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关于历史朱元璋

Posted 凤阳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关于历史朱元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传奇故事 凤凰占穴,是说朱元璋埋葬父母的故事,它在凤阳一带流传了六百多年。

元朝末年的一天,凤阳上空突然飞来一只彩凤,盘旋两圈之后,便向西南方向飞去,降落在一片荒滩之上。

消息传开,人们纷纷赶到那里观看。

且说此时,府官巡视路过这里,见有只凤凰冲着自己落下,心想,凤凰是种神鸟,象征吉祥,如能捉住它,献给皇上,真是做官不贪财,富贵天上来!想到这,顿时眉飞色舞,十分高兴,一纵身扑上去。

那凤凰低首长鸣一声,展开双翅,腾空而起,飞进彩云里去了。

围观的人们见凤凰飞走,便一哄而散。

而府官却两手一动不动地按在凤凰落下的地方,大声叫喊衙役:“你们快拿锹来挖,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里一定有宝!”说着自己先挖了起来,衙役们找来锹掀,从上午挖到傍晚,结果一无所获。

府官只好挥袖而去,留下一个又大又深的土坑。

不久,朱元璋的父母相继去世。

当时,他还是孩子,父母是个佃户,一生穷困,死去连一个葬身之地都没有。

朱元璋和他二哥用秫秸卷好二老尸体,放在独轮车上,去荒滩埋葬。

刚到凤凰降落、府官打坑的地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倒将下来,不料尸体滑进坑中,两人便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去了。

不一会儿,风停雨止,两人走进一看,大吃一惊,土坑不仅被暴雨冲平,还被狂风卷成一个高大的土堆,人们都说这是天意,是老天给埋葬起来的。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多次考虑启坟改葬,亲自到凤阳选择地势,后因人奏谏,说他之所以得了天下,是因为“凤凰点穴”的“宝地”被他父母占着了。

如若改葬,破了“风水宝地”一来使先人在里面魂魄不安,二来会对大明江山不利。

朱元璋信了这话,于是命令在原基地培土厚封,修建陵寝,这就成了现在的明皇陵 埋葬了父母和大哥以后,朱元璋就和二哥分别了,二哥年纪比较大,所以要离家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了。

朱元璋孤苦伶仃一个人,几乎活不下去了。

好心的邻居汪妈妈看他可怜,就给附近寺庙的住持送了点礼,劝他们收下朱元璋,她要让朱元璋去当和尚,图个温饱。

对于朱元璋来说,当和尚是个走投无路的选择。

一开始,朱元璋也不是什么胸怀大志的人。

关于朱元璋为什么去当和尚,也有一些传说或附会。

传说,朱元璋出生后,不知为什么,一直不会吃东西。

一天,淳皇(指朱元璋的父亲)在求医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相貌奇伟的和尚坐于门侧。

不料,和尚忽然发话问他道:“施主您去哪儿呀?”淳皇说:“我新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不会吃饭。

”和尚说:“这不碍事!到今晚子时(夜晚23点至凌晨1点),他自然就能吃东西了。

”淳皇感谢了和尚后,说要是真如他所说,就把孩子许为他的徒弟。

淳皇说罢进门要取茶招待和尚,出来却发现他不知到哪儿去了。

到半夜的时候,和尚的话应验了,朱元璋会吃东西了。

还有一种传说,说在朱元璋还是婴儿时,经常闹病。

家里人为了让孩子好养活,就依当地风俗将孩子舍入寺庙,等孩子长大了,就让他当和尚。

等到朱元璋长大的时候,朱元璋的父亲允许让儿子当和尚去,但是孩子的娘却不干了,事情因此拖延了下来,朱元璋他因此没有早早进入佛门。

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村子里闹起了瘟疫,无奈之下,朱元璋请求二哥同意在家乡的於皇寺拜僧人高彬为师,邻人汪文帮助他完成了出家的仪式。

这两条材料都出自《天潢玉牒》。

朱元璋进的这家寺庙当年叫做於(wū)皇寺,后来改名皇觉寺。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离原址东北十五里处重建皇觉寺,并改名为大龙兴寺。

那年月,要想当个有饭吃的和尚,也不是容易的事。

当灾荒同样威胁到寺庙时,和尚们也没饭吃了——“居未两月,寺主封仓。

各为生计,云水飘”。

朱元璋在寺里不过待了五十天,做了不到两个月的“行童”,什么都还没弄明白,就为生计所迫而离开寺庙,四处云游了,其时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才十七岁。

风霜雨雪,夜月惊魂,莽莽天地,身如飘蓬。

荒山古寺成了他的栖身之地,他只得靠别人的施舍勉强维持生命。

作为一个游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可以说是历尽艰辛。

朱元璋“南历金、斗,西抵光、息,北至颖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这样一下子过了三年多。

这时,朱元璋已经二十岁出头了。

这三年中,他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人生经验,磨砺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领。

但朱元璋毕竟怀念家乡,于是又回到了皇觉寺。

《皇朝本纪》上说:“(朱元璋)复入皇觉寺,始知立志勤学。

”在外面游历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开始发奋读书,伴随青灯黄卷,早功晚课,读书诵佛。

在这期间,朱元璋“立志勤学”,除佛经外,也广泛接触了各类书籍。

几年寺庙生活内学到的东西,成了他书本知识的主要来源。

尽管那时候的朱元璋不过是个普通的和尚,但他在寺中的生活也还是被神化了:  他住在寺庙里的时候,他的房间在晚上远远看去,常常会发出红光,等到人走近了,那红光又没有了,大伙儿对此都感到很惊讶。

这说的是他第一次入寺头两个月的事。

等他从外地云游归寺,情况就更玄了。

有一天,一个红衣道士出现在寺庙的西北方向,他说:“这寺中有好人。

”就是说,这间寺庙将来要出大贵人。

又传说,有一天,朱元璋在扫地,扫到佛像脚下的时候,他嫌伸出的佛脚碍事,就随口说了句:“缩回去!”不料,佛像的脚真的乖乖“缩”回去了。

还有一次,老鼠把佛像前的香烛吃了,朱元璋很生气,心想你这个佛怎么什么事都不管啊?因此大笔一挥,在佛像背上批上五个大字:“发去三千里。

”到了晚上,寺庙里的其他僧人都做了一个梦,梦见庙里的佛要走了,他们奇怪地问:“您为什么走啊?”佛说:“当世主遣发三千里矣。

”第二天早上,众僧人发现佛像背后有字,就追问是谁干的。

朱元璋说:“哈哈,那是我开的玩笑,那我现在把他放了他。

”果然,到晚上的时候,众僧人又梦见那个佛前来道谢。

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了。

朱元璋在寺中,一转眼又过了三年,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朱元璋这个和尚也许会继续做下去。

以他的聪明勤奋,他可能会成为一个精通佛经的高僧,传经布道,终老一生。

但是,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他眼前展现了一片新的天地。

鬼使神差,一个隐藏在草莽中的英雄,从此踏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朱元璋投军的目的原是为了活命,但当他驰骋在沙场上时,发现自己并不是弱者,自己不仅可以统领千军万马,也可以掌握自己乃至许多人的命运。

那么,他又是怎样走上这条成功之路的呢? 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明朝的各种传说中逐渐发生了歧异,形成了一种朱元璋生于泗州盱眙县的说法——二郎庙(也有说是土地庙的)、红罗障、跃龙冈等地名都可以一一在盱眙找到。

看来,不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想争得这份“龙兴之地”的光荣。

  有一首叫《凤阳花鼓》的安徽民歌流传特别广,歌中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歌词是说,朱皇帝生在凤阳。

那么,朱元璋到底是生在濠州钟离,还是生在泗州盱眙呢?  原来,在元朝,安丰路的濠州下辖钟离、定远、怀远三县,泗州则属于怀安路,泗州下辖五县:临淮、虹县、五河、盱眙、天长。

当时钟离、盱眙分属两州,不会混淆。

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钟离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钟离的地位,于是就将钟离升为凤阳府(洪武七年,即1374年),而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及虹县等县,所辖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为盱眙、天长二县。

这样,在明朝,无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属于凤阳府。

那么,说凤阳出了朱皇帝,无论是生在盱眙还是生在钟离,都没出凤阳府,都没说错。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至今无法解释。

按朱元璋自己的说法,其父朱五四死时是六十四岁,朱元璋当时是十七岁,那么,朱元璋出生时其父就是四十七岁。

但朱元璋又说他父亲是五十岁时来到钟离东乡的,那么,他在朱元璋出生时就还没有来到钟离东乡,朱元璋的出生地也就不是那儿。

相反,如果确实像前面提到的几本书所记载的那样,朱元璋生于钟离东乡,那么,朱五四迁到这里时就不是五十岁,而应当是在他四十七岁以前。

究竟是朱元璋的记忆有问题,还是史官记载有误,已经难以考察了。

贫穷之家,生计维艰,颠沛流离,迁徙不定,记错了时间地点,或许是可能的。

但是,既然朱元璋的哥哥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

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各种版本的神化传说已经让人目不暇接,那么,自然而然地,关于朱家为什么会生出这样一个贵人来,又有这样的传说——  泗州有一个杨家墩,墩下有土窝。

有一天,朱元璋的祖父在农作之余,躺在里面休息。

这时,有两个道士经过这里,其中一个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卧的地方说:“如果一个人死后埋葬在这里,他的后代就会出天子。

”另一个道士——是前面说话的道士的徒弟——问道:“为什么呢?”那道士回答说:“此地气暖。

不信你拿枯枝栽种在这里,十天之内一定会长出树叶来。

”  这时,朱元璋的祖父突然从土窝里站起来,道士看见他很惊讶,于是问道:“刚才你听见我说的话了吗?”朱元璋的祖父假装耳聋,又是摆手,又是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道士在那里插了一段枯枝就离开了。

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话记在心里,一天天地等候着枯枝生叶。

十天过去了,那枯枝果然长出叶来。

但是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计,他不愿让别人知道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就把长出树叶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

又过了十天,两个道士再次来到土窝处,徒弟发现了插在地上的枯枝,诧异地问道:“为什么不生树叶呀?”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说:“一定是被这个人拔去了。

”朱元璋的祖父看见瞒不住,就承认了。

道士说:“你有福,死以后应当埋葬于此,你家将会出天子。

”因此,朱元璋的祖父死后就被埋葬在那里。

下葬时,让人惊奇的事发生了:扒开的土自己壅起,成为坟堆。

这个杨家墩方圆丈许,现在还可以找到,至今不生草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亲自去看看。

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朱元璋小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不过,一些关于他的传说也太神了——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后十年,又迁到了钟离之西乡,后又迁到太平乡县孤庄村。

关于朱元璋少年时的事儿,也有一些逸闻:  朱元璋小时候跟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靠替人放牛过活。

有一次,嘴实在太馋了,就把东家的牛犊给杀了,然后大伙儿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

吃完以后怎么办呢,朱元璋想了个办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进地里,骗东家说:“地开裂了,小牛陷进去了!”东家跑过去拽住牛尾巴,结果牛尾巴真的往地里钻了,东家见状,无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话,没让他赔偿牛犊。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玩拜皇帝的游戏。

他们拿车辐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篮子做龙椅。

然后,大伙儿轮流做“皇帝”,坐上“龙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

不过,奇怪的是,当其他人坐上篮子的时候,都坐不稳,没几下就摔下来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时候却稳稳当当的。

大伙儿见状,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着“笏”参拜他。

从此以后,朱元璋在放牛娃中俨然成了小首领。

虽然这些传说不免有附会或神化的地方,但还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时候要比一般孩子聪明、顽皮。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求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故事~

一天,一位穷朋友从乡下来到京城皇宫门前求见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是以前的老朋友,非常高兴,马上传他进殿.谁知这位穷朋友一见朱元璋端坐在宝座上,昔日的容颜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便忘乎所以地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

文史百科 求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故事~

一天,一位穷朋友从乡下来到京城皇宫门前求见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是以前的老朋友,非常高兴,马上传他进殿.谁知这位穷朋友一见朱元璋端坐在宝座上,昔日的容颜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便忘乎所以地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

文史百科 求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故事~

一天,一位穷朋友从乡下来到京城皇宫门前求见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是以前的老朋友,非常高兴,马上传他进殿.谁知这位穷朋友一见朱元璋端坐在宝座上,昔日的容颜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便忘乎所以地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

文史百科 200字的关于朱元璋的历史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出身布衣明太祖原名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子兴取的。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的妈妈,叫陈二娘;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他本人排行老三,

文史百科 200字的关于朱元璋的历史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出身布衣明太祖原名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子兴取的。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的妈妈,叫陈二娘;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他本人排行老三,

文史百科 200字的关于朱元璋的历史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出身布衣明太祖原名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子兴取的。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的妈妈,叫陈二娘;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他本人排行老三,

文史百科 关于明清时期历史

一、明朝明朝历史(1364—1683年)即中国明朝以及南明和明郑时期的历史,属朝代专门史。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319年。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

文史百科 关于历史人物的400字作文

朱元璋出身佃农,从小放牛,7岁那年,父母、大哥均死于瘟疫;17岁出家当和尚,到25岁那年,寺庙又遭官军焚毁;朱元璋走投无路,终于参加了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点运气,朱元璋

文史百科 关于历史人物的400字作文

朱元璋出身佃农,从小放牛,7岁那年,父母、大哥均死于瘟疫;17岁出家当和尚,到25岁那年,寺庙又遭官军焚毁;朱元璋走投无路,终于参加了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点运气,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