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韩国的历史(详细)

Posted 新罗

篇首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韩国的历史(详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箕子朝鲜

(约前1122 ~前194 ) 。

《史记》记载,商代最后一位 纣王叔父“箕子朝鲜”

天子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制度和商朝遗民被周武王封于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教朝鲜人民礼仪、耕织农耕及养蚕,还带入了大量青铜器。

大大地改善了朝鲜的生活,促进了朝鲜的社会经济发展。

箕子朝鲜在朝鲜历史上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

《高丽史》记载:肃宗大王7年(1102年)10月壬子朔,“礼部奏: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而不载祀典。

乞求其坟茔,立祠以祭。

”正式对箕子的陵墓按照国王的礼仪祭祀。

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箕子朝鲜统治朝鲜半岛近九百余年,历经41世。

卫满朝鲜

(前195年~前108年),又称卫氏朝鲜,于中国西汉初年时,由燕国亡命者卫满推翻了朝鲜半岛上的箕子朝鲜自立,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

卫满即位后,积极建立国家,并输入中原文化,使国家愈来愈强盛。

汉武帝有感卫满朝鲜对汉朝的威胁愈来愈大,决定在公元前109年起兵远征朝鲜半岛。

公元前108年即汉武帝元封三年,卫满朝鲜被汉武帝所灭。

武帝置郡

卫满朝鲜

汉武帝元封三年即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后,于朝鲜北部设立“汉四郡”:乐浪郡(今朝鲜平安南道)、玄菟郡(今朝鲜咸镜道)、真番郡(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公元前82年合并为乐浪郡(治所在平壤) 。

  第一次将朝鲜半岛纳入中央王朝的实际统辖范围。

  从朝鲜半岛的历史来讲,从箕氏王朝到卫氏王朝,大概相当于中国商周时代到西汉武帝时期,它们的建立者和统治阶层都来自中国,与中国中原政权形成一种藩属关系。

汉武帝灭掉卫氏朝鲜后,正式在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置郡统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汉四郡”。

在整个汉魏西晋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一直是中国中原政权的郡县统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乐浪汉文化;与此同时,半岛南部地区则相对落后,经过不断战争,逐渐形成了马韩、辰韩和弁韩三大部落联盟。

朝鲜半岛南部三韩部族及前三国

此时半岛南部居有3个部落联盟,即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

辰韩,自称是秦人后代,其祖先为了逃避秦朝的苦役,逃到到了马韩后,马韩割东界地与之。

  弁辰,与辰韩杂居,亦有城郭。

衣服居处与辰韩同,言语风俗相似,只是祠祭鬼神有异,施灶皆在户西。

  当初朝鲜王箕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余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

准后灭绝,马韩人复自立为辰王。

  公元3世纪左右,百济统一马韩地区,新罗统一辰韩地区,建立起国家。

公元前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人 三韩部族

(今吉林省扶余县)朱蒙在西汉玄菟郡管辖范围内建立高句丽国,并于427年向南迁都平壤,于是半岛上形成三雄争霸的局面,史称三国时期。

高句丽是这一时期半岛的霸主。

其辖区包括今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部。

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北部高句丽、南部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的“朝鲜三国时期”。

新罗朝鲜及后三国

百济由高句丽建立者中国扶余人朱蒙的两个儿子在今汉城(首尔)的位置建立。

百济吞并了马韩部落,并在4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后受到高句丽扩张的进攻,都城被迫迁往熊津,后又再次迁往泗沘。

前57年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且吞并了辰韩部族立国。

  7世纪中叶,唐朝出兵讨伐朝鲜半岛, 并扶植新罗政权,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命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大总管,率左卫将军刘伯英、右武卫将军冯士贵、左晓卫将军庞孝泰等,统兵13万,联合新罗伐百济。

唐军攻陷百济国都泗沘城,生擒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

百济宣告灭亡,5部37郡共76万人户完全纳入了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唐朝于百济故地设置了“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将其纳入唐羁縻府州体系,五都督府下辖37州250县。

唐朝委任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又命左骁卫郎将刘仁愿率兵一万镇守百济城,委派当地的酋长分任都督、刺史。

  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为了政区整齐划一,唐朝在新罗领土上设立了鸡林州都督府,都督由新罗王担任以新罗王金法敏为“鸡林州都督”。

自公元663年起,先后有16位新罗王被唐朝委任为鸡林州都督,历时200余年。

鸡林州都督府下设州和县,与唐朝在其它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设置类似。

这是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继熊律都督府(660年设立)等5个都督府之后,设立的又一个带有羁糜(Jīmí)性质的都督府,真正体现了大唐帝国“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

薄海内外,无不州县”的国威。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地图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在高句丽故地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

自此朝鲜半岛全部处于唐朝的实际行政统治之下。

高丽朝鲜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

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南部,建立高丽王朝。

  962年,宋太祖建隆三年十月,王建之子王昭遣其广评侍郎李兴祐、副使李励希、判官李彬等来朝贡。

  993年,高丽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北宋的朝贡关系,向辽国称臣。

  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

  1231年,高丽蒙古战争,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1273年,元军占领济州岛,国王投降蒙古汗国,高丽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

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明太祖派遣使者远赴高丽,告知高丽君臣天命已改,督促其国效忠明朝。

  据《高丽史41卷-世家41-恭愍王》载;壬辰大明皇帝遣符宝郞李斯赐玺书及纱罗绸缎四十匹。

王率百官出迎于崇仁门外。

  其书曰:“大明皇帝致书高丽国王,自有宋失驭,天绝其祀,元非我类,天命入主中国百有余年。

天厌其昏淫,亦用陨绝其命,华夷扰乱十有八年。

当群雄初起时,朕为淮右布衣,忽暴兵疾,至误入其中。

见其无成,忧惧不宁。

荷天之灵,授以文武,东渡江左,习养民之道十有四年。

其间西平汉主陈友谅,东缚吴王於姑苏,南平吴越,勘定八蕃,北逐胡君,肃淸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

今年正月臣民推戴卽皇帝位。

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惟四夷未报,故修书遣使,涉海洋入高丽报王知之。

昔我中国之君,与高丽壤地相接,其王或臣或宾盖慕中国之风。

为安生灵而已。

天监其德,岂不永王高丽也哉? 朕虽德不及中国之先哲王使四夷怀之然不可不使天下周知。

钦哉!   1369年七月,高丽国停用元顺帝至正年号。

奉明朝正朔,改用洪武纪年。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六月,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除高丽王辛禑,流放江华岛。

立其子王昌为高丽国王。

  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立定昌府院君王瑶,流放王昌于江华岛,十二月诛杀辛禑、王昌。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废除王瑶,流放于原州,李成桂自摄国政自封为“权知高丽国事”高丽亡。

朝鲜王朝

1388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统一朝鲜半岛南部,定都汉阳。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六日,在高丽大臣李之兰以及左侍中裴克廉、郑道传、赵浚等人的倡议推戴下,李成桂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

其时五十八岁。

朝鲜李氏王朝正史(韩国奎章阁版)(11张)  李成桂派使向金陵的明朝朝廷上表,称高丽国王昏乱,自己受万众推戴不得不即位。

朱元璋则口气冷漠,道“尔恭愍王死,称其有子,请立之,后来又说不是。

又以王瑶为王孙正派,请立之,今又去了。

再三差人来,大概要自作王。

我不问,教他自作,自要抚绥百姓,相通来往”。

  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朝鲜国名)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

由于传统观点中李成桂属于大逆不道的篡位,为得到中国明朝皇帝的支持,遣使请朱元璋裁定新国号,朱元璋以纪念殷商箕子之故,取“朝日鲜明”之意,圈选了朝鲜二字。

但是朱元璋仍认为李成桂“顽嚣狡诈”,没有册封。

李成桂是实际上的朝鲜国王,但是由于没有受到明太祖册封,上国书与明朝天子时,仍然使用“权知高丽国事”。

国号更改后则使用“权知朝鲜国事”,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赐朝鲜太宗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郡王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正式册封李成桂之子李芳远为朝鲜国王。

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

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为朝鲜国王,正式成为中国中央王朝的藩属国。

明成祖登极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并允许其使用天朝服色,这就是韩服的起源。

  永乐六年五月二十四日,老迈多病的李成桂于昌德宫广延楼下别殿去世。

共计在位七年,在上王位十年,春秋七十四岁。

明成祖赐谥为“康献”。

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对中国采取事大国政策。

万历援朝

1591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汉城(首尔)和平壤。

朝鲜国王遣使向中国乞兵。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载;万历二十年七月戊午兵部言;辽东抚臣郝杰揭,称倭贼过大同江,朝鲜君臣即遁。

恐国王兵败入辽,拒之不仁,纳之难处。

宜令札险要以待天兵。

仍号召通国勤王之师,以图恢复。

倭陷朝鲜,国王逃避可悯,援兵既遣。

仍谕彼国大臣集兵固守,控险隘以图恢复,岂得坐视丧亡。

其余酌议具奏。

  帝曰;中国御倭当于门庭,夫边鄙中国门庭也。

四夷则篱辅耳。

闻守在四夷不闻为四夷守。

朝鲜虽忠顺,然被兵则慰谕,请兵则赴援,献俘则颁赏。

尽所以待属国矣。

望风逃窜,弃国授人,渠自土崩,我欲一苇障之乎。

夫倭未弱于虏也,在虏则欲抚之大军之前,在倭则欲歼之累胜之后,倐重倭也。

即虞内地不支倐轻倭也。

即欲立功异域又臣等所大惑矣。

  1593年(万历二十年十月)万历帝以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李如松充蓟辽提督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入朝作战,史称“万历朝鲜战争”。

  1598年(万历二十五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日本丰臣秀吉向万历帝投降,万历赐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诏书如下(现存于日本国家博物馆)。

万历帝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诏书(4张)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

昔我皇祖,诞育多方。

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

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

当兹盛际,宜讃彜章。

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

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

北叩万里之关,肯求内附。

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

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

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

祗服纶言,永尊声教。

钦哉!”   (《朝鲜宣祖实录》卷37)宣祖李昖说:“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

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   《(朝鲜)宣祖实录》之卷三十五;记录了朝鲜国王李昖与其臣下李德馨进行的一番意味深长的问答,李昖问道:“铳筒(指日本人的鸟铳)之声,不与天兵(指明军)之火炮同耶?”李德馨回答:“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李昖赞叹道:“军势如此,可不战而胜矣!”   《(朝鲜)宣祖实录》。

“以佛狼器、虎蹲炮、灭虏炮等器为之,距城五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则声如天地动,俄而火光触天,诸倭持红白旗出来者,尽僵仆而,天兵骈哄入城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三四。

万历帝以朝鲜事平,下诏宣告,朝鲜遣使贡谢。

神宗回赐彩币,诏谕朝鲜国王李昖:“吾将士思归,挽输非便,行当尽撤,尔可亟图。

务令倭闻声不敢复来,即来亦无复足虑”。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敕谕朝鲜国王,诏令如下:   你国虽介居山海中,传祚最久。

近来倭奴一入,而王城不守,原野暴骨,庙社为墟。

追思败丧之因,岂尽适然之致。

或言王偷玩细娱,信惑群小,不恤民命,不修军实。

启侮诲盗,以非一朝,而臣下未有进言者。

前车既覆,后车岂可不引以为戒。

惠徼福于你祖,及我师战胜之威,使王君臣父子相保,岂不甚幸。

不知王新从播越之余,归见黍离之故言,烧残之丘陇,与素服郊迎之士众。

噬脐疾首,何以为心,改弦易撤,何以为计。

  朕之视王,虽称外藩,然朝聘社文之外,原无烦王一兵一役。

今日之事,止以大义发愤,哀存式微,固非王之德责于朕也。

大兵且撤,王今自还国而治,尺寸之土,朕无与焉。

其可更以越国救援为常事,使你国恃而不设备,则处堂厝火,行且自及,猝有他变,朕不能为王谋矣。

钦哉。

  万历援朝战争后,加深了朝鲜与宗主国明朝的关系,以至于明朝末年皇太极胁迫朝鲜国王叛变明朝,遭到朝鲜国王的强烈反对。

  (《(朝鲜)宣祖实录》卷37载);“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

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

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宁获过于上国,而不忍负皇明也”。

  在清兴起以前,朝鲜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藩属关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鲜赐玺书,从而确立起两国间的宗藩关系)。

1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国王在国家存亡之际,迫于无奈,接受了清军的条件投降,停用明朝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正式确立与清朝的藩属关系。

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双方使节每年往来不断。

朝鲜方面,每年除有贺冬至、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入朝。

朝鲜(韩国)近代史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朝鲜无力镇压,于是乞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

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

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平息内乱。

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李氏朝鲜被迫结束与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宗藩关系。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

1896年,朝鲜在俄国支持下,成立大韩帝国傀儡政权,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日俄战争沙皇俄国战败后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为了收买人心和稳住西方国家,日本不公开承认消灭朝鲜而继续扶植 “大韩帝国”,国家元首称为“朝鲜皇帝”实际上由日本控制。

直到1910年8月,李朝总理李完用与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韩国傀儡高宗退位,日本最后吞并朝鲜半岛,总共持续十四年的“傀儡帝国”时期才宣告退场,从此结束了朝鲜有“皇帝”的历史。

朝鲜复国

1930年6月,金日成在历史性的卡伦会议上提出了抗日武装斗争路线等有关朝鲜革命的主体革命路线,推动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

“9.18”事变后,他在延吉县明月沟地区组织起抗日武装,并在1932年4月25日创建了人民革命武装力量--朝鲜人民革命军。

从此,他开始与中国人民一道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1936年5月,金日成创建了朝鲜第一个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并被推举为会长,制定了祖国光复会十大纲领。

金日成巨幅红旗画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金日成从苏联回到祖国。

1945年10月10日他创建了朝鲜劳动党并当选为委员长。

第二年2月,他组织了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领导北朝鲜的经济建设和土地改革运动,在朝鲜北半部出色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1948年9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金日成创建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出任内阁首相和国家元首,朝鲜复国后在首都树立起周恩来总理的铜像,并与中国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至今。

韩国独立

1910年,朝鲜傀儡政权大韩帝国被日本取缔,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12年李承晚以传教的名义鼓吹独立思想,被日本殖民当局驱逐出境。

1913年,李承晚应侨民领袖朴容万之邀,去夏威夷为朝鲜侨民办学。

不久,两人发生意见分歧。

朴容万主张武装斗争救国。

李承晚则主张通过外交活动取得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援助实现独立。

他认为“不能赤手空拳地同凶恶的日本斗,因列强的秘密条约而灭亡的国家,只有通过外交才能恢复独立”。

尖锐的分歧使在美的侨民组织“韩国国民会”分裂为两派。

李承晚另立“同志会”,建立了学校,创办《韩国太平洋》周刊,鼓吹他自己的反日政治主张。

1918年12月,旅美朝侨代表会议准备委派李承晚等人参加巴黎和会,向列强呼吁朝鲜独立。

美国拒发签证,未能去成。

1919年2月16日,李承晚等人私自向美国总统威尔逊递交“委任统治请愿书”,乞求列强把朝鲜放在国际联盟的“保护”下,实行委任统治,遭到侨民们的强烈反对。

1919年,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3·1”反日运动。

“3·1”运动失败后,韩国的民族主义者在中国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远在美国的李承晚被缺席选为临时政府总统,随即代表临时政府赴法国向巴黎和会递交韩国独立请愿书。

1920年12月,李承晚到上海宣誓就任临时总统,然而,他既不提出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策略,也不提出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

当时年轻一代的国务总理李东辉等人主张组织义兵,潜入国内举行暴动,争取苏联的支持以加强独立运动,同在华反日的各政党结成联合阵线,在中国和朝鲜国内开展对日游击战。

李承晚表示反对,说共产主义是与民主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与朝鲜要建立的国家的宗旨相抵触。

他坚持靠美国等国的恩赐“获得独立”,拒不承认他提出的“委任统治”的错误。

他既拒绝长时间离开华盛顿,又不愿把行政裁决权交给国务总理,加剧了临时政府内部矛盾。

1921年5月20日,李承晚借口向列强呼吁朝鲜独立到华盛顿。

他在美国热衷于扶植自己的势力,利用欧美外交委员部的名义抬高自己,并企图切断处境困难的上海临时政府的财源。

因此,1925年3月临时政府议政院终于弹劾李承晚, 4月以行政院第一号命令废除了“欧美委员部”。

1933年在纽约同奥地利维也纳实业家端那的第三个女儿弗兰西斯卡·端娜(Francesca Donner)结婚。

1935年李承晚到夏威夷,为恢复他的“同志会”和教会筹资。

追随他的人已越来越少,后来竟无力开办学校。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以反日活动为由,在华盛顿设立“韩国委员会”。

1940年,李承晚写了《日本内幕记》,指出日本有在太平洋对美发起攻击的可能。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

李承晚确认这是取得美国和临时政府信任的极好机会。

他力促美国承认临时政府,请求美国给临时政府提供经济、军事援助。

直到日本投降,他的乞求外交一无所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月23日,李承晚组织了以极右派为核心的“独立促成中央协议会”,自任总裁。

12月底,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关于对朝鲜实行托管的决议一发表,“反托管”运动立即遍及南朝鲜各地。

李承晚发表谈话,要清除共产主义者,称美国是“解放的恩人”,不要对之产生误解,并且利用“反托管”运动迅速扩大“独立促成中央协议会”。

1946年2月,美军政厅“民主议院”成立。

李承晚任议长。

他在美军政厅支持下,同韩国民主党相勾结,镇压左派势力,迫使共产党转入地下,又回过头来削弱金九、金奎植为首的民族革命势力。

1948年5月10日,在已无人能与之抗衡的情况下,进行了南朝鲜单独选举。

李承晚当上了制宪国会议长,7月出任第一届总统,彻底破坏了南北统一,韩国正式从朝鲜分裂出去。

  李承晚从1948年起,,对内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推行卖国的外交路线。

他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曾露骨地说:“我是为美国及韩国的利益而奋斗”。

他在上台之前,就把云山金矿和一些重要的纺织厂的专利权许给美国人。

在上台之后,他更变本加厉,与美国签订“军事协定”、“财产与财政协定”、“经济援助协定”、“互相防卫条约”等名目繁多的协定。

李承晚把美国在其军政厅时期所攫取的“权益”全部予以合法化,明文规定“美国政府应该获得它所关心的在韩财产及附属物”。

那些军事条约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在南朝鲜修筑军事基地和驻军的权利,还拱手交出军队的指挥权和训练权。

所谓经援协定,更是为美国垄断资本掌握南朝鲜经济命脉,掠夺南朝鲜人民大开方便之门。

抗美援朝

1945年2月,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共同托管;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获得解放,美国和苏联随即改变计划,商定以北纬38°为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三八线)同时,苏联、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南半部,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南朝鲜), 抗美援朝

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了以金日成为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

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韩国向美国等盟国求救。

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

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动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

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动议以13对1(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

“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

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军均归驻日的美军远东军指挥,麦克阿瑟上将为美军远东军司令。

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这时的朝鲜人民军正处于节节胜利,先后发动了汉城战役、铁原战役、大田战役和洛东江战役,占领了韩国90%的地区和92%的人口,把韩、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区。

8月31日,又发动了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但是此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

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是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以彭德怀元帅为总司令。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双方在三八线周围反复争夺,1953年中朝联军进行反攻,“联合国军”和韩军向三八线南部退却,1953年7月双方协商停火并签订《朝鲜停战协定》,“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签署停战协议,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独立出去的韩国和朝鲜以三八线为国界,形成现在朝鲜半岛的局势。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三星的历史及其发展要详细的各个阶段的

发展历程1938年3月1日,三星前任会长李秉喆以30000韩元在韩国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会”。李秉喆早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 1938年3月1日李

文史百科 三星的历史及其发展要详细的各个阶段的

发展历程1938年3月1日,三星前任会长李秉喆以30000韩元在韩国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会”。李秉喆早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 1938年3月1日李

文史百科 三星的历史及其发展要详细的各个阶段的

发展历程1938年3月1日,三星前任会长李秉喆以30000韩元在韩国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会”。李秉喆早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 1938年3月1日李

文史百科 韩国历史的问题

韩国古代王朝的统治范围竟然覆盖了上海?日前,一篇在网上流传的《韩国史》地图竟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古代韩国的版图内。对此,韩国驻沪领事馆方面回应说,该书并不代表韩国历史界的主流观点。古代上

文史百科 韩国历史的问题

韩国古代王朝的统治范围竟然覆盖了上海?日前,一篇在网上流传的《韩国史》地图竟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古代韩国的版图内。对此,韩国驻沪领事馆方面回应说,该书并不代表韩国历史界的主流观点。古代上

文史百科 韩国历史的问题

韩国古代王朝的统治范围竟然覆盖了上海?日前,一篇在网上流传的《韩国史》地图竟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古代韩国的版图内。对此,韩国驻沪领事馆方面回应说,该书并不代表韩国历史界的主流观点。古代上

文史百科 韩国历史概况

韩国历史可分为古代史、统一新罗与渤海、高丽、朝鲜、日本占领和韩国独立运动、大韩民国的成立、近现代史七个历史阶段。一、古代史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

文史百科 韩国历史概况

韩国历史可分为古代史、统一新罗与渤海、高丽、朝鲜、日本占领和韩国独立运动、大韩民国的成立、近现代史七个历史阶段。一、古代史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

文史百科 关于韩国的历史

●2005年10月,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韩国江陵胜出。●2006年10月,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宣称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并建议政府恢复汉字申遗。●2006年10月,韩国在德国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