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
Posted 时期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家具的产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受文化和生产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简陋。
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
南北朝以后,高型家具渐多。
至唐代,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生活方式交替消长。
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普及民间,成为人民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
至此,中国传统木家具的造型、结构基本定型。
此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在工艺、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异彩,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并在世界家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家具体量增大,注重雕饰而自成一格。
20世纪初,因受外来家具的影响,出现了“西式中做”的新式家具。
50年代后,中国家具工业迅速发展。
80年代,在借鉴各国不同的家具风格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中国家具不断发掘传统技艺,并结合自己的国情民俗,逐渐形成一代新的家具风格。
史前至春秋时期的家具(史前~公元前476) 1978~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前1900)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中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了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家具结构 早期的木家具已从建筑中移植应用榫卯结构。
1979年,在江西贵溪春秋晚期崖墓出土的两件木制架座残件中,发现了方形榫槽。
青铜家具在商代为整体浑铸,至春秋时期已发展为分铸、焊接、失蜡铸造、镶嵌等多种工艺。
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多层云纹铜禁,就是采用失蜡铸造工艺制造的,造型更加精美而富有装饰性。
家具漆饰 新石器时代,人们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于制器。
商、周时期,漆饰工艺已较普遍。
当时的涂料取自漆树的汁液,称为生漆,其中含有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
漆可配成多种色彩,用它作涂料既能保护器物,又起到装饰作用。
东周时期留存的漆木家具较多。
黄河中、下游出土的漆箱等,表面多饰以云雷、回纹、蟠螭、窃曲等图案的彩绘;江汉、江淮地区楚墓出土的座屏、几、案等漆木家具,造型优美,纹饰流畅。
战国时期家具(公元前475~前221) 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有很大的进步。
漆木家具 战国时期的漆木家具种类繁多,饰面新颖、富丽端庄。
1957年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的漆案,案边有4个可提挽的铺首,案角镶铜,案足铜制,案面髹漆彩绘与铜饰件相映生辉。
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象图衣箱,黑漆作底朱纹其上,绘有北斗和青龙、白虎天文图象(图1)。
信阳楚墓出土的六足漆绘围栏大木床、栅足雕花云纹漆几,以及1958年湖南常德战国墓出土的漆几等,造型淳朴,漆饰华丽,反映当时的漆饰工艺已较成熟。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柎”(“柎”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青铜家具 战国时期,青铜家具在造型、工艺上都有很大进步。
1978年河北平山白狄族故国中山王墓出土一件错金银龙凤青铜方案,以四鹿为足承一圆圈,圈上蟠绕成半球形四龙四凤,龙首上方各有一组斗拱承置案面。
1960年云南江川滇族战国墓出土的虎牛青铜案,由二牛一虎组成,主体为一立牛,四足立作案足,牛背呈椭圆状构成案面,一虎扑噬牛尾作案耳,另有小牛犊藏身母体下。
立牛健壮,双角前伸,肌肉丰满,造型均衡稳重,栩栩如生(图3)。
这些青铜家具工艺精湛,可称稀世珍宝。
秦汉时期家具(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家具的发展变化 秦汉时期人们起居仍是席地跽坐(跪坐)或盘膝坐,垂足坐始见萌生尚未普及。
常用家具有几、案、箱、柜、床、榻、屏风、笥(放衣服的小家具)、奁(放梳妆用品的器具)、胡床(坐具,又称交床,绳床)等。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①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②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进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毾?(榻登)。
《释名》注:“榻登,施之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
”既在床前设榻登上床,说明床的高度有所增高。
又据《太平御览》记载:“灵帝好胡床。
”胡床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坐时垂足。
由席地坐演进为垂足坐是家具史上一大变革。
③出现软垫。
《西京杂记》中记述,汉时天子的玉几上冬天加有丝绵织物,大臣的木几上则加用橐(毛毡缝制的口袋)。
这是最早出现的软垫。
④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除木材外,还有金属、竹、玻璃、玉石等。
家具装饰 除沿用传统的漆绘、油彩、针划、贴金银箔、镶银或铜?箍等外,还发展了戗金(针划填金)、堆漆(用稠厚的漆堆成花纹)等工艺。
漆饰后,有的还配以鎏金铜饰件,益显华贵。
此外,各种珠宝、玻璃也常作为家具的装饰材料。
如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早期铜框架漆屏风,就装有长方形浅蓝玻璃。
据《西京杂记》记载,“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桉(案)、厕(侧)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人谓之四宝宫”。
这些都是精美的家具。
《盐铁论·散不足》称“一屏风就万人之功”,足见珍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220~58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家具的发展变化 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摺多牒围屏(图4 )。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家具造型结构 家具脚型除直脚外还有弯脚,同时又吸收了建筑台基和佛像须弥座的造型结构,创造了新的家具支撑构件,因其形似宫中巷弄之门,依形附会称为壶门结构。
这种结构坚固,富有装饰性,形成六朝以至隋唐时期家具的一大特色。
有的家具组装还采用了铁钉和铁质连接件。
如1982年辽宁袁台子东晋墓出土的木箱,壁板间用“S”形铁件嵌入连接,四周包铁角用铁钉钉牢,箱底与箱壁板用铁钉横穿钉固,箱外两侧装有铁提环。
同时出土的还有4件鎏金铜帐角,每件帐角均有三短管作直角连接呈辐射状,可插入木杆构成方形帐架。
由于家具中使用了金属紧固件、连接件和插接件,提高了家具整件刚度,简化了家具结构。
谢谢 请采纳!!!!!!!!!!
相关参考
国家具的产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受文化和生产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简陋。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南北朝以后,高型家具渐多。至唐代,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生活方
我国家具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了很精美的青铜和石制家具了。随着人们起居形式变化,家具也伴随着人们的需要,经历了由低形向高形发展的过程。宋元以后,我国家具艺术已经发展成为高度科学性、艺术
我国家具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了很精美的青铜和石制家具了。随着人们起居形式变化,家具也伴随着人们的需要,经历了由低形向高形发展的过程。宋元以后,我国家具艺术已经发展成为高度科学性、艺术
我国家具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了很精美的青铜和石制家具了。随着人们起居形式变化,家具也伴随着人们的需要,经历了由低形向高形发展的过程。宋元以后,我国家具艺术已经发展成为高度科学性、艺术
明清家具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
明清家具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