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邵的名人有哪些
Posted 经学
篇首语: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历史上姓邵的名人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邵元节
邵元节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
字仲康,号雪崖,贵溪人。
幼年时就父母双亡,遂于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出家为道士,师事范文泰得《龙图规范》之秘。
后又师事李伯芳,黄太初,尽得其术。
嘉靖三年征入京,以“立教主静”之说得世宗嘉纳,嘉靖四年令拜雨雪,有验。
嘉靖五年命为致一真人,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赐给紫衣玉带及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
2、邵晋涵
邵晋涵,清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经学家。
字与桐,号二云,又号南江,浙江余姚人。
生于清高宗乾隆八年,卒于仁宗嘉庆元年六月十五日(7月19日),年54岁。
乾隆三十年举人,三十六年进士,入四库全书馆任编修,主持《四库全书·史部》的编撰工作,史部之书多由其最后校定,提要亦多出其手。
其经学著作《尔雅正义》开清儒重新注疏儒家经典之先河,在清代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邵圭洁
邵圭洁,字伯如,又字茂斋、茂齐,号北虞,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人。
约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前后在世。
有文名,与翟景淳、严讷等结社,会文,时称十杰,推圭洁为领袖。
嘉靖二十八年举人,选德清教喻。
倭乱,邑令王铁造庐问计,上筑城四策,城赖以全。
后卒于任。
圭洁为诗妥适而乏警策,惟散文笔力颇纵宕,所著有《北虞先生遗文》八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4、邵捷春
邵捷春,字肇复,号冶园,福建福州府候官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累官稽勋郎中。
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迁浙江按察使,大计坐贬。
起四川副使。
十年,至成都,守城拒农民军,旋监傅宗龙军进右参政。
再擢右佥都御史,代宗龙为巡抚。
十三年罗汝才、张献忠合兵攻蜀,失事被逮,次年八月仰药死狱中。
著有《剑津集》、《入蜀吟》。
5、邵宝
明代著名藏书家、学者。
字国贤,号泉斋,别号二泉,江苏无锡人。
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
授许州知州,历户部员外郎、郎中。
历为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宸濠向索诗文,严拒之。
教生徒以致知力行为本。
又革除当地亲死不葬不之陋俗。
为身守正,不交权势。
弘治十八年起,历任浙江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因仵宦官刘瑾,被免职还乡。
正德四年,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正德五年复出,任贵州巡抚。
赴任途中接旨改任户部右侍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元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晋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圭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捷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邵宝
相关参考
召伯虎又称召虎,史称召穆公,参见召公世系。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平定淮夷。《
召伯虎又称召虎,史称召穆公,参见召公世系。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平定淮夷。《
召伯虎又称召虎,史称召穆公,参见召公世系。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平定淮夷。《
历史上姓钱的名人有:1、篯铿:篯铿,是彭姓、钱姓、韦姓族人共同的祖先,今人曰之“彭祖,即大彭氏国始祖,因受封于彭城建立大彭氏国而被后人尊称为彭祖。2、钱让:钱让,字德高,今浙江长兴人。为汉代官吏。阳嘉
历史上姓钱的名人有:1、篯铿:篯铿,是彭姓、钱姓、韦姓族人共同的祖先,今人曰之“彭祖,即大彭氏国始祖,因受封于彭城建立大彭氏国而被后人尊称为彭祖。2、钱让:钱让,字德高,今浙江长兴人。为汉代官吏。阳嘉
历史上姓钱的名人有:1、篯铿:篯铿,是彭姓、钱姓、韦姓族人共同的祖先,今人曰之“彭祖,即大彭氏国始祖,因受封于彭城建立大彭氏国而被后人尊称为彭祖。2、钱让:钱让,字德高,今浙江长兴人。为汉代官吏。阳嘉
历代吴姓名人简介--------------------------------------------------------------------------------中国台湾网(2006年0
历代吴姓名人简介--------------------------------------------------------------------------------中国台湾网(2006年0
历代吴姓名人简介--------------------------------------------------------------------------------中国台湾网(2006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