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历史学柳公权的大家
Posted 柳公权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历史学柳公权的大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柳公权是唐代的大书法家。
一次,他到京城办公事,当时的皇帝唐穆宗说:"我曾经在佛庙里看见过你的字,早就想见你了。
" 为了嘉奖柳公权,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后又问柳公权用笔的方法,他回答说:"心里正直笔才会拿得正,才可以叫做书法。
" 唐穆宗马上变了脸色,以为柳公权是用笔法来向他提意见。
中文名
柳公权
别 名
诚悬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出生日期
公元778年
逝世日期
公元865年
职 业
书法家
主要成就
首创柳体
代表作品
《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
时 间
中唐
目录
1人物生平
2代表著作
3轶事典故
▪ 戒骄成名
▪ 人外有人
▪ 心正笔直
4社会影响
▪ 蜚声播誉
▪ 百代楷模
▪ 名家评价
5后世纪念
1人物生平编辑
柳公权 画像(5张)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柳公权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字诚悬。
祖父柳正礼,时任唐邠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唐名臣柳公绰。
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
[1]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中进士,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
李听镇守夏州,任他为掌书记之官。
唐穆宗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
”就升任他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后又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
”皇帝面带愧色,知道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
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
他的哥哥柳公绰在太原任职,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
柳公权画像
,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
”于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
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
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
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问,常常是蜡烛烧完了,而谈兴正浓,不肯花工夫去取蜡烛,宫中婢女便用蜡油谌纸来照明。
[1]
他曾随从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
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
”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
”宫人催他亲口念给皇帝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文宗听了很高兴,赞赏了好大一会儿。
[1]
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
《金刚经》
次了。
”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
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
”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
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
”第二天下旨,任他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学士衔仍旧。
开成三年,调转为工部侍郎,只不过是备员而已。
文宗曾召他问事,对他说:“外边有什么议论?”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日文被任为邠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文宗说:“郭日文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的叔父,在职也没有过错。
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邠宁节度使,还议论什么呢?”柳公权说:“凭郭日文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
人们议论的原因,据说是郭日文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文宗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
”柳公权说:“常言说,瓜田
柳公权作品
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他因而举出王珪劝太宗送卢江王妃出宫的事例来说明利害,文宗当即派内使张日华把二女送还郭日文家。
柳公权忠正直言匡求失误,大都和这事一样。
柳公权屡次升迁,在文宗朝升为学士承旨。
唐武宗即位,罢去内府学士官职,任命他为右散骑常侍。
宰相崔珙举荐他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
李德裕本来对柳公权不错,当柳公权被崔珙举荐时,很不高兴,降他为太子詹事,改为太子宾客。
再历升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封邑二千户。
又任为左常侍、国子祭酒。
历升工部尚书。
咸通初年,改任太子少傅,又改任太子少师,在三品、二品的官位上达三十年之久。
咸通六年去世,赠衔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岁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广泛浏览近世各家笔迹,形成自己遒劲、妩媚的书风,自成一家。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
外国使者来进贡,都专门封上货币,上面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作的专款。
长安西明寺的《金刚经碑》为柳公权所书,兼收钟繇、王羲之、欧阳询、
《神策军碑》
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等人的笔法,更是他得意之作。
文宗在夏天和学士们联句作诗,文宗的首联是:“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柳公权续作:“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当时丁、袁等五学士都相继联句,文宗只吟诵柳公权两句诗,论道:“词句清丽,诗意表达充分,不可多得。
”于是命柳公权题写在宫殿的墙壁上,每字方圆五寸,文宗看了以后,赞叹说:“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啊!”[1]
宣宗大中初年,升为少师,柳公权进宫答谢,宣宗召他上殿,让他当面书写三幅字,军容使西门季玄替他捧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替他伸纸。
一幅写的是正楷十个字,“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一幅是行书十一个字,“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幅是草书八个字,“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赏赐给他锦缎、瓶盘等银器,并命令他亲自书写答谢表,不拘楷书、行书,宣宗对他的谢表,特别珍惜。
柳公权专心于书法艺术,没有精力管理家
柳公权书李晟碑
务,他替勋臣贵戚家书写碑文,每年得到大量的金钱馈赠,这些钱大都被主管财物的奴仆海鸥、龙安等人偷去。
他存放着一筐酒具杯盘等银器他发现筐上的封条原封未动,但器皿却不翼而飞。
他审问海鸥,海鸥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丢的。
”柳公权微微一笑,说道:“大概银杯长出翅膀飞去了。
”就不再说什么。
他珍视的只有笔砚和书画,都亲自锁起来。
他曾品评砚石的高下,他认为青州的石末砚为第一,轻磨即可发墨;黑石砚次之。
[1]
他特精于《左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讲说一词一义,常写满好几篇纸。
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听演奏,他常说:“这是由于听音乐容易使人产生骄慢情绪的缘故。
”[1]
在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2代表著作编辑
序号
著作名
序号
著作名
序号
著作名
序号
著作名
1
金刚经刻石[2]
2
李晟碑[3]
3
回元观并序
4
冯宿碑
5
苻璘碑
6
玄秘塔碑
7
神策军碑
8
刘沔碑
9
魏公先庙碑
10
高元裕碑
11
复东林寺碑[4]
12 原道碑[5]
3轶事典故编辑
戒骄成名
柳公权画像及名言[3]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
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
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6]
人外有人
柳公权水墨画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
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
这时,一个卖豆腐脑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
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
”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值不得在人前夸。
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品评,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玄秘塔碑》
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张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
[6]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在写对联。
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6]
小公权惭愧极了,心想:和写字画汤的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
他“扑通”一声跪在老爷爷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6]
柳公权书法(19张)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
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
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
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
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6]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
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
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
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糜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美称。
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
他晚年隐居在华京城南的鹳鹊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88岁去世为止。
[6]
心正笔直
《神策军碑》
柳公权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还是一位为人耿直、敢于直言的人。
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权写的字,心里十分喜爱,很想见一见他,在一起谈论谈论书法。
正巧,没过多久,柳公权从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现今陕西北部)来朝廷办事。
唐穆宗听说柳公权来了,就让他来见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遗(负责给皇上提建议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权在一起谈论书法,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说:“你的字写得笔法端正、刚劲有力,可我却写不了那么好,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好呢?”听了唐穆宗的问话,柳公权心想:我早就听说皇上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劝劝他呢?
于是,他对唐穆宗说:“写字,先要握正笔。
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笔才能正啊!这跟国家大事是一个道理,不用心不行啊!”
听了柳公权的话,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讲笔法在规劝自己,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7]
4社会影响编辑
蜚声播誉
柳公权水彩画
柳公权在唐代元和以后书艺声誉之高,或世无第二人。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志,不得柳公权手笔者,人以子孙为不孝。
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员,曰:“此购柳书。
”皇帝的重用,大臣的推崇,固然可以转易一时风气,但此并非柳公权声誉鹊起的主要原因。
柳体以创造一种新的书体美,征服了当代,也赢得了后代,“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五代时杨凝式卓然雄立,对唐代颜、柳之书学多有继承并发扬。
苏轼说:“自颜、柳没,笔法衰微。
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风。
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设者。
”《邵氏见闻录》亦云:“凝式自颜、柳入二王之妙,楷法精绝。
”这是唐以后学柳书而能自出机杼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卓越书家。
再如僧人应之,俗姓王,闽人,《南唐书》称其习柳氏笔法,以善书冠江左。
这说明五代十国虽干戈纷扰,书学转入低潮,但唐之流风遗泽犹存,学颜学柳一脉未断。
宋代书学复兴,且从唐代的重法中走向重意的新境界,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书风。
有宋一代非常推崇颜书、柳书,其学柳书者不可胜数。
石曼卿学颜,也汲取柳之风骨,正如范仲淹为他作诔文《祭石曼卿》中说:“延年之笔,颜筋柳骨。
散落人间,宝为神物。
”宋四家学唐而各有所近,如蔡襄学颜,苏轼尤近颜,黄庭坚近柳,米芾近褚。
其实宋四家都经历过颜与柳的书学殿堂,自得自悟,都能巧妙地化入自己的书艺中。
蔡襄(字君谟)瓣香颜书,但亦精柳书,认为《阴符经序》“善藏笔锋”,是柳书之最精者。
董其昌曾说:“余曾见柳诚悬小楷《度人经》,遒劲有致。
蔡君漠《茶录》,颇仿之。
”(《画禅室随笔》)董乃深识柳书三昧者,此说可窥蔡学柳之一斑。
苏轼也为柳书知音,研习甚深,评论警策。
他虽不以柳书为面目,但融取精蕴。
《山谷题跋》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如柳诚悬。
”黄庭坚也学柳,结体紧结,实源于薛曜、柳公权。
《寒食诗跋》自云“于无佛处称尊”,敢与其师分庭抗礼。
“此跋即糅合柳书、《瘗鹤铭》的特色,参以己意,融气势、韵趣于一炉,纵横挥毫,而意志悠然”(侯镜昶《书学论集》)。
黄庭坚学柳深得其蕴,钱泳《书学》中就说:“山谷学柳诚悬,而直开画兰画竹之法。
”米芾虽曾贬斥柳书,但他又赞扬“柳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书评》)两者似乎矛盾,但又确实存在于柳书之中。
而米芾自己学书过程是由颜真卿而至柳公权,由柳而欧、褚,后研法帖,入魏晋之境。
米芾说:“余初学颜,七、八岁也。
字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
”(《宝晋英光集》卷八)后来他偏激地贬斥柳书“丑怪恶札”,可谓数典忘祖。
宋僧中也多有学柳书者。
如释梦英,正书学柳。
明杨士奇云:“梦英楷法一本柳诚悬,然骨气意度皆弱,不能及也。
”其书《夫子庙堂记》(石存西安碑林),可称柳书嫡脉。
释正蒙,书得诚悬法《石墨镌华》;释梦贞,善柳书(《皇朝事实类苑》);释瑛公,独杜门手写《华严经》,精妙简远之韵,出于颜、柳(《石门文字禅》);释思齐,书师柳公权,有所书《放生池碑》在杭州(《书史会要》),如此等等,不复遍举。
这可能与柳公权写的《金刚经》名闻遐迩有关。
在宋代,柳体像颜体一样,借助于刻书印刷而进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
宋代刻书,在北宋大抵是用欧体笔法。
南宋以后,则兼用颜体、柳体。
当时的闽本,就多用柳体字;而江西刻本有的也用柳体,或用颜体;而蜀本就多用颜体。
其时颜体较为时尚,而又以欧、柳二家书法刻版最为美观,可见柳书在唐宋书坛蜚声播誉,柳体又广泛地渗透于民间。
[3]
百代楷模
柳公权 蒙诏帖
书学的高潮于金代暂时衰落,然学柳者却不绝如缕。
刻于金皇统四年(1144)的《沂州普照寺碑》,乃集柳公权书所成,仲汝文撰,楷书二十四行,行六十二字。
论者或谓:“虽为集缀所成,然字字挺拔,笔笔雄整,大似公权得意之作,比今所传《玄秘塔》与《李晟碑》直有雅俗天渊之别,学柳者能从此入,庶不为米芾所嗤。
”(《碑帖叙录》)元代赵孟俯中年学钟繇“二王”,后又学李邕、苏灵芝。
虽然不以柳为面目,但也取其骨,自铸赵体。
刘宗海云:“从子昂翁笔砚之侧,知其下笔处颜筋柳骨、银钩铁画果是也。
”(《书林藻鉴》)明代董其昌对于柳书最有会心。
他曾说:“柳尚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
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
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
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
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画禅室随笔》)董氏学一生,并能从柳书变法中得到启发,故其论柳,自然精警。
由明入清的行草名家王铎力学柳书,《拟山园帖》所书正书颇得柳体之精髓,而临作如《圣慈》、《紫丛靸鞋》则取神遗貌,
柳公权墓景观(15张)
自为心裁。
清代学颜名家辈出,而学柳者也可比列。
书法名家梁同书、梁诗正都学柳。
《鉴止水斋集》云:“(同书)公书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
”《国朝先正事略》:“(诗正)公书初学柳诚悬,继参文、赵,晚师颜、李。
”此外如大臣左宗棠的行书,俱出颜真卿、柳公权。
闺秀如王鉴(郝懿行妻)其书法欧、柳。
康有为虽对柳书有贬语,但他主张在科举中用柳体,说:“柳之《冯宿》、《魏公先庙》、《高元裕》最可学,直可缩入卷折。
大卷得此,
柳公权书法作品(4张)
清劲可喜,若能写之作折,尤为遒媚绝伦。
”柳体的生命不是“馆阁”所能牢笼的,但是因科举而习柳者却是大有其人。
在新的时代,人们正以新的目光研究柳书,学习柳书。
柳体成为中小学生最通用的习字法帖。
而书法家又正淘洗融冶,以其精华,以其书魂,去重建更辉煌的现代书艺大厦。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柳公权、贺知章、王维等人皆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状元。
文化繁荣,书法艺术名家辈出。
初唐有欧、虞、褚、薛;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
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
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3]
名家评价
王世贞:“所书《兰亭》帖,去山阴室虽远,大要能师神而离迹者也。”
康有为:“诚悬则欧之变格者。”
苏轼:“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朱长文:“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
”[3]
5后世纪念编辑
主题词:柳公权墓
柳公权墓
柳公权墓
地在耀州区阿子乡让义村北约1公里处。
东西82米,南北64米,圜丘。
柳公绰,柳公权系铜川耀州区人,亲生兄弟。
绰墓在东,权墓在西,相距46米。
墓前各立石碑1通。
1碑上款楷书“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书”,中行隶书大字“唐兵部尚书柳公公绰墓”,下款楷书“大清乾隆岁次丙申孟秋知耀州事张凤鸣立石”;另一通上、下款与前碑相同。
中行隶书大字“唐太子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墓”。
碑距墓丘均5米。
195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成立柳公权墓文管所。
[8]
相关参考
古代主要书法家: 1、王羲之 2、王献之(344-386) 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
《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
《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
《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
《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
没有关系伦文叙和柳先开是同时代的明朝,柳公权是唐朝柳公权(778-865年),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字诚悬,汉族,唐朝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大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公权是颜
没有关系伦文叙和柳先开是同时代的明朝,柳公权是唐朝柳公权(778-865年),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字诚悬,汉族,唐朝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大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公权是颜
“天姿迥异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 董其昌(1555-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其书风影响了明末清初近两个世纪的主
“天姿迥异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 董其昌(1555-1637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其书风影响了明末清初近两个世纪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