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写一些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三个)

Posted 大臣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写一些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三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公钓鱼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

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

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

一般人用弯钩钓鱼,弯钩上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骗鱼儿上钩。

可是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

他一边高举钓竿,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愿意的就上钩吧!”

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十岁时,巧遇在渭水河边出猎的姬昌。

姬昌同他交谈,谈得非常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

姬昌曾问姜子牙:“怎么样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

这叫做上溢而下漏。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周朝。

“太公钓鱼”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

(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太公钓鱼的意思是: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4年,秦国攻打韩国,沿着黄河北岸向东挺进,两年后(公元前262年),把韩国与其北方领土上党郡隔开。

上党郡郡守,向赵国投降。

赵国接收了上党郡。

秦国当然不愿已到手的土地被别人抢去,两年后(公元前260年),向上党进攻,等到赵国大将廉颇率援军到达时,上党已经陷落。

而秦军仍锐不可当地向赵国进攻,廉颇节节失利,最后退到长平关(山西高平),构筑营垒,坚守不出。

廉颇认为秦军远来,一定不能持久,他将等到秦军撤退时,再行出击。

秦国看出,如果不去掉廉颇,就不可能歼灭赵军。

秦国派人在赵国首都邯郸(河北邯郸)散布流言说:“廉颇太老了,已经丧失了锐气,所以屡战屡败。

他自知不是秦国的对手,已成为一个懦夫,不敢出战。

秦国最害怕的是赵括,只要赵括不出来当统帅,秦国一定赢。

”赵王听信流言了把廉颇免职,任命赵括继任。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有绝顶的聪明和口才,自以为他的军事才能天下无双。

赵奢在世时,父子间谈论兵法,父亲往往被儿子驳得哑口无言。

有人说:“将门虎子,真是不错。

”但赵奢不以为然地说:“战争是关乎生死的大事,他说起来如此轻松,一旦担任大将,必定失败。

所以当赵括被任命为总司令后,老母立刻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是大将之才,请不要派遣。

”赵王以为老母谦让,老母说:“他父亲领兵时,所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

命令发布的当天,就住进军营,跟士兵同甘共苦,不再过问家事。

遇到困难,必定征求大家意见,从不敢自以为是。

可是赵括刚被任命为总司令就威风凛凛,军营之中,没有人敢对他仰视。

赏赐给他的财物,全运回家。

他父亲死时曾一再嘱咐,无论如何,不可让赵括作大将。

”赵王还是不肯改变任命,老母请求道:“如果一定要用他,万一丧师辱国,但求赦免我们全家。

”赵王允许。

秦王得到赵括当大将的消息后,任命各国最畏惧的白起作大将。

唯恐白起的威名使赵括恐惧,不敢出战,那就捕捉不到赵军的主力了,秦王下令,有敢泄露白起姓名者,立即斩首。

赵括就任之后,撤除防御工事,亲自率领精锐,采取突破战术向秦军最弱的营垒进攻,白起下令退却。

赵括突破秦军阵地之后,仍保持猛烈的攻势以扩大战果,白起下令再退,然后派出部队切断赵括的退路。

于是赵国的大军被分割为二,赵括和精锐部队被隔在前方,留守的军队仍在长平关阵地。

接着白起又切断赵军的粮道,赵军粮食开始短缺。

赵括发动数次最猛烈的攻击,希望冲出包围圈,但全部失败。

赵括那些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军事理论,全部失效,他不得不效法廉颇的办法,改攻为守,等待援兵。

可是现在的形势改变,兵力既被分开,粮草又尽,守已不可能。

赵括勉强支持了四十六天,弹尽粮绝被迫作最后的冲刺,分兵四队,轮流突围,但还是失败, 自己也死在乱箭之下。

赵军还剩有四十万人,全部投降。

白起命这四十万降卒,进入长平关附近一个深谷中,把深谷两端堵塞。

预先埋伏在山顶上的秦军,抛下土石,四十万人全被活埋。

赵国从此没落。

把赵括打仗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一败涂地的事归纳成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这个成语指只懂理论却不会实际应用。

赵括的父母为何知道赵括不是将才呢?赵奢身经百战深知打仗需要慎之又慎,赵括毫不谨慎所以知他领兵必败,想来赵括不谨慎冒进轻敌这一点一定早就出了名,不然秦国也不会挑赵括做对手。

赵母不懂军事,但却从赵括不能和下属同甘共苦这一小处知道儿子不是将才。

看来将才必是知兵法,慎对敌,拘小节之人。

赵王察人不明,临阵换将,不听规劝,终致大败,可谓咎由自取。

白起滥杀降卒,几年之后被秦王赐死,不得善终,真是恶有恶报。

在民间传说里白起现在还在地狱里受苦呢。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

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纸上谈兵的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追问

别说意思 说成语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成语故事 一字之师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

文史百科 写出三个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1、十面埋伏: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2、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3、

文史百科 写出三个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1、十面埋伏: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2、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3、

文史百科 写出三个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1、十面埋伏: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2、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3、

文史百科 写两个反映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成语

出自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的成语·覆水难收·赴汤蹈火·分庭抗礼·防微杜渐·负隅顽抗·负重致远·管鲍之交·各得其所·感恩图报·过河拆桥·刮目相看·瓜田李下·高枕无忧·各自为政·华而不实·好好先生·狐假虎威·

文史百科 写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

文史百科 写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

文史百科 写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