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

Posted 示意图

篇首语: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复习要点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4.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禹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朝——时间:约公前2070年,建立者:禹,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主要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②奖励生产。

③奖励军功。

④承认土地私有。

⑤推行县制。

⑥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识图:秦朝行政系统简表、秦统一文字表、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识图:张骞出使西域图)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

(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知道三国的名称及相对位置。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结婚。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

说明中外文化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识图鉴真东渡示意图、玄奘西行示意图)

5.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唯才是举;调整赋役制度,减少百姓的劳役负担;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及“三省六部制”;唐朝的法律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尊称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天可汗”;加强汉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关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强化皇权:明废丞相、清设军机处等。

(2)八股取士。

文朝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联系地方史)

4.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雅克萨之战:清朝时与沙俄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6.郑和下西洋: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远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识图、表:郑和下西洋航线图、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消耗国力,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废止。

7.“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闭关锁国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八、科学技术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识图:都江堰示意图)

2.长城:是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3.四大发明:

①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识图:造纸术外传时间表)

②印刷术:唐朝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指南针:宋朝时期发明,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④火药:唐朝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

我国四大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4.大运河:隋朝时开凿的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识图:隋大运河示意图)

九、思想文化

1.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教育方面,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2.佛教传入: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3.《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一.历史之最: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国。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

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一.历史之最: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国。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

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一.历史之最: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国。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

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一.历史之最: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国。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

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重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重点复习及解答一、基本知识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

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重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重点复习及解答一、基本知识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

文史百科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同学们,欢迎你们步入历史殿堂!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给你乐趣,也能使你聪慧,更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真谛,还能给你直抒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