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
Posted 刘邦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反秦武装力量最强的有两支部队,一是首举义旗的陈胜领导的农民武
装,一是项梁响应陈胜而发动楚人起事的项梁领导的武装。
而陈胜、项梁都
以失败告终,项羽继承项梁事业并领导原楚兵,农民武装则大多归刘邦领导。
项羽战河北,刘邦战河南,终于推翻暴秦,接着两人争天下。
本来项羽比刘
邦强大得多,为什么刘邦终于取胜,并开创了西汉王朝呢?项羽失败的理由
已如上述,现着重分析刘邦得胜的原因。
1.乱世出草泽英雄
古时,人民一般来说是安份守己的,而人民造反,大多是被统治者逼出
来的。
陈胜等揭竿起义正是因此。
二世六年七月,下诏遣发贫民九百人到渔阳
(今北京郊区密云县)去戍守,并令当天就出发。
这支队伍由陈胜任屯长,
还有两都尉监管。
适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不能按限期到达,而失期,
按秦法都要斩头。
这些被暴秦压榨得活不下去的农民,久已积愤在胸,陈胜
与其好友吴广商议,认为既然要死,不如造反以求生。
他俩便设计杀了监管
他们的两都尉,并将造反求生的意图告知所属戍卒,大家当然赞成。
于是,
大家在陈胜领导下起来造反了,攻城略地,各地被压迫的农民纷纷来参加,
占据陈时,已有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众人立陈胜为王,号为张
楚。
这星星之火一点,到处燃起燎原之火,各阶级的人反秦的越来越多。
刘邦也是因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刘邦原当泗水亭长,他经常为县押着
夫役去骊山筑秦始皇陵墓。
有一次送夫役到半路,夫役多逃亡,他自料到骊
山时必跑光了。
这样,他是要被斩头的。
于是,他召集大家饮酒,对夫役们
说:“大家都走吧,我也要逃避他乡了。
”其中有十余名壮者愿跟随他。
到
陈胜起义时,刘邦已聚众近一百人了。
在沛县椽、主吏肖何、曹参的策划和
樊哙的参预下,刘邦率领其徒杀了沛县令,造反起来了。
还有黥布、彭越等人也是被暴秦所压迫而起来造反的。
黥布,姓英氏,
是个普通平民,犯暴秦刑法,受处在脸上刺字的刑罚,这种刑叫做黥,故称
黥布。
他被送往骊山筑秦始皇陵墓。
当时参加筑陵墓的有数十万人之多,因
不堪受压迫,便结伴逃亡,在江中为盗。
后黥布率其徒众投奔项梁的反秦队
伍,项梁死,归属项羽。
黥布率领的骊山之徒因受压迫最深恨秦也最深,在
救巨鹿和其他反秦的战斗中打先锋,拼死战斗,常常以少胜多。
而楚兵勇冠
诸侯,实赖英布率领骊山之徒的英雄奋战。
彭越原在巨野泽中捕鱼为生,因
受苛政所逼,铤而走险,结党为盗。
秦末大乱,彭越聚众到万亲人。
在楚汉
相争中,彭越和黥布先后投奔刘邦麾下,在打败项羽军中战功卓著,都被立
为王。
这些草泽英雄是在乱世中才能出现的,他们也因在乱世才能称王或成就
帝业。
在当时诸多乱世英雄中,开始陈胜的力量最强,影响最大,正如司马迁
所说:“一夫作难而七庙堕”,亡秦的序幕是他揭起的。
虽然由他首举义旗
而掀起反秦战火,但他终兵败身死,不能实现其亡秦壮志。
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陈胜起事时,秦军力尚未削弱,可以集中力量镇压陈胜领导的农民军。
二是农民军初起,战斗经验不足,其中自说懂得兵事的,只不过是曾在项燕
军里占吉凶的周文,陈给他将军印西向击秦,由于人心所向,到函谷关时已
有车千乘,卒数十万。
兵虽多,因是乌合之众,被秦大将章邯所破,陈胜被
其车夫庄贾所杀。
三是脱离群众和用人不当。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被内奸所害后,农民军大多汇集于刘邦的麾下,刘邦实际上成为陈
胜的继承者。
刘邦后来能入关和战胜项羽,这与客观形势发生变化有关。
陈
胜虽败,他掀起的反秦风暴,严重削弱了秦的力量,而尔后各阶级组成反秦
队伍,从四面八方向暴秦冲击,使秦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因此,刘邦所
处的地位比之陈胜有利得多。
特别是,项羽率领楚军救巨鹿,牵制秦军主力,
刘邦才得以顺利入关。
由于项羽和刘邦两军打击,终于消灭秦军,推翻暴秦。
而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刘邦其人和汉军而论,是因刘邦本人及其将相
以及汉兵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千锤百炼,战争经验日益丰富,战斗实力日
益强大。
尤其是刘邦本人善于御将、懂得争取人心和能集众智成大事,故他
远比项羽高明得多。
这便是他能打败项羽成就帝业的主要原因。
下面将具体
评述。
2.实战中不断成长
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只有学而知之的人。
任何英雄俊杰之所以成
为英雄俊杰,都需要经过学习——实践——学习。
只有如此的反复,人的才
智才日益丰富,成就才越来越大。
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和开国功困都是这样成
长起来的。
刘邦原是个无赖,他不事生产,酗酒好色,是个“说大话,少成事”(肖
何话)的人。
其人喜交游,慷慨大度。
这种人如在太平盛世,可能成为帮派
首领,估计没有更好的前程;恰好他生逢在秦末乱世,苛政逼他投入反秦的
战争。
在战争洗礼中,他的劣根性的一面得到一定的改造,优点即喜交游、
慷慨大度的一面得到发挥,能聚众容人。
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野心也就大
了。
他在咸阳看到秦始皇时说:“大丈夫当如此也”,是对皇帝高贵威武的
羡慕,入关后就有当皇帝的雄心壮志了。
初时,他看见秦宫殿豪华,美女如
云,他好色酗酒的本性又发作,想留此享乐,后纳樊哙、张良之谏,以图天
下为重,才还军霸上。
这说明,刘邦这时已把争天下放在首位,只要对此有
利的话都听,有利于此的事都干,他成熟了。
韩信原是个游手好闲的人。
他是淮阴人,贫而无行,故没有被推荐到政
府去做事。
又不会生产和经商,尝寄食于亲戚朋友家,人多讨厌他。
淮阴城
有一个卖猪肉的无赖青年对他说:“你这么高大,好带刀剑,实是装模作样
以掩盖你胆小。
”又当众辱他说:“你不怕死就用剑刺我;你怕死,就从我
的裤裆下爬过去。
”韩信注目看这无赖一会儿。
就趴在地下从他的裤裆下爬
过去。
全市人都笑韩信胆小怕死。
当时,韩信落魄到向人讨吃,未免有自卑
感,且因此杀人没有必要,而这无赖还有一群恶棍想帮,他力敌不过,只能
忍辱。
但像韩信这样游手好闲的人,如果不是乱世,或在乱世而不投入反秦
队伍,他肯定不会成为军事家,可能成为流氓。
而一个人的变化有时是难于
预料的,“士别三日,刮目相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楚大将龙且就是从
韩信过去甘受辱的事看不起他,结果自己倒霉。
韩信曾在项梁反秦队伍当兵,
后又在项羽手下当郎中(侍卫),一直到项羽入关。
在这比较长时间里,韩
信在战争实践中得到锻炼,特别是他在楚军最高统帅项羽身边工作,从中学
习项羽的指挥作战的才能,接受秦、楚战争的经验教训,正因具有如此良好
的条件,使他逐渐成长,后来已能向项羽提出作战方略。
因项羽不采纳而投
汉。
肖何与之谈话,甚为敬佩。
后来在楚汉战争的实践中,他的军事才能不
断增长并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一代名将。
汉军中的谋士、武将,除张良在未投汉前得黄石公授予《大公兵法》而
有作战谋略外,其他大都是平民百姓,且都是社会最下层出身。
如樊哙是狗
屠,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患敬是车夫。
这些人,原来毫无战争经验,
对军事一窍不通,后来能成为汉的主要将领,还不是在战争实践中成长的。
樊哙当他屠狗卖肉时,他不会想及天下之事。
可是,在协助刘邦打天下后,
他所做所想的已能从图天下这个大局出发,故刘邦留恋秦宫和美女而不想离
开时,他严厉批评刘邦这是走亡秦的老路。
在助刘邦打天下中,他忠心耿耿,
奋不顾身,在鸿门宴上刘邦危急时,他拥盾侧身冲入,慷慨陈辞,使项羽无
话可说,才使刘邦脱身归去。
樊哙己从一个计较斤两的屠狗之徒成为以天下
为己任的将领了。
周勃这个在丧事混饭食的吹鼓手,不只他人就是他自己也
不会想到他成为将相。
而在反秦和楚汉相争中,不断的战争实践,使他成为
一个卓越的将领,屡立战功,是刘邦最信任的大将之一,后来升为太尉,官
到丞相。
至于陈平,是一个“盗嫂受金”品行不端的读书人。
也许他从书本中已
懂得兴亡之理,而后来他成为刘邦的杰出谋士,也是他长期从事反秦斗争中
学到本领之故。
肖何、曹参也只不过是县吏,开始也不懂得治国治军,在为
刘邦打天下,肖何功居第一,曹参战功最大,后都位列丞相。
如果不参加战
争实践,决不会有此丰功伟绩,也不会位极人臣,其成就也是有限的。
在推翻暴秦以图天下中,逐鹿中原的英雄俊杰不知有多少。
而最后刘邦
得其鹿,固然与刘邦领导有方有关,但如果只靠刘邦一个,即使他有三头六
臂或才干超人,也难得天下。
显然,刘邦能得天下,正因他这个集团有许多
杰出的人材,正因有这个人材群体,他操纵的战争机器,才能运转自如,指
挥随意,即使在屡战屡败的劣势下,也能顶得住,坚持到最后胜利。
3.因人因势御将相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只要善于用人,也要善于御人,而用人和御人是相
辅相成的,不能偏颇。
如果能用人而不能御人,人将不听其指挥,会造成分
裂:御使人而不能用人,人将不服而背离。
因此,要使人心服而紧紧团结其
在周围,必须巧妙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刘邦就有这种天才。
说是天才,并
非说天生便有,而是说其人素质较好,智商较高,经过实践或别人启发,他
易于领会,或自我揣摩无师自通。
刘邦能用并能驾御韩信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韩信归汉后,刘邦只给他当
治粟都尉,即管理粮饱小官,没有发现他是个奇才。
只有肖何与他交谈,认
为他是个大将之才,故韩信未被重用而逃亡时,肖何立即前往追他回来。
经
肖何的竭力推荐,刘邦拜他为大将,从一个管理粮饷的小官一下子提升为大
将,这不能不使全汉军惊奇。
这种机遇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对于韩信来说也
是出乎意料之外,不能不感激无涯,竭智尽力为刘邦打天下。
刘邦虽放手让
韩信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但对他有戒心,常常加以适当控制,特别是在韩
信实力强大的时候。
如刘邦曾派张耳随韩信东向征伐,韩信军先后破魏、代
军,刘邦就派使抽调其精兵到荥阳以拒楚。
这样既可增强荣阳守军力量,又
防止韩信力量过大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意外事。
刘邦在成臬被项羽围急,刘邦
逃出渡河到修武,修武是韩信、张耳军的驻地,刘邦一早自称汉使突入帐中,
韩信、张耳还未起床,即在其卧外夺其印符,召集诸将。
信、耳才知刘邦到,
大惊。
刘邦夺两人军,令张耳守赵地,任韩信为相国,收赵兵以击齐。
刘邦
就是这样既信任韩信,又常常控制其军为己用。
刘邦打败项羽登上帝位,也
出于对韩信的戒备,便以游云梦计擒韩信,削其王位,降为淮阴侯。
有一次,
刘邦与信谈及诸将将兵的才能,刘邦问信:“我能将多少兵?”信答道:“陛
下不过能将十万兵。
”刘邦说:“那么您呢?”答:“臣将兵,多多益善。
”
刘邦笑说:“多多益善,你为什么被我擒了?”信答道:“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所以信为陛下所擒。
”(《史记·淮阴侯列传》)这说明,韩信
是承认刘邦有御将的才能的。
对背楚归汉的黥布恩威并施,也显示了刘邦御将的巧妙手腕。
刘邦利用
九江王黥布与项羽的矛盾,便派随何去说黥归汉。
黥布到,刘邦却在床上洗
脚时召见,布看见刘邦如此傲慢待他,大怒,悔来,想自杀。
黥布出,到安
排他所住的地方,见内帐、车辆、饮食都跟汉王一样,又大喜过望。
刘邦坐
在床上洗脚时召见黥布,是有意给他个下马威,以显示两人政治地位已不同。
因为黥布和刘邦都同时被项羽封为王,两人地位是一样,现在黥布来投刘邦,
彼此有君臣之分,故先施之以威,以明彼此地位。
接着又施之以恩,在生活
上待之如己,即给予王的优厚待遇。
在刘邦的恩威并济下,黥布既安于下属
之位,又甘心效力。
项羽知黥布背楚归汉,立即派项伯收九江兵,将黥布妻
子都杀了。
布派人到九江,其心腹将率数千人归汉,从此,黥布死心塌地事
汉以击楚,屡立战功,对打败楚起了重要的作用(《史记·黥布列传》)。
对于肖何,既给予重任,又暗中防备,但其手段很巧妙,使肖何小心谨
慎,屡以行动表明其忠。
肖何任县吏时,刘邦有事,常得肖何袒护。
刘邦起
事,肖何是谋主,及刘邦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肖何留
守关中,供粮供兵无缺。
关中成为刘邦的根据地,肖何是否忠心,关系到汉
的成败,故刘邦时时派人到关中慰劳丞相肖何,实暗中观其动静。
肖何知刘
邦对自己有所疑,便派自己子孙、兄弟及宗室数十人到前线服役,刘邦才放
心。
信任又控制,给恩惠又施之以威,这就是刘邦用人、御人的妙术。
4.民心将心都归汉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人们常说而公认的一条规律。
而在战时,所
谓“人心”,主要指民心、将心、军心,这“三心”是互相联系又密不可分
的。
得民心,战争需要的人力、物力就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得将心,将校才
为之拼命沙场。
而兵还不是人民的子弟,得民心其子弟当然为之效死;而兵
能否打仗还不是由将带出来,得将心就能训练一支勇敢的队伍。
故说得民心
和将心,也就得军心,军队就乐于战死,胜利在望。
相反,如果不得民心、
将心,也就不得军心,就使人力、物力不得补充,将领不愿效命,军队不想
打仗。
这样,不败何待。
项羽反秦,得楚人之心,六国人之心,故能率领六国诸侯军推翻暴秦。
但在胜利的同时,他所过无不残灭,逐渐失去人心,特别是秦人对他的怨恨。
刘邦与他不一样,他胜利进军入关,既不扰秦人,也不增加秦人的负担,连
秦人自动送来的慰劳品,也婉言拒绝,原任官职的照旧,连降王子婴也保护
起来。
对于暴秦的苛政峻刑尽除去,只与秦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
而项羽刚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入关后,不只杀降王子婴,还到处
屠杀烧掠,纵火把秦官烧成一片焦土。
两相对比,一仁一暴就极其明显。
秦
人拥护刘邦而怨恨项羽是必然的了。
在楚汉相争中,秦人怕项羽取胜,他们
将大遭殃,故倾尽全力支持刘邦。
刘邦虽屡战屡败,而秦人供应的人力、物
力源源不断,使刘邦一次又一次挨过难关,最后打败了项羽。
能否得将心是胜败的关键。
项羽重用人是局限于他项氏宗族和妻子的亲
属,如此划线,在这圈子里的人才当然是有限的,而圈子外虽有人才也就不
能用了。
韩信和陈平都是奇才,韩信是归刘邦后立大功被刘邦称为“战必胜,
攻必取”的大将才;陈平归汉后曾六出奇计为刘邦取天下安天下。
而这两人
原是楚营里的人,项羽对他们言不听,计不从,于是便背楚归汉。
韩信归汉
后屡立奇功,被任为齐王,手握重兵,到后来成为楚汉之间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时,汉军日益强大,项羽恐惧,便派盱眙人武涉往说韩信。
他说:“天下
人因苦秦久了,故合力反秦。
破秦后,项王计功割地,分土封王,以休士卒。
今汉王举兵向东夺人之地,破三秦后率诸侯兵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不罢手,
其不知足如此之甚。
汉王是不可靠的,他几次落到项王的手中,项王怜而活
之,但他一脱身便背约,复攻项王,其人不可信如此。
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
王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要被他所擒。
足下得以至今不彼他暗算,正因项
王尚在,需要你为他打天下。
当今二王相争,胜败定于足下,足下右投则汉
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项王今日亡,明日必轮到足下。
足下与项王有故,何
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而王之?今失此良机,一定要为汉攻楚,难道是
智者所做的事吗!”尽管武涉分析形势,说明利害,韩信不为所动,婉言加
以拒绝。
他说:“我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策不用,
故背楚归汉。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统率数万大军,他解衣衣我,推食食
我,言听计从,我才有今天的地位。
汉王如此亲信我,背之不祥,我虽死也
不易心。
”韩信表明对汉王的生死不易的忠心,实是当时汉将心归汉王的反
映。
5.集众智以成大事
楚汉久相持未决胜败,项王要求与汉王独战以决雌雄。
汉王笑说:“我
宁斗智,不能斗力。
”以两人智比,项王智不逊于汉王,为何汉王“宁斗智”?
这是因为项王自负独断独行,不纳智者之策,而其个人智有限,故多失计;
汉王兼听纳谏,集众智成大智,故乡得计。
项氏世世为楚将,代代有家传兵
法,项羽叔父项梁主曾以兵法传授项羽,项羽打起仗确有一套本领,在垓下
决战前,他亲身领导的战役几乎是战无不胜,也因此自负不凡,不仅对身边
的郎中韩信几次上策不屑一顾,连老谋深算的范增多次献计也当耳边风,因
而屡失战机。
使刘邦能屡败屡起,最后置他于死地。
刘邦起事之前,是个酗
酒好色的无赖之徒,父亲是个农夫,当然无家传兵法,对打仗是外行;他又
不读书,也就不能接受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懂得兴亡之理。
但他有个显著的
长处,就是虚心听取别人的计策。
故能集众智成大事。
刘邦在战争实践中,也懂得些行军打仗之事,但“运筹帷幄”非其所长,
往往作出错误的决策。
由于他对张良、陈平等谋士言听计从,故能及时纠正
错误,实行正确的决策。
如刘邦率军西向攻秦,因秦将坚守宛城,攻不下,
刘邦率军越宛城西进。
张良谏说:“沛公虽急欲入关,但秦兵尚多,拒险而
守,难于攻破。
今不下宛城,如越城西向,宛守军从后追击,前面秦兵拦击,
前后夹攻,将处于危机。
”于是,刘邦于夜间率军从他道回来,更换旗帜,
天黎明时,包围宛城三周,守将要自刎,其舍人陈恢止之,便往见刘邦,说:
“宛城认为降必死,故皆坚守。
汉军强攻,死伤更多。
为足下计,最好的降,
封其守将官职,使其留守,引其甲士西进。
其余城池知优待投降将士,必争
开门投降,汉军将通行无阻。
”刘邦说:“好!”乃封宛城守将为殷侯,封
陈恢为千户。
刘邦率军西进,无不下者。
而汉军所过,军纪严明,不掳掠屠
杀。
于是,先诸侯军进入关中(《史记·高祖本记》)。
刘邦被项羽急围于荥阳,便与郦食其谋议削弱项羽权力。
食其建议:“秦
灭六国,其后人无立锥之地。
如汉能立六国之后,其君臣百姓必感恩戴德,
必支持汉而反楚。
”刘邦表示同意,便叫人刻印,派食其前往分封六国后代。
食其还未启程,张良从外来到,项羽将食其主张分封事相告,张良说:“天
下游士离乡别井来投汉,拼死立功,所盼望的是想得封侯赐邑,今复立六国
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谁与您取天下。
楚强,六国必从之,那会附属
于汉。
用立六国之谋,汉大事完了!”这时,刘邦正在吃饭,听了张良的话
气得吐出来,大骂道:“竖儒,几败乃公事!”立即叫人销毁印章(《史记·留
侯世家》)。
6.抓战机进行决战
在楚汉相争后期,楚汉两军在荥阳东北广武对峙。
这时,彭越在梁地,
神出鬼没袭楚后方,绝其粮道;韩信破齐后起兵击楚。
项羽恐惧,乃与刘邦
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归。
张良、陈平认为是消灭项羽良机,让其东归
是纵虎归山。
刘邦便进兵追项羽,到阳夏南驻军,待韩店、彭越军到击楚军。
到固陵,仍未见韩信、彭越应约前来。
楚击汉军,大破之。
汉军复入壁,深
堑坚守。
刘邦势孤,毫无办法。
后用张良计:从陈县以东到海滨的土地封给
韩信,唯阳以北的土地纣给彭越,并调黥布率兵来会战。
韩信、彭越得封地
立即听令会师于垓下,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开创西汉王朝,登上了皇帝宝
座。
相关参考
刘邦和项羽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
刘邦和项羽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
刘邦和项羽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霸王举鼎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霸王举鼎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霸王举鼎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
1、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2月28日),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幼时和卢绾交好。高祖长的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
1、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2月28日),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幼时和卢绾交好。高祖长的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
1、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12月28日),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幼时和卢绾交好。高祖长的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