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有那些伟人

Posted 公元

篇首语: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有那些伟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姓陆的第一人是公元前349年出生的陆元侯!陆元侯是陆氏的祖宗!陆元侯是战国时期齐宣王的少子,齐缗王是陆元侯的哥哥。

陆元侯原名通,字季达,因为是国君齐宣王的儿子 齐宣王便划出一块地给他作为食邑,这块封地叫陆乡,于是改姓陆,陆姓就由比而来。

陆贾

陆贾是陆元侯的第五代孙,是西汉初期的政论家辞赋家,跟从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官至大中大夫。

当时,赵佗在岭南称帝,建立南越国,刘邦原想出兵讨伐,后来就派陆贾去说服。

陆贾用一张嘴代替千军万马,使赵陀归顺中央,汉朝便得到统一。

刘邦死后,他的老婆吕后及吕氏家族专权,陆贾料不能争便称病退隐。

但献计于丞相陈平,团结太尉周勃,结果吕后一死,便剪除吕族势力,拥刘恒为汉文帝,恢复刘氏天下。

此时赵佗已死,南越发生变化,汉文帝请陆贾再度出山。

陆贾二次往南越,获得成功,案归后安享晚年,不久寿终。

为纪念陆贾的功迹,居粤陆氏后人在广州惠爱路建起了"开越陆大夫祠",在西村他的驻节处立起了纪念碑和纪念亭。

陆逊

陆逊字伯言,公元一183年生,249年卒,享年62岁。

陆逊陆元侯的二十二世孙,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陆逊是一位很有谋略的儒将,后来出任荆州牧,久镇武昌(今湖北鄂城)官位最高至丞相。

陆逊的事迹《吴书》有记载。

死后葬于吴近金沙庵。

陆绩

陆绩字公纪,三国时期的天文学家兼郁林太守,公元187年生,219年卒,享年32岁。

陆绩是陆元侯的等二十一世孙,辈份比陆逊高,但出生比陆逊迟四年,是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苏)人。

当年经鲁肃等人的保荐出任郁林(今广西除桂林、梧州外的大部分地区)大守。

在任期间,正直无私,为政清廉,深得百姓拥戴。

后来任官期满,坐船经海道还乡时,因船上上没什么东西,只好用一块两米高、一米宽、半米厚的大石压住船米,以减轻风浪的颠簸。

这石是陆绩为官清政廉明的写照。

这廉石真到今天还在,它坚立在苏州中学校园的东南隅。

陆绩的行为,不辱陆氏子孙可钦可敬。

陆绩还博学多才,通晓天文、历算,晚期作《浑天图》,为我国的天文历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著述。

可惜英年早逝,死后葬苏州杨抱山。

陆凯

字敬风,三国时吴国吴郡人。

黄武初年,(公元222年)任永兴、诸暨长,多政绩;继任建武尉,虽统领军队,仍手不释卷。

宝鼎初年(公元266年)升为左丞相。

时政事多错误,凯上书直言,封嘉兴侯。

凯一宗有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在朝,吴主孙皓曰:"盛矣!"凯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

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陆抗

陆抗字幼节,陆元侯的二十三世孙,陆逊的次子,吴郡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公元226年生,274年卒,享年48岁,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20岁那年,父亲陆逊亡故,接过五千兵马,任仅次于将军职务的建武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各路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凤凰元年(公元272年),击退晋将羊祜的进攻,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

后任司马(最高军事长官)荆州牧。

陆机

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陆元侯的二十四世孙,陆逊裔孙,陆抗长子,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公元261年生,303年卒,享年42岁。

少年时侯任吴国牙门将。

俗语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其实司马懿早巳死,到三国尽灭由晋取代的时候已是公元280年的事了,由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当皇帝。

那年,陆机19岁,吴国灭亡,父亲陆抗己逝世六年,风光不复存在,只好在家学,潜心研究,写出《辨亡论》等著作。

多年后,与弟弟陆云同往当时西晋的首都洛阳,造访当朝大臣、文学家张华。

当时的人说:"二陆入洛,三张减价。

”但张华不计这些,力荐二人。

陆机便先后出任平原内史,所以世称“陆平原”。

后来,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义,任陆机为后将军和河北大都督。

征讨失败,宦官孟玖诬陷陆机有异志,司马颖便杀了陆机及其两个儿子。

陆机一生最突出文学著作有,《辩亡论》、《吊魏武帝文》、《文赋》、《晋纪》、《洛阳记》等。

陆修静

陆修静字元德,陆元侯的二十五世逊,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公元406年生,477年卒,享年71岁。

陆修静是南朝宋的著名道士,早年弃家修道,喜欢到处游历。

元嘉未年(公元453年),在建康(今南京,当时宋的首都)卖药,宋文帝命左仆射(高官,相当于宰相)徐湛请他入宫讲道,他恃才傲物固辞而去,可见地位之高。

后居庐山修道。

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年),61岁,奉召至建康,在崇虚馆广集道经,加以理,鉴定其中经戒、方药、符图等1228卷,分为三洞、奠定《道藏》初步基础,并促使南方各派汇归一派,世称“南天师道”。

所撰《三洞经书目录》,为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

他又编著斋戒仪范,道教仪式因此有初备。

他死后,宋文帝追溢他为简寂先生。

他是研究和发展道家学说的学问家,是文化人的一种。

陆探微

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生年份不详,约卒于公元485年,是南朝时期宋的画家,擅长画肖像,人物,学东晋的顾恺之;兼工蝉雀,马匹,写山水草木,因出初创时期,未臻成熟.明帝时,常侍从皇帝左右,多为宫廷贵族写照,当时推为最工.后人论述他的作品笔迹周密,劲利如锥刀,对其人物造型有"秀骨清像"之评;又因笔势连绵不断,称作"一笔画";把他和顾恺之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他的儿子陆绥,陆弘肃也擅长绘画,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

陆词

字法言,隋代音韵学家,以“陆法言”字行于世上,今河北省临漳(邯郸市东南约40公里)人,生卒年不详。

官承奉郎。

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讨论音韵,评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编成一本书叫做《切韵》,共五卷,以当时洛阳音为主,酌收古音及其它方音,共193韵,是唐宋韵书的鼻祖,音韵上推为重要著作。

因此,陆法言是隋代一位最出色的音韵学家。

但他是陆元侯的几代孙,为何会在河北出生等问题,因旧谱没有记载,很难查考。

陆德明

名元朗,以“陆德明”字行于世上,陆元侯的第三十二代世孙,苏州吴县人,约生于公元550年,卒于630年,是唐代的经学家,训诂学家。

隋炀帝时,任秘书学士(掌管大臣奏章及起草皇帝诏书的官职),后任国子助教,协助对皇族子弟的教育工作。

到了唐代,任国子博士,主管皇族子弟的教育。

陈至德初(共元583年),曾集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采集诸儒训诂,考证各本异同,编写了《经典释文》一书,这是研究中国文字,音韵及经籍版本,经学源流的重要参考书。

陆龟蒙

字鲁望,唐代长洲人。

隐居松江甫里,时称甫里先生。

论著颇丰,好放游江湖,自号江湖散人,或号随天子。

与皮日休友善,常唱和。

朝廷曾以高士名征召,不赴。

陆景、陆机、陆晔

陆景,字士仁,晋代吴郡吴县人。

与其弟陆机、堂弟陆晔皆以才能、品德著名,文章超群,身居高官,声望极高,时称河北三虎。

陆游

号放翁,字务官,宋代越州山阴县人。

历官枢密院编修等。

才华横溢,尤长于诗,一生写诗近万首,题材广泛,多清新之作,为南宋一大家。

著有《剑南氏稿》等。

陆九龄

字子寿,宋代抚州金溪县人。

进士出身,官兴国军教授。

与其弟九渊讲学于鹅湖,史称鹅湖学派。

陆修静

字元德,南朝宋吴兴郡东迁人。

与僧人慧远、慧永及陶潜等十八人结社于庐山东林寺,同修静土之法,号曰白莲社。

陆秀夫

字君实,是南宋死得轰轰烈烈的一代名巨,陆元侯第五十五代孙,陆贽第十六代孙,公元1236年生,1279年卒,享年43岁,楚州盐城(今江苏州省)人,自幼跟父到镇江生活。

公元1256年,他20岁,与同龄的陆文天祥同中进士,文天祥考第一,即状元,他考第二即榜眼。

初为李庭芝(南宋主战派名臣,两次拒绝太后投降的诏书,最后死于元中手中)幕僚。

公元1276年,临安(今杭州)陷落,时任礼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和将领苏刘义等退到温州。

且战且退,退到福州继续抗击元军。

时任左丞相,沿海边南逃至南澳,九龙等地,最后跨过珠江口到了新会的崖山,仍然坚持抵抗。

后崖被元军攻破,仍死不投降,先让夫人投海自尽,然后自已背着8岁的皇帝投到大海,表现了宁死不辱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陆陇其

平湖人,清代著名学者,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学宗程朱,反对王守仁的“致良说”,以“居敬穷理”为主。

陆心源

浙江吴兴人,清代藏书家,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

著有《潜园总集》。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有那些

最有名的就是三国的陆家祖孙三代,陆逊陆抗陆云陆机.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有那些

最有名的就是三国的陆家祖孙三代,陆逊陆抗陆云陆机.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有那些

最有名的就是三国的陆家祖孙三代,陆逊陆抗陆云陆机.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

最有名的就是三国的陆家祖孙三代,陆逊陆抗陆云陆机.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

最有名的就是三国的陆家祖孙三代,陆逊陆抗陆云陆机.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

最有名的就是三国的陆家祖孙三代,陆逊陆抗陆云陆机.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有哪些

陆逊:陆氏23世祖,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火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陆抗:陆氏24世,三国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陆机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有哪些

陆逊:陆氏23世祖,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火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陆抗:陆氏24世,三国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陆机

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有哪些

陆逊:陆氏23世祖,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火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陆抗:陆氏24世,三国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