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关于北洋军阀时期府院之争的详细过程

Posted 国会

篇首语: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关于北洋军阀时期府院之争的详细过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院之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之间争夺权势的争斗。

世凯称帝败亡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府”即总统府,指黎元洪一派:“院”即国务院,指段祺瑞一派。

国民党和南方的地方势力是黎元洪的依托、研究系、进步党和北洋督军是段祺瑞的基础。

双方在国会制宪等问题上分歧严重。

黎元洪一派主张扩大国会权限,以抵制段祺瑞的专断独行,研究系则反对省制入宪,主张缩小国会权利,改两院为一院,以迎合皖系军阀专制的私利。

由于国民党议员在国会人多势众,研究系的议案屡遭否决。

在国会表决中(国会议场在今西城境内),皖系军阀首领便策动北洋各省督军,粗暴干涉国会,恣意打击国民党人。

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要求中国与之采取一致行动对德宣战,并答应借给军费,黎元洪表示同意。

而日本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

因日本支持段祺瑞,中国若参战必有利于日本,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

段祺瑞召集亲信召开督军团会议,决定参战,并要挟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案,但未能得逞,于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

黎元洪利用人们反段要求,在国会的支持和美国公使“允为后盾”的情况下,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

段祺瑞被罢职后,离京赴津,以天津为基地,组织脱离北京政府的各省督军在天津成立“军务总参谋处”,扬言另组临时政府,段黎矛盾白热化。

黎元洪在段祺瑞的压力下内外交困,只好同意张勋入京“调停国事”,后演为张勋率辫子军入京复辟。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