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后最有名
Posted 皇后
篇首语: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后最有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十大皇后
No.1 唐高宗之后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第五个贡献是知人善任。
但是,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武则天遭到的非议要比颂扬多得多。
有的说她任用酷吏,肆行诛杀。
武则天从做皇后到做皇帝,不断受到各种势力的反对。
武则天除了动用武力镇压公开的反抗,便任用酷吏,来打击那些对她表示不满的人。
由于她过高地估计了反对她的力量,因而也滥杀了许多无辜。
但她诛杀的,主要还是贵族官僚及其党羽和家属,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
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关于她的内宠问题,因为武则天是皇帝,凡是皇帝,男皇帝可以有的,女皇帝也可以有。
实际上,比起任何一个男皇帝的后宫来,她的男宠是微不足道的。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
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
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
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
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No.2 清太宗之后孝庄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
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No.3 辽景宗之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中国辽朝女军事统帅、政治家。
小字燕燕,辽朝皇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
辽大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
969年被册封为皇后,因辽景宗体弱多病,所以萧绰多临朝摄政,景宗去世,年仅35岁。
萧绰在母寡子幼的情况下稳定了辽朝局势。
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1009年还政辽圣宗,同年去世,年仅57岁。
萧绰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位女性统治者,为契丹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在位期间,辽朝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在历代军事家的展厅里始终悬挂着萧绰的画像,我们通常称她为萧太后。
萧绰自幼便长的聪慧、美丽,而且成熟得很早。
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
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
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3子3女。
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代理。
975年(保宁八年),辽景宗谕史馆学士:“在书写皇后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
”这表明萧绰可代皇帝行使职权,辽景宗的许多政绩都有萧绰的功劳。
No.4 汉文帝之后窦漪房
窦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村)人。
是西汉时期的一代美人。
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
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
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
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
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
她于是去了代国。
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
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汉景帝)、次子刘武(梁王)。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
窦后从皇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窦太后是西汉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
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她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
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No.5 宋真宗之后刘氏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968-1033),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人,又名章献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
名不详,民间戏曲中将之称为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在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辅佐宋仁宗创下“仁宗盛世”。
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
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认为刘氏出身寒微,劝赵恒不要亲近刘氏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氏出京。
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氏送出王府,把刘氏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却不愿离开刘氏,不时私会。
这样偷偷摸摸,刘氏过了十五年。
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
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氏偷偷来往了。
赵恒于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
虽然后宫三千佳丽,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氏,很快把刘氏接入宫里。
景德元年(1004年)的正月,封刘氏为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后宫妃嫔的一位。
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
这时候的刘氏,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
刘氏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
身为皇后的刘氏,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
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
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氏。
虽然刘太后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氏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氏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刘太后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
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太后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No.6 汉高祖之后吕雉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
单父(今山东单县)人。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
《史记·吕太后本纪》(项羽和吕后不是皇帝,但是司马迁仍将他们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
吕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
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
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
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
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
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功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是正面的。
No.7 汉光武帝之后阴丽华
在历史上,光武帝刘秀同他的皇后阴丽华,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此言出自《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本纪》: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
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5年-64年),南阳郡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一代名相管仲的后裔。
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
史载,刘秀是个平民的时候,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
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迎娶阴氏为妻。
一年之后,刘秀又在河北迎娶了出身于西汉王室的郭圣通。
东汉王朝建立,郭氏成为皇后,阴丽华则为贵人。
建武十七年,皇后郭氏被废,贵人阴丽华受封为皇后。
阴丽华在位二十四年,死后与刘秀合葬于原陵,谥号“光烈”。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阴丽华的性格:恭谨俭约,很少嗜好赏玩珍品,不喜欢嬉笑戏谑。
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
阴丽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No.8 唐太宗之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
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
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
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
“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
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除尽心尽力的照顾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遗孀外,并悉心安排住处、挑选侍女照料生活起居,极尽抚恤之意。
虽然长孙皇后贵为一国之母,但生活勤俭朴素,完全没有官夫人的奢靡习性。
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
不仅如此,她也带动儿子、嫔妃们都这样做。
有一回,太子的保母建议添购一些器具给太子使用,长孙皇后知道了很生气的说:“现在国家刚建立,百姓还生活在战乱不安当中,身为一国的太子,应该节俭自持,体恤百姓,才配的上是贤德的人君啊!” 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
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说得滔滔不绝,但她始终却沉默不语。
如果说唐太宗是一位能接纳谏言的贤能皇帝,那么长孙皇后就是促成他有雅量、接纳直谏的幕后推手。
有一次,太宗怒气冲冲的回来,直说要把魏征给杀了。
一问之下,原来魏征经常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的提出谏言,有时甚至让太宗觉得颜面尽失,所以太宗气得想把魏征除掉。
不料,长孙皇后听完太宗的话之后,竟入内到房间,久之,换上隆重礼服而出。
太宗惊异而不解。
长孙皇后笑说:“恭喜皇上!臣妾听古人说:‘唯有明君,臣子才敢直言劝谏’,魏征敢如此大胆提出谏言,那表示陛下您有雅量,能接纳臣子意见,是个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要向您道贺呢。
”太宗一听,才恍然大悟。
No.9 明太祖之后马秀英
马皇后,名秀英(1332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汉族。
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
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
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五十一岁。
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
No.10 明成祖之后徐仪华
仁孝皇后(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 - 1407年),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二十七日被册封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十一月十三日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
明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15岁的徐氏嫁给17岁的燕王朱棣为燕王妃。
徐氏仁孝温和,马皇后不只一次当众称赞这位儿媳妇。
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妃随成祖就藩北平。
后来,建文帝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在朱棣前往大宁“借”兵之际,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燕王妃本人亲自登城督战,与世子朱高炽成功保卫了北平城。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燕王妃再次踏进皇宫的时候,已经是这里的女主人了。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祔太庙。
相关参考
1、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15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
1、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15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
1、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15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贤后1、窦漪,从地位低下的侍女跃为汉文帝皇后,又亲历“文景之治”,身为汉景帝母和汉武帝祖母得享高寿,史称窦太后,为历史上最幸运的女人之一。2、阴丽华,管仲之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贤后1、窦漪,从地位低下的侍女跃为汉文帝皇后,又亲历“文景之治”,身为汉景帝母和汉武帝祖母得享高寿,史称窦太后,为历史上最幸运的女人之一。2、阴丽华,管仲之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贤后1、窦漪,从地位低下的侍女跃为汉文帝皇后,又亲历“文景之治”,身为汉景帝母和汉武帝祖母得享高寿,史称窦太后,为历史上最幸运的女人之一。2、阴丽华,管仲之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
自佛教传人后,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早年出自尼庵或末世遁入空门的后妃并不乏其人。如有名的武则天。然而像北朝中后期那样,百余年间,仅历魏、齐、周十一帝,竟有后妃十七人出宫为尼,则实属罕见。治史者每论及此事
中国历史十大帝王1、秦始皇赢政:(前259-前210),秦朝建立者,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始称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2、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在位期间是汉
自古"官匪是一家",印证这句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作霖了。张作霖出身贫苦,从刚开始的土匪,做到了东北大王,再然后做到了统领,一路来这传奇人生呀,"乱世枭雄"的称呼可不是白叫的。看抗战电视剧,凡是出现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