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中国戏剧的发展史

Posted 理论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中国戏剧的发展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戏曲作品,而且也积累了丰厚的戏曲理论。

1、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理论形态所谓理论形态,是指理论的表现形态,也就是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表述形式。

在中国古代戏曲论史上,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批评形式也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因此,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形态也丰富多彩,除规模较大、自成体系的理论专著外,更多的则是曲话、评点、序跋、尺牍、诗词曲等多种类型。

理论专著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主体,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大批曲论著作,从这些曲论著作的内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记载作家生平事迹,品评其创作特色。

记载演员生平事迹,品评其演唱技艺。

记载戏曲史料,论述戏曲的形成及发展。

记载曲目并加以评述。

系统论述戏曲创作方法。

论述戏曲演唱方法与技巧。

戏曲格律谱与戏曲韵谱。

融史料考证、品评剧作、议论创作方法或表演技巧为一体的各种曲话。

2、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内涵我国古典戏曲理论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其内涵也十分丰富。

综而言之,可分为戏曲史论、戏曲创作论、戏曲表演论等三大理论体系。

第一、戏曲史论。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探索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论述各种戏曲形式、戏曲声腔的艺术特征及其沿革与流变,总结各个历史时期戏曲的兴衰及其原因。

(2)对戏曲史料的记载,或记载剧作家和演员的生平事迹,或记载剧目,或记载曲坛掌故。

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戏曲理论家们对戏曲起源及发展问题的探讨,建立在史料的记载之上的。

第二、戏曲创作论。

这是一理论体系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戏曲创作中的一些规律问题的探讨。

如对戏曲功能问题、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2)对戏曲创作技巧的探讨。

曲论家们围绕音律、语言、情陈,结构等戏曲创作技巧分支,如音律论、语言论、当行论、本色论、情节论、结构论等。

第三、戏曲表演论。

戏曲不仅是一种文学,而且也是一种舞台艺术因此,戏曲表演理论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戏曲表演理论体系中,一是演唱技巧,戏曲理论家们围绕着戏曲表演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台唱、念、做、打等加以论述。

在戏曲诸表演技巧中,唱是最主要的,因此,曲论家在论及戏曲表演问题时,也把歌唱技艺作为研究和论述的重点,是演唱技巧中最主要有内容。

二是导演论,这方面的论述主要出现在明代中叶以后的曲论著作中,由于早期的导演是由演员或戏班主充任的,这些由演员或班主兼任的导演通常只是以口传身教的原始方式进行导演工作的,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虽有丰富的导演经验,但未能总结出来。

直到明代中叶以后,一些剧作家兼任了导演工作后,才从理论上对戏曲导演论进行了总结。

在剧作家兼任的导演中,当推冯梦龙和李渔对导演的论述最为完善体系。

以上这三大理论体系,构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总体上,戏曲理论家们所论述的都没有超出这三大理论体系。

三、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的分期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综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雏形时期--宋金时期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集成时期--清初转折时期--清代中叶终结时期--近代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

同样,在这一时期里,艺术评论家们对各种戏曲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便是古典戏曲理论的萌芽,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

雏形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

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家们也对它们的渊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便构成了古典理论的雏形。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

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

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

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论著,而且曲论家们的思想活跃,就某些戏曲创作中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同时,曲论家们的研究范围比前人有了较大的开拓。

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善专著--《曲律》。

集成时期--清初古典戏曲论经过成熟、发展、繁荣、深入等发展阶段后,到清代初年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

清初曲论家们便对前人的理论作了全面在总结与完善如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李渔的《闲情偶寄》与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皆具有系统、精深的特征。

转折时期--清代中叶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两转移,即由剧本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由雅部为中心转移到花部为中心,戏曲理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一是舞台表演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戏曲理论家们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表演论著。

二是出现了众多的有关花部的论著。

终结时期--近代近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同样,在这一时期的戏曲理论中,也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论与研究方法。

相关参考

音乐艺术 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

   戏剧的主要形式有话剧、戏剧及歌剧等。话剧在我国出现不到70年历史,因此我国19世纪以前的戏剧形式主要是戏曲。中国戏剧的发展史就是戏曲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杭州戏剧的概况:自南宋以来,中国戏曲两大体系——以北曲为主的杂剧和以南曲为主的南戏,先后在杭州得到发展。杭州成为全国戏曲活动中心之一。南宋临安盛行杂剧,上演的宫本杂剧有280多本,并有当时最有名的杂剧

文史百科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杭州戏剧的概况:自南宋以来,中国戏曲两大体系——以北曲为主的杂剧和以南曲为主的南戏,先后在杭州得到发展。杭州成为全国戏曲活动中心之一。南宋临安盛行杂剧,上演的宫本杂剧有280多本,并有当时最有名的杂剧

文史百科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杭州戏剧的概况:自南宋以来,中国戏曲两大体系——以北曲为主的杂剧和以南曲为主的南戏,先后在杭州得到发展。杭州成为全国戏曲活动中心之一。南宋临安盛行杂剧,上演的宫本杂剧有280多本,并有当时最有名的杂剧

传统文化 仡佬族戏剧 仡佬族傩戏是如何发展来的

源远流长、奇特的仡佬傩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祈福戏剧,这与各民族的人文环境有关。而仡佬族人民用来祈福的戏剧便是“傩戏”。“傩戏”在仡佬族历史悠久,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戏剧文化的活化石

传统文化 仡佬族戏剧 仡佬族傩戏是如何发展来的

源远流长、奇特的仡佬傩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祈福戏剧,这与各民族的人文环境有关。而仡佬族人民用来祈福的戏剧便是“傩戏”。“傩戏”在仡佬族历史悠久,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戏剧文化的活化石

文史百科 西方歌剧和中国京剧的发展史

歌剧: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文史百科 西方歌剧和中国京剧的发展史

歌剧: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音乐艺术 把握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牢牢把握戏剧冲突,是鉴赏戏剧的关键。对此