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什么是方言土语中的民族风情

Posted 民族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什么是方言土语中的民族风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信息的基本载体,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

东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多民族的语言文化自然也载负着多民族文化的信息。

东北话是多民族语言的融合体,当中凝结了关东多民族的社会风情和历史发展轨迹。

口袋房,万字炕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栽在地面上。

”这个东北老话,一语道出了满族传统民居的突出特点。

满族传统民居,通常是坐北朝南的三五间房的格局,出于取暖保暖的实际需要,东边开门,土墙、草苫房顶。

房屋的整体格局类似一只口袋形状,因而又俗称“口袋房”。

烟囱建在屋外西山墙旁,高出房檐数尺,是圆形或方形的独立建筑,通过房山西北角的孔道与炕相通。

有的人家,在正房(称“上屋”) 之外,还建有“下屋”,亦即东西厢房。

房前屋后,用土墙、石墙或“障子”(栅栏) 围成“院套儿”。

一进门,是作厨房用的“外屋”,又叫“外屋地”。

西侧的“里屋”,是卧室,沿着南、北、西三面屋壁环砌着“匚”型的火炕,便是通常所说的“蔓枝炕”(“万字炕”)、“拐子炕”等。

西面是不睡人的窄炕,炕下是通向屋外烟囱的烟道。

由于满族风俗以西为上、尚右,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处。

另外两面的“南北炕”,因为以南为上,所以长辈睡南炕,晚辈只好睡北炕啦。

地窨子

“地窨子”,赫哲语叫作“胡日布”,本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人冬季寒冷时居住的原始性民居,如今仍然用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地窨子通常为半地下二到五尺深的地穴,大小宽窄依需要而定,支有“人”字形梁架,上面用树枝、笤条、蓬草等为屋盖,四周培着厚土。

屋内搭有铺或炕,供人住宿,现在一般指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低矮简陋的小房子。

马架子

“马架子”,亦即“窝棚”,是在地窨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的一种传统民居。

所不同的是,“马架子”是用树枝、草和泥建在地面上的一种简陋住房,室内低矮,搭有住人的地铺,挖“地龙”烧火取暖,大多是用作看护瓜菜、庄稼的临时住处。

由于其外观呈马鞍形,故名。

爬犁

“爬犁”,亦即“雪橇”,通常有牛爬犁、马爬犁等,是东北冬季林海雪原中传递信息、运输货物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

其中,颇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

赫哲人向有养狗之俗,所以清代许多文献将赫哲族地区称为“使犬部”或“狗国部”。

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的狗,不仅仅是猎人狩猎的重要帮手,同时也是拉雪橇运输的能手,因而从元朝以来到明清之际这里都设置有“狗站”。

“狗爬犁”通常要两条到十几条狗拉动,载重量可达二百五十公斤左右。

靰鞡

“靰鞡”,又叫“乌拉”,是东北满族最先发明和穿着的一种特有的鞋子。

“靰鞭”多用牛皮或鹿皮缝制而成,鞋帮和鞋底有的是一整块皮子,鞋脸儿带褶并缝有穿鞋带的耳子,鞋面可盖住脚背。

即如《鸡林旧闻录》的记载,“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缘缀,覆及足背”。

鞋里面絮着“靰鞡草”,穿在脚上又松软又暖和。

“靰鞡草”,即如文献所记,“草色深碧,其细如发,长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产;溪谷岩石中蒙丛下垂,入冬不枯,性温暖,能御寒避湿,东北人常取之铺卧榻,农工等人均以著履”。

“靰鞡”鞋即因絮“靰鞡草”而得名。

这种鞋子曾经在东北非常流行,上至汗王贝勒,下至农工商贾,尤其是“赶大车”的“车老板”更喜欢穿用。

甚至,就连清代流放到东北的“流人”,也都穿这种又轻又暖的棉鞋。

后来,即或是出现了帆布面的棉胶鞋,也被称为“棉靰鞡”或“胶皮靰鞡”。

由于靰鞡鞋鞋面多褶之故,则产生了东北的一句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

“者儿”与“褶儿”谐音。

黏饽饽

“饽饽”这个词儿,出自满语。

“黏饽饽”,作为东北的特色食品,出自满族食俗,是一种黏食。

因为黏食耐饿,便于远程外出从事射猎活动,因而满族人非常喜欢吃黏食。

春天吃的“黏饽饽”叫“豆面饽饽”,又称“豆面卷子”,做法是把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水面儿”,上锅蒸熟成黏糕擀成片,再把熟黄豆面均匀地铺在上面卷好,再切成段即可。

夏天,吃的是“玻璃叶(又叫“波罗叶”) 饽饽”,是在柞树或椴树的叶子上摊上黏面和豆馅后对折包上,蒸熟而成。

秋冬时节吃的是黏火勺或黏豆包,也是用黄米磨成水面儿,包小豆泥作馅儿,蒸熟即可。

至于一年四季均可“通吃”的,则是“苏子叶饽饽”,其做法,类似于蒸黏火勺、黏豆包,只不过用的是“苏子叶”裹上蒸熟并捏成“耗子”(老鼠) 形状,因而又叫“苏耗子”。

因为满族人非常喜欢吃饽饽,所以供奉有“饽饽神”,还把饽饽用作祭祀食品。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上海方言_上海话中的“量词+名字”,

感谢13的投递时间:2016-12-2614:43来源:本站网查询 ,

传统文化 上海土话_上海方言中的“老”三字,

感谢13的投递时间:2016-12-2614:42来源:本站网查询 ,

传统文化 敦煌土话_敦煌方言中的俗语,

感谢13的投递时间:2016-12-2314:11来源:本站网查询 ,

传统文化 上海方言_上海话中的“量词+名字”,

感谢13的投递时间:2016-12-2614:43来源:本站网查询 ,

传统文化 上海土话_上海方言中的“老”三字,

感谢13的投递时间:2016-12-2614:42来源:本站网查询 ,

传统文化 敦煌土话_敦煌方言中的俗语,

感谢13的投递时间:2016-12-2314:11来源:本站网查询 ,

传统文化 我国的七大方言

※我国主要的方言有哪些中国分为七大方言曲: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各个方言又分为不同的次方言。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

传统文化 我国的七大方言

※我国主要的方言有哪些中国分为七大方言曲: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各个方言又分为不同的次方言。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

传统文化 靖边土话_靖边县志中的靖边方言及其释义,

感谢13的投递时间:2016-12-2414:09来源:本站网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