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到过宜昌的历史名人
Posted 碑刻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到过宜昌的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谢谢夸奖:)
欧阳修,当过宋朝夷陵(宜昌)县令的;
苏轼、元稹、白居易都来玩过的,三游洞因此得名
修改答复:
景佑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
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白居易,已见前《草堂记》简介。
这是一篇诗序,也是一篇游记。
它记述了白居易兄弟和元稹三人在宦途相会离别之际发现、游览了这个“三游洞”。
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文章主旨虽在记事抒慨,但侧重于叙游。
因此,作者不是静止地描写景物,而是结合他们发现三游洞的经过,记叙他们一边循声探索,一边观察欣赏,叙事有次序,写景很活泼,读来情趣盎然,感觉具体,如临其境。
由于白、元三人的游览,由于这篇序和他们的诗,使得西陵峡口、长江北岸的这个崖间山洞成了名胜古迹,诗题“三游洞”,也成了这个洞的名称。
在北宋,还因为欧阳修、苏轼、苏辙三人也来一游,并各有《三游洞诗》,所以当地又将白、元三人称为“前三游”,欧阳三人称为“后三游”。
此后游人络绎,诗文颇传。
陆游《入蜀记》说,“洞大如三间屋,右一穴通人过,然阴黑险峻尤可畏”。
似乎略有扫兴。
但直到明、清,仍不乏专程旅游客,袁中道、刘大櫆都有《游三游洞记》,也屡受称道。
而溯源求本,则数此序。
三游洞内外有很多碑刻与壁刻,具有历史价值与书法欣赏价值,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
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
像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
均堪称书法上品。
相关参考
宜昌的变化?宜昌几十年来变化可大了:进入20世纪70年代,宜昌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历史曾经记载,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准设川汉铁路总公司于成都,川汉铁路拟从汉口经宜昌而达成都。1909年
宜昌的变化?宜昌几十年来变化可大了:进入20世纪70年代,宜昌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历史曾经记载,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准设川汉铁路总公司于成都,川汉铁路拟从汉口经宜昌而达成都。1909年
宜昌的变化?宜昌几十年来变化可大了:进入20世纪70年代,宜昌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历史曾经记载,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准设川汉铁路总公司于成都,川汉铁路拟从汉口经宜昌而达成都。1909年
三国时期的吴国当时是派大将军卫温镇守台湾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沉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
三国时期的吴国当时是派大将军卫温镇守台湾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沉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
清代东阁大学士王鼎、国名革命时期被孙中山先生称为“西北革命巨柱”的井勿幕、著名水利专家李仪址、抗日英雄包森、爱国将领杨虎城、智取华山原型“刘吉尧”等都来过蒲城。更早的时候有春秋时后晋国公子重耳,逃难曾
清代东阁大学士王鼎、国名革命时期被孙中山先生称为“西北革命巨柱”的井勿幕、著名水利专家李仪址、抗日英雄包森、爱国将领杨虎城、智取华山原型“刘吉尧”等都来过蒲城。更早的时候有春秋时后晋国公子重耳,逃难曾
都挺好的。关键的是要看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和背景。比如宜昌同学多,那当还是宜昌好。武汉是大城市,宜昌是副大城市。宜昌城市如今发展的又快又好,休息时间还有哪么多旅游好玩的地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宜昌的城市特干
湖北宜昌方言 一、名词类: 姑娘儿:女的。儿子该儿:男的。颈扛:脖子。策吧子:积极份子,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叮叮:蜻蜓。客马儿:青蛙。划凑(上声)儿:黑白电视机。怪包:拳头。壳其包儿:膝盖。打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