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重庆历史名人的故事
Posted 原子弹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重庆历史名人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刘伯承
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刘伯承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
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
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
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2、聂荣臻
新中国成立之初,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为抗美援朝事务日夜繁忙,一次竟累昏倒地,被迫休养。
后经中央批准,聂荣臻上任后首先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
1959年7月,中央决定用八年的时间制造出原子弹,接着又提出国防工业应以抓尖端为主,“两弹为主,导弹第一”。
毛泽东当时戏称,造原子弹是造一个“大炮仗”。
在苏联撤走专家,国内又遇经济上的天灾人祸时,原子弹研制工作是“上马”还是“下马”也出现了争执。
聂荣臻坚决主张“两弹”也继续搞下去。
聂荣臻操劳过度住院,陈毅来看望聂荣臻时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现在腰杆子还不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子就硬了。”
3、巴蔓子
相传战国中期,巴国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发动叛乱,人民遭受深重灾难。
巴蔓子将军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他决定向楚国借兵。
楚王答应出兵,但却提出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
巴蔓子允诺今天就让他把军队带回去,到时候拿不到三座城,可以把脑壳砍给楚王!于是巴蔓子带着楚军回国打垮了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
他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把头颅割了下来,而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
楚国使臣没有完成接收巴国三城的任务,只得将巴将军的头颅带回国去复命。
楚王听罢不禁深受感动,下令以上卿之礼埋葬了巴将军的头颅。
巴国也为将军举行了国葬,其无头之躯埋葬在国都江州,任后人缅怀凭吊。
4、秦良玉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后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秦良玉军事力量弱小,有建议投降的,有建议转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张献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砫共存亡。
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各处险要,张献忠之前与秦良玉多次交战被击败,虽然现在势力庞大,却不敢靠近秦良玉守卫的石砫。
5、甘宁
甘宁曾经与孙权宗亲名将孙皎因为喝醉酒言语上有过节,有人劝他道歉,甘宁说:“大臣应该是平等的,孙皎虽是宗亲但怎么可以侮辱人!我遇上明主应当以力量和性命报答,但不能因世俗委曲求全。
”于是孙权写信给孙皎叫他向甘宁道歉,于是两人结为好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伯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聂荣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蔓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良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宁
相关参考
金竹寺的传说却说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叫老陈的信差,由成都到重庆,经“五驿、四镇、三街子、七十二塘”,共计一千零八十里官道,一路晓行夜宿,走拢石桥铺,眼看天色已晚,虽距重庆城仅20余里,但因疲乏只得找栈房
邹容(1885~1905),汉族,民族英雄,民主革命家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邹容(1885~1905),汉族,民族英雄,民主革命家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邹容(1885~1905),汉族,民族英雄,民主革命家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而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而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
抗日战争时期,艺术大师徐悲鸿在重庆江北盘溪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活动,有不少传闻甚广的有趣故事,但都不及他画猫赠“马”这两件小事能鲜明地反映他的个性和人品。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