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焚烟亭与振风塔的历史
Posted 都督
篇首语: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焚烟亭与振风塔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焚烟亭:
在古城安庆沿江西路的江边,有一座红柱黄瓦、画枋飞檐的亭子,这就是安庆的焚烟亭。
在亭外假山基座的石碑上,刻有《焚烟亭记》一文,记录了百年前的一段历史风云。
据史料记载,民国之初的1912年9月中旬,一天傍晚时分,安庆南门水上巡警在江上巡逻时,从一艘英国太古公司的商船“鼎昌”号上查获私运鸦片7箱有余,价值160万元。
英国不法商人欲将安庆作为据点或中转地,把这些鸦片运往中国内地分销。
时任安徽省都督府的都督柏文蔚接到报告后,当即下令兼任宪兵司令的第一师师长胡万泰将鸦片全部扣留。
次日,英国领事馆向安徽省都督府提出“严重抗议”,无理要求中方须在24小时内归还所扣鸦片,并向被查英国商船赔礼道歉。
与此同时,停泊在安庆江面的英国炮舰卸去了炮衣,炮手登上了炮位,炮口对准了南门城楼,恫吓威胁,剑拔弩张。
柏文蔚毫不畏惧,率炮队到江边集结、与之对峙,更不顾个人安危,登上英舰与之交涉。
9月16日,柏文蔚命令省警察厅长祁耿寰监视,将没收的七箱鸦片在都督府门前焚烧,观看者达数万人,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10月6日,英驻沪总领事罗磊斯专程来安庆,要求赔偿,柏文蔚予以严厉驳斥。
后来罗磊斯又请人从中斡旋,仍遭柏文蔚断然拒绝。
英领事无可奈何,恼羞离开安庆,省城安庆的反帝焚烟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孙中山先生对柏文蔚的焚烟行动给予了高度赞扬。
孙中山乘坐“联鲸”号兵舰从上海到汉口途经安庆时,决定在安庆停船上岸。
10月23日下午四时许,柏文蔚率省府军政官员和绅商学界及市民齐聚江岸夹道欢迎。
孙中山先生登上都督府在南门搭建的讲台发表演讲,高度赞扬了安徽人民的正义举动,他说:“禁烟事办理最认真者要算贵省,办理亦颇得法……贵省焚烟办法,实可为各省模范。”
为纪念这次焚烟壮举和孙中山先生的安庆之行,1987年5月,安庆市人民政府在当年中山先生登岸演讲处,修建了这座焚烟亭
振风塔:
振风塔位于安庆市长江边迎江寺内。
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名“振风”有“以振文风”意。
明隆庆四年(1570)安庆知府王鹅泉主持修建振风塔,是长江沿岸著名古塔之一。
有“过了安庆不看塔”誉。
塔与寺不是同期建筑,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因寺内有大小佛像近千座,而名万佛寺。
清顺治七年(1650)改称迎江寺至今。
相关参考
塔风安庆振风塔是为振兴安庆文风而建。在明代以前,安庆没有出过状元,文风凋敝。一些星相家端详安庆地形后,煞有其事地认为,安庆一带江水滔滔,文采难以在此扎根,须建塔镇之,才不能让文采东流。此说虽然荒诞,但
塔风安庆振风塔是为振兴安庆文风而建。在明代以前,安庆没有出过状元,文风凋敝。一些星相家端详安庆地形后,煞有其事地认为,安庆一带江水滔滔,文采难以在此扎根,须建塔镇之,才不能让文采东流。此说虽然荒诞,但
塔风安庆振风塔是为振兴安庆文风而建。在明代以前,安庆没有出过状元,文风凋敝。一些星相家端详安庆地形后,煞有其事地认为,安庆一带江水滔滔,文采难以在此扎根,须建塔镇之,才不能让文采东流。此说虽然荒诞,但
结构振风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呈圆锥形体,自底向顶按比例缩小,高达60.86米,中国国内仅次于河北开元寺砖石塔。塔基直径19.25米,台基为须弥座式,高0.95米塔底周边为廊,深3.33米,廊
结构振风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呈圆锥形体,自底向顶按比例缩小,高达60.86米,中国国内仅次于河北开元寺砖石塔。塔基直径19.25米,台基为须弥座式,高0.95米塔底周边为廊,深3.33米,廊
结构振风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呈圆锥形体,自底向顶按比例缩小,高达60.86米,中国国内仅次于河北开元寺砖石塔。塔基直径19.25米,台基为须弥座式,高0.95米塔底周边为廊,深3.33米,廊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