《红楼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三生石畔,一株干枯的绛珠草,得到神瑛侍者甘露的浇灌,日月滋养,幻化成仙。后来,神瑛侍者下凡托生为贾宝玉,为报恩,仙子也跟随而去,转世为一女子,便是林黛玉。所以,贾宝黛初见时,便有了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前世欠你一滴露,今生还你一行泪。佛说因果:前世亲手埋葬,来还未报的恩,所以成为今生的妻子;前世真心所爱,来了未了的情,所以成为今生的女儿;前世恩爱夫妻,来续未尽的缘,所以成为今生的有情人;前世兄妹情深,来交未完的心,所以成为今生的红颜.....这些情债,都来自前世的积攒。一切皆是情缘因果,一切都是前生注定。这不是迷信,这是缘分,遇到爱你的人,就该珍惜!和亲人,弥补亲情;和朋友,偿还友情;和爱人,补全爱情......这世间,有一种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世事无常,缘起缘灭,今生为夫妻,来世再继续,有缘到一起,此生要珍惜!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相濡以沫到白头,风雨同舟一起走。吾心即世界 世界即吾心佛经上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可见,人生命运好坏,与自己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能造就自身的气场。这气场,无形无色,无处不在。恶的气场,即使身居高位,也会是诸事不顺;好的气场,即使出身平凡,也终将鸿运当头。命好不好,看你的气场就知道了。六祖慧能曾经说过:“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世界如何,皆在你心里。因为心中有怨,于是生出诸多烦恼;因为心中有爱,于是才有温暖与爱。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中所念,就是自己的命运的主宰者。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有甲、乙两个死囚犯,行刑者当着乙的面,将甲的动脉割开,半小时以后,甲鲜血滴尽而亡。轮到乙时,行刑者蒙住了乙的眼睛,然后取来木片在他的手腕了轻轻划了一下,并取来温水顺着他的手腕滴答流逝......半个小时以后,乙竟然也因“失血”而死。真的是木片导致了乙的死亡吗?不是的,是他的心。《楞严经》上说:自心取自心。心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做想,镜子里便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相。因为有了念头,于是才有了影响。如果不是产生了飞机的念头,科技再发达,也造不出飞机;如果不是产生了观念,又何来思想。人的周遭环境,影响着自己的心念,而心念,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心中不觉苦,世间何来苦?心中无挂牵,何处来羁绊!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来什么!《坛经》有云: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心中有爱,生活也将充满爱。人生福报,都由一颗善心主宰。北宋著名宰相范仲淹,一次购得一块空地,风水先生一再建议他在此处建宅,可保子孙后福无忧。范仲淹先生却觉得,这样一块宝地,不能独佑我自家兴旺,若是能改成学堂,岂不是为国家培养无数栋梁之才?于是,这块宝地最终建成了一所学校。再说范家祖坟,原是一处凶地,若是在此造墓,恐怕后代衰微。范仲淹却担心将来别人误葬此处,恐受其害,于是在此修造了范家祖坟。谁知,买下凶地的当夜,电闪雷鸣,一夜之间,凶地竟变成了福地。虽然没有靠风水宝地的护佑,但范家子孙后代,却仍是代代豪杰,绵延千年。一个人广行善事,就会聚集世间爱的磁场,收获到周围的爱和善意,好事自然会与之相随。当心中充满爱和善意,就能拥有老天赐予的厚福。所有上等的运气,其实都是善意换得的!佛家常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你的爱,就是你最吉祥的气场,能散发善意,种下善因,招来福报!爱人者,人恒爱之;憎人者,人恒憎之。你赋予身边之人爱意,老天必将回馈于你福气!偈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的世界,是由你亲手所创。积极乐观,凡事用心之人,总是容易得到上天的眷顾。一天,奕尚禅师听到寺中的钟声与众不同,于是叫来敲钟人。禅师问他:“你敲钟的时候,想着什么?”那敲钟人,是个新来的小和尚,轻轻答道:“我只是为了敲钟而敲钟的。”禅师却说:“你敲钟时,定是想着什么的,只有真心向佛,才能敲出这样的钟声。”小和尚想了想,说道:“我只是记得出家前,老师曾教我,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打钟便是打钟,只有敬钟如佛,才配敲钟。”禅师喜道:“那你可要记住这颗敲钟的禅心!”小和尚谨记教诲,终于成就斐然,他就是后来的悟由禅师。以真诚之心对待工作,工作也会不负所望;以乐观之心对待人生,人生也将不负重托。你想要生活什么样,就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正能量的人,充满活力与激情,不惧挑战,不畏将来。那他的生活就充满好运与贵人,成功自然唾手可得;一个负能量的人,充满抱怨与愤怒,自卑绝望,不堪压力。那他的生活就充满霉运与小人,失败自然形影不离。不会游泳,只换泳池无用;不会去爱,只换爱人无益。努力,是天才的基础;用心,是热爱的前提。只有你变了,一切才会改变。一个散发正能量气场的人,就一定会吸引好事,唤来好运!有位诗人说:“心是居其位,只在一念间;天堂变地狱,地狱变天堂。”过去未来,所有因果,都是自己所作。一个起心动念,便可改变整个世界。想要命好,先让你的气场好起来。一个气场满是积极向善的人,生活必然顺心如意!作者:云谷禅师慎言 慎行 慎独《礼记·中庸》中写道:“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即使在他人看不到、听不见的地方,也能做到谨言慎行,时刻保持清醒。慎独,是一种更高级的自律,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最高境界的修身法则。

慎言《格言联璧》讲道:“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修炼自己,以内心清静为首;为人处世,以谨慎言行为先。行走于世间,只有懂得慎言,才能走得更好、更远。晚清一代重臣曾国藩,初入官场时,口无遮拦,多次因不懂慎言吃了大亏,有一次差点丢了性命。经过好友提醒和自我反省之后,曾国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记录下每天所表达的语言,不断进行反复琢磨和思考。就这样重回官场的曾国藩,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取得了诸多成绩。《周易》讲道:“吉人之辞寡。”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慎言,看破但不说破,知人却不评人。慎言是一种极具责任的做法,它不是欲说还休,不是沉默不语,而是经过冷静思考后的分寸和理智。人这一生,说话是本能,会说话则是本事。懂得慎言,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更是人生路上最高级的修养。慎行《胡子知言·文王》讲道:“行谨则能坚其志。”处事谨慎,才能使得自我意志更加坚定。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者都懂得慎行。懂得慎行之人,往往有着极大的自我约束力,即使诱惑诸多,也能够不为所动,坚守原则,不忘初心。明朝时,有个叫曹鼎的官员,在一次抓捕盗贼的行动中,抓到一名绝色女盗贼。回去的路上因来不及赶回县衙,只好在一所破庙中过夜。夜深人静之时,女子多次色诱曹鼎,面对一名绝色美女,曹鼎的心中也是按奈不住。但心中的原则提醒着他不可这么做,于是,曹鼎在纸张上写下:“曹鼎不可。”这张纸被他多次烧了写,写了烧,最终平安度过一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会面对太多的诱惑,一念不慎,就很有可能陷入危险之中。唯有保持清醒,守好自我本分,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懂得慎行,不仅是一种风度,更是内心的洒脱和坦荡。慎独曾国藩曾言:“慎独则心安。”在人生这场旅途上,做人的准则一刻都不能离开,即使独身一人时,也要坚守原则,恪守道义。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大臣,此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一次,因公重逢旧友王密,王密为感谢当时的知遇之恩,当晚带着十万两黄金去拜访杨震。杨震看后果断拒绝,王密则说:“暮色已深,无人得知。”杨震回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会是无人知?”王密听后,羞愧而归,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杨震四知”。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曾说:“慎独即不自欺。”慎独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迎合他人,更不会在独处时便放纵自我。

他们对世间万物有着一颗敬畏之心,平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举止,做事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在孤独中保持自我,同时在孤独中不断修炼自我。《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任何事情有始有终,慎之又慎,如此,才不会有差错和失败。为人处世中,“慎”十分重要。人这一生,只有懂得慎言、慎行、慎独,修炼好三慎,人生路上才能更加安稳从容!人生如茶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老舍先生曾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他的茶道茶悟之深邃令人赞叹,那种幽雅的品茶意境,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受父亲的感染,我对茶自小就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这种情愫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地浓郁起来,喝茶成了一种习惯,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闲暇之余,疲劳之际,烦躁之时,独择一隅,静坐品茗,悠哉悠哉……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细细看着,那一片片紧簇着并列的茶叶,片片叶尖向上探着。那一片片茶叶,就如同一个个小精灵翩跹起舞着,又好像一叶叶轻盈的小舟,随着雾蒙蒙的水汽微微荡漾着,刹那间便缓缓地散开来,宛如一枚枚碧绿的翡翠。伴随着水雾的氤氲升腾,那清幽的茶香随之弥漫开来,不经意间便清香扑鼻、沁入心脾……此时此刻,避弃了红尘的浮躁和喧嚣,为心灵找到了一个清静幽雅的寄托,去细细地寻味那一缕缕的芬芳,去细细地品味那一盏清茶中的人生味道……品茶,亦如品人生。

茶,色清味甘,微香小苦。一杯清纯淡雅的茶,看似寻常却别有深意,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一泓宁静,一盏淡绿,一脉温馨,香气清雅,滋润心田。端起杯初入口,总带着一股苦涩的味道,细细地咂摸回味,又有一丝淡淡的清香弥留于两颊……品着品着才发觉,清香虽然留在两颊,但初入口时的那种苦涩已悄然沁入了心里,不禁感叹:人生或浓郁或清淡,都是一杯茶;喜怒哀乐,成败得失,都是人生的滋味。茶叶在白开水中起起伏伏、上下翻腾,不正如人这一生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吗?一片片细小的茶叶在一盏开水中忽上忽下、飘上飘下,循环往复几次,最终沉于杯底,人生不也如此吗?在生活这杯开水的浸泡下,人有过激情,有过绽放,有过辉煌,有过荣耀,有过喜悦,但最终总会归于沉淀平静下来,再如何有色有味,也最终总会归于平淡。那沁入心脾的清香,是一份难得的温馨和芬芳。不经过反反复复的浸润,怎能获得如此温馨的清香?人生更是如此,不经风雨的洗礼,怎能去拥有一方晴空?一杯茶要经过反复的沉淀才最有味道。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时浓酽,第三泡时香醇,第四泡时清雅。由苦涩到香醇再到清雅,是一个色泽渐变的历程,是一个味道去伪寻真的历程。这泡茶的过程,恰如人之年轮:青涩的少年,炙烈的青年,回香的中年,淡泊的老年。茶之美味,就在于那份清淡。淡,是茶的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一杯清茶在手,或浅啜或慢饮,人生许多难以解开的结,便在茶叶的轻轻缓释中悄悄地解开了;人生许多难以平复的焦虑不安,便在这茶叶的归于沉静中渐渐地平复了下来,便在这茶叶的反复辗转中渐渐地宁静了下来……人生之旅,其实就是一段磨练人的性格、考验人的毅力之旅,苦涩的过程最终何尝不是唇齿留香呢?阴晴圆缺,春夏秋冬,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是大自然的轮回;茶,在沉浮后归于平淡;人生,在浮躁中日渐宁静。作家三毛对茶与人生有着独到的感悟:“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若生命,第二道茶香似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这三句话可谓妙哉,“苦、香、淡”三个字,蕴含着三种特别的味道,蕴含着一种带有禅意的茶道,是品茶的一种境界。品茶,就是在品味人生,它有苦和涩,也有香和甜,更有心境的淡然。人生如茶,充满着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正如翻腾在水中的茶叶,上上下下,沉沉浮浮。也只有亲身经历了人生风风雨雨之后,才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的超然悠然的心境。品人生这杯茶,品的是人生的况味,品的是一种心境。远离那甚嚣尘上的欲望,远离那追名逐利的烦恼,让自己化为一叶轻舟,轻轻荡漾于净水之中,此刻的心境,如月般皎洁,如画般幽静,如诗般悠长。得此清雅之境,夫复何求?怀一颗安然平和之心,从容淡定面对生命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如一盏清水中的茶叶般,浮时淡然,沉时坦然,此乃人生的至高心境!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是茶与水的煎熬,赋予了茶的清香;是岁月与时光的磨砺,赋予了人生的辉煌。品沉浮,明得失。人生如茶,茶如人生。静静地品,慢慢地品,细细地品;品其苦涩,品其香甜,品其韵味。在品中思索,在品中感悟,在品中提升!愿山河无恙 人间皆安尽管这个的春天的到来有些特别,但是我们还是它相遇了。没有哪一个冬天,我们是这样的渴望春天,没有哪一个季节,我们是这样的希望早点过完,没有哪一时刻,我们是这样的期待健康平安。这一年初始,好像全世界都在提醒你学会珍惜,当我们原本平常的日子被打破,当一场灾难空降,我们原以为来日方长,却深刻体会到了世事无常。人,只有在大灾大难面前,才能体会到平淡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曾经我们总是会说生活过于平淡,总是抱怨命运亏待自己,现在想想,那些所谓的一成不变,平淡安暖的日子是多么值得珍惜。

人,只有孤独无助的时候,才能体会什么是爱,才能想起久违的亲情,才能感受到爱的力量,彼此一句安慰的话,相互鼓励的眼神,隔山隔水相互惦记,都如一股暖流,直抵心灵。你看,当天空有了阴霾,总有人提醒你要打伞,当天气寒冷时,总有人提醒你加衣,当灾难到来时,总有人牵着你的手和你说别怕我呢,总有人让我们爱着,感动着,坚强着,让你懂得世上唯爱珍贵,唯真情不可辜负,让你学会用真心去拥抱身边的友情,爱情和亲情!人生无常,疾病灾难,总是来的那么出其不意,让你来不及细想,来不及准备,也许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照顾好自己,就是对爱你的人最大的安慰。人生有笑有泪,命运有起有落,都是寻常,不必抱怨,也不必惊慌,始终坚信,无论经历什么,清晨的阳光都会升起,你在,我在,岁月就会花开。人总会在经历中学会感恩,感谢天地万物,给我一方晴空,感谢在静好的时光中,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感谢在阴霾的日子里,为我们撑伞的人。生命中,总会有人成为一种指引,心中藏有大爱,不计回报,一心为别人着想,站在人生最高境界,如一盏明灯,照亮你的前行的路,让你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活成一道光,给别人一份温暖和帮助,让自己的生命丰盈。总是相信苦难是一种盔甲,能让伤口结茧,让你释怀和坚强,让你保留一份淡若清风的心境,如此,面对以后的路,会走的踏实安稳,无所畏惧。生命,总是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在平淡的日子里,记得多储存阳光,好让自己在不如意的日子里,多一份力量,走向春暖花开。相信春天来了,一切不如意都会过去,生活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当春草苏醒萌芽,当春花开满山冈,我们,终将会收获一份平安喜乐。人生就是一场懂得,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平安健康才是最珍贵的。生命很重,活得从容一点,生命很轻,活得坚强一些!春暖了,花开了,这个春天,愿春光灿烂,枝头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小常识logo-500

相关参考

关于经典文化常识,你都知道多少呢?

【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址、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

关于经典文化常识,你都知道多少呢?

【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址、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

关于经典文化常识,你都知道多少呢?

【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址、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

中国20个历史文化常识,看你知道多少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文化常识显然也是相当必要的。现在就来了解一下20个历史文化常识,顺便考考自己!一、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重要的传统经典,也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

中国20个历史文化常识,看你知道多少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文化常识显然也是相当必要的。现在就来了解一下20个历史文化常识,顺便考考自己!一、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重要的传统经典,也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

中国20个历史文化常识,看你知道多少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文化常识显然也是相当必要的。现在就来了解一下20个历史文化常识,顺便考考自己!一、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重要的传统经典,也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

75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你都知道那些呢?

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君山银针(湖

75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你都知道那些呢?

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君山银针(湖

75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你都知道那些呢?

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君山银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